《家》评课稿

  《家》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轻松、活泼、充满童趣的散文诗。上周我认真聆听了由我们一年级陈婷、王芳芳两位老师分别执教的《家》,受益匪浅。

  首先,在所有年级的开课老师中,只有他们选择了同一篇课文,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上同一篇课文,难免会被相互拿来比较,但是对于我们听课老师来说,她们所搭建的“同课异构”的平台,不仅展示了她们根据班级的实际出发对文本的理解、设计、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不同,更多的是让听课老师在课后通过多维的角度进行思想的碰撞和升华,为自己的教学提供一个蓝本,有所借鉴,在交流、探讨的过程中也提升自己的教研水平。

  下面我就说一说自己听课的感受,如有不到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指正。

  一、扎扎实实的习惯教学

  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是孩子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在课上我们不难看出两位老师非常重视对孩子语言(普通话、完整话、响亮话、准确的话及朗读的要求),倾听、读写姿势、合作、交流的习惯的养成,而且她们通过自己丰富的语言评价引导学生怎样养成这些好习惯,教会学生如何去欣赏同伴的优点、如何评价他人的优点。

  如在复习巩固词语的时候,有个孩子轻声读错了,其他孩子指出后,两位老师还让读错的孩子起来再巩固一次,巩固的过程既帮助孩子纠正的发音,也提醒了全班孩子要看清字音,注意这个字的发音,同时老师对纠错的孩子的表扬也暗示其他孩子要养成倾听的习惯。

  当然还有陈婷老师说的“美美地读课题”、“注意阅读词语的节奏”、“轻轻地翻开语文书”……. 王芳芳老师的“听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那片纯净的蓝天…….自由自在的鱼儿”…….这些看似简单的语言,在低年级孩子习惯养成中的作用却不容小视,因为太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另外两位老师上课的语速都比较慢,这样发出的指令指向性强,孩子能较好的完成指令,促使习惯得以更好的巩固。

  二、创设充满活力的生活化的课堂情境。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本课的教学就是要通过教师首先创设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在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和感受语文的魅力;在此基础上,还要通过教师创设一个师生、生生与文本互相对话的交互情境,让学生走进文本,让文本进入学生心里,从而进行直接的语言交流、情感交流、思想交流,让阅读教学变成一个双向的对话交互过程。两位老师在这堂课中就将一堂生活化的课堂情境呈现在我们面前,运用学生已有的认知规律,生活体验来有层次的感受家的美好,体验拥有家的愉悦与幸福,达到了较好的教学目的。

  三、重视朗读训练,以境助读,引导学生带着想像去读诗。

  以境助读是这两堂课的特色之处。低年级学生因情感经验不足,知识储备有限,往往很难理解某些词句。为此,两位老师运用多媒体,把课文中语句刻意追求的意境再现出来,而“读”则贯穿于整个教学中。教师注重让学生边读边理解,辅以音乐、图画、动作等帮助学生去理解,在指导理解的基础上读,使读的层次很分明。另外,王芳芳老师还通过自己的范读告诉学生要带着想像去读诗,让情感得以自然的释放。整堂课学生在老师的反复指引下练读较到位,基本符合低年级语文训练的重点。

  四、教学思路清晰,教师为导,学生为主。

  在两位老师整个教学中,教师的思路一直很清晰,就是始终以教师为“导”,围绕“家”展开有序的教学。

  陈婷老师以“帮助四个找不到家的好朋友”引入课文,激发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接着耐心地带着孩子们一步步进入课文情境,孩子们也在她的一个个巧妙问题的指引下,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去发现问题,理解诗意。由白云的家 、小鸟的家、小鱼的家、种子的家,慢慢引导到自己温暖的小家,再最后联想到自己伟大的祖国,学生的自豪之感油然而升,在朗读训练的基础上,孩子的思想情感也在有条不紊的铺垫中得到很好的教育。

  王芳芳老师,则从孩子的实际生活出发“你喜欢自己家吗?”这个话题引入“白云、小鸟、鱼儿、种子邀请我们去他们的家作客”带领孩子们感受“家”的温暖。在教学过程中有大量课外的信息融入课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在最后一句难点的突破上,通过出示中国的地图、欣赏祖国不同地域的美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结合班级的“全家福”照片帮助学生理解“我们就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这句话。

  在教学“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这部分时,两位老师采取了不同的问题设计。陈婷老师在这部分采用了重复的问题设计(大问题)。以“蓝天是白云的家”为例,先是出示蓝天图,让学生通过美丽的画面,用自己的朗读夸夸“我们作客的家”,接着让孩子想象“蓝天除了是小鸟的家,还会是谁的家?”最后通过一步步的引导,帮助孩子理解感悟再夸“我们作客的家”。四小句的教学都是如此。这样简单的重复性的问题设计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让学生更易走进文本,了解老师的教学的设计结构,再加上不同场景优美图画,在这样的重复中,更容易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王芳芳老师则相反,她采取了一种灵动的方法。她的这部分教学,信息量还是很大的,注重学生语言的积累,如在教学”蓝天是白云的家”时,除了感悟理解这句话外,还积累了一些形容蓝天的词语(清澈、迷人、纯净、一望无边);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出示白云变换成不同形状的图)并引导学生“说一说”(用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说话)。这些问题的设计和引导都为以后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当然,这都是两位老师根据自己学生的学情设计的,不能说谁设计的更好、更高明。所谓“同课异构”,在这个问题上我也不做多余的评判,呆会剩余的时间,我们大家可以再做一个探讨。

  纵观两位老师的教学过程,教学意图明确,教态亲切自然,教学语言清晰,教学气氛活跃,教学手段多样,都是用心经营的好课。

  我觉得更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是,两位老师对待这次研讨课的态度。在接到上课的任务以后,两位老师都认真钻研教材,因为选的是同一课,两位老师还经常在一起交流教学思路,晚上都很晚才下班。陈婷老师还经常对着电脑、对着教案备上课的场景,反复修改自己的教案。这种研课、磨课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在坐的老师学习,也感谢教导处安排的这次活动,让我们每个人在活动中学习、反思、研讨。

原创文章,作者:fanw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nwen.hongwu.com/71095.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1月16日 上午10:50
下一篇 2022年11月16日 上午10:57

相关推荐

  • 新学期校长讲话稿三篇

    篇一:新学期的期待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酷夏的暑气还没有消退,我们又迎来了金灿灿的秋天,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学期,北校区又迎来了新的八年级同学。回首过去,我们…

    新闻报道 2022年7月15日
  • 小学校长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稿范文

      尊敬的各位校领导,老师、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和着初秋的快乐,迈着轻盈的步伐,在秋高气爽的季节里,我们又相聚在美丽的校园,迎来了一个新的学年,开始了紧张而…

    新闻报道 2022年7月29日
  • 小学语文《酸的和甜的》评课稿

      《酸的和甜的》是一篇童话故事,内容简单有趣,意义深刻,耐人寻味。夏老师执教的这堂课:课堂结构简单化,教学方法多样化。从一开始的导入到朗读,学生表现出好奇与学习的热情,是一堂比较…

    新闻报道 2022年9月4日
  • 在书香中快乐成长国旗下讲话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我是四(3)班的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在书香中快乐成长》   一首轻快的乐曲为心情插上翅膀,像蝴蝶一样飞上天空;一幅绚烂的图画为眼睛洗去尘埃,…

    新闻报道 2022年7月10日
  • 中国海洋大学校长于志刚在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稿范文

      今天,我们在此为2904位同学举行隆重的毕业典礼。我谨代表学校,祝贺同学们圆满完成了本科阶段的学业,即将踏上新的征程,并向辛勤培养你们的老师们、向为你们学习提供各种保障的干部和…

    新闻报道 2022年7月15日
  • 优秀院长年终表彰讲话稿

      这里小编为你们精心搜集整理了优秀院长年终表彰讲话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优秀院长年终表彰讲话稿(一)   尊敬的长城科技学校校长女士、尊敬的重庆企强教育集团张先生,各位嘉宾,…

    新闻报道 2023年8月17日
  • 五一交通安保工作新闻稿范文

      (篇一)交警放弃休息力保五一道路安全平稳   五一期间,交警支队放弃休息,每天保证三分之二警力上路执勤,在强化对市区各重点道路、出城口、商业圈、旅游景点周边道路的有序管控的同时…

    新闻报道 2022年8月10日
  • 《跨越百年的美丽》优秀评课稿

      《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第一篇课文。本组教材是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的。《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

    新闻报道 2022年8月21日
  • 小学开学典礼学生发言稿

      新的一年,学校的开学典礼也如期举行,大家也开启了新的征程,以下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小学开学典礼学生发言稿,感谢您的阅读! 小学开学典礼学生发言稿【一】   尊敬的学校领导、老师,亲…

    新闻报道 2022年9月25日
  • 小学生十佳少先队员演讲稿

      公文站小编为您推荐了三篇小学生十佳少先队员演讲稿,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生十佳少先队员演讲稿一   大家好!   我,一个开朗的女孩;我,一个活泼的女孩;我,一个勤…

    新闻报道 2022年8月11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