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经济抓党建 抓好党建促经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呈现出村干部年龄素质老化、后继乏人;村级经济薄弱;干部待遇偏低,吸引力不强;农村党员、干部“双带”作用和党的核心作用发挥不明显等突出问题。面对农村基层组织的新形势、新特点,铜梁县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工作思路,积极寻找党建工作新载体,在全县农村实施“百村工程”,探索农村经济发展新路子,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出发点:创新农村党建载体

  实施“百村工程”是以“兴工富村”为载体,以开展农村“四村”(素质强村、科技兴村、民主管村、制度建村)活动为基础,提高村级党组织领导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探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在全县形成一批基层组织战斗力强、党员作用发挥好、经济发展速度快的典型示范村,夯实凝聚群众的物质基础,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全县范围内,每年重点扶持、培育工业企业型、资源开发型、农产品加工型、商贸服务型、产业化龙头型和旅游开发型等不同类型的经济发展快、基层组织建设好的100个“经济强村”。实行优惠政策,加快村级工业经济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并推动农村党建向纵深推进,以点带面,促进全县农村经济和党建工作全面发展。

  “百村工程”分组织建设和经济发展两大目标。组织建设目标是村级班子人年轻、文化高、素质硬、作风优、团结有力、带动作用好,能努力践行重要思想,村党支部在年度基层组织建设评比中,被评为“五好”村党支部。经济发展目标为村创办企业(以工商注册为准)年销售收入超过50万元以上;企业年销售收入已经达到50万元以上的村,每年递增销售收入50万元以上,到~年村级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300万元以上。

  切入点:提高“村官”素质

  切实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实施“百村工程”的关键所在。

  1、选好“领头雁”,实现“能人”治村。在选配村级“两委”班子时,以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靠得住、有本事”的要求,打破行业、身份、地域界限,多形式、宽领域、全方位的公开选拔、大胆启用政治好、人年轻、有文化、懂经营、善管理,能农能工能商的农村“能人”、“强人”,重点在党员种养大户、乡村企业业主、大中专毕业生和外出打工青年中选拔。对一时没有合适人选的村,从县乡镇机关下派一批优秀干部到村任职,优化班子结构。在“百村工程”的村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0岁(新选拔的不超过40岁),具有高中(中专)以上文化,“双带”能力强,尽快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做到“能人”当政、“强人”治村,为实施“百村工程”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制度保证。

  2、开展“双培双带”,培养致富典型。实施“百村工程”需要大批能人参与带动。把“在党员干部中培养致富能人,在致富能人中培养党员干部,使农村党员干部真正成为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人”的“双培双带”活动,作为实施“百村工程”重要举措。一方面,对返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乡村企业负责人、科技能手,致富能人重点培养,及时把符合条件的吸收到党内来;一方面,对农村党员、干部作为农村经济发展骨干力量进行重点培养教育,促

  其尽快成熟,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头人和村级班子的领导骨干。在社会形成一种尊重能人的劳动和创造、保护能人的财产和利益、支持能人创业的良好环境,在全县树立一批农村“能人”和农村党员创业的典型。

  3、实施大规模培训,提高“村官”素质。按照“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实施“千名村干”素质(学历)提高工程。县里重点对“百村工程”村的支书、主任进行短期培训和在五年内完成对500名村干部的“乡村管理专业”大专学历教育培训。乡镇有计划地对其他村干部进行培训,确保每年每个村干部的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培训突出增强致富能力和发展经济能力这个重点。根据村干部的特点,安排外出学习交流或上挂、外挂,切实增强实际工作能力,提高发展经济和为民服务的本领,使村干部真正成为发展经济的行家里手、增收致富的“领头雁”。

  着力点:强化指导服务

  实现农村基层组织由政治职能向经济职能转变,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奖惩激励机制,是实施“百村工程”的重要保证。

  1、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思路。实施“百村工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照发展农村先进生产力的要求,大力发展村级企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农村经济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调整。村干部要实现从单一的政治型向经济型转变,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从行政领导向科技指导转变。工作重点从抓传统农业转移到抓农村加工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上来,工作方式从以帮助一家一户发展生产转移到组织农村劳动力务工经商、创办工商企业、发展现代农业上来。

  2、加大扶持力度,建立激励机制。在实施“百村工程”中,县委、县政府制定了扶持和激励政策,加大力度实现“经济强村”。在用地指标上向“百村工程”倾斜。村兴办企业通过出让、租赁、作价入股等多种形式获取建设用地,村级集体企业用地,免收土地出让金和临时占地费;放宽注册资金限制,允许公司制企业注册资本分期注入;优先安排涉农专项资金和项目;鼓励机关干部、村社干部和党员以独资、合资、入股等形式领办或联合创办“百村工程”项目,村组干部可以到企业兼职,并领取应得的报酬;鼓励发展村集体企业,村集体企业经营利润新增部分的40%可用于奖励有功人员;企业新增税收所得部分,可按一定比例奖励村干部和村集体;凡被命名为“经济百强村”的村,按当年税收净增情况,分等次由县财政奖励村“三职”干部各1200元、1000元、800元,以“以奖代补”的方式,提高村干部待遇。同时,对在“百村工程”中做出显著成绩的村和优秀村干部要给予命名、表彰和奖励,符合条件的可以不变身份破格提拔担任乡镇副职领导,特别优秀的可以破格录用为国家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3、健全考核体系,实行动态管理。建立科学、准确的统计考核体系,重点考核村办企业年销售收入、上交税金、集体经济收入和转移农村劳动力等指标。在实施过程中,实行月报制度,定期分析,分类指导。县委、县政府每年底考核命名100个“经济强村”。按照“有进有出”的原则,实行动态管理。对村级组织建设不力,工作不实,发展缓慢,达不到目标的取消其资格。同时,“百村工程”建设实行各级领导干部、村、乡镇和联系的县级部门“联动、联创、联考”机制,将“百村工程”的实施效果作为乡镇、部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百村工程”不达标,政绩考核不评优。

  落脚点:建设小康农村

  增加农民收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农村全面小康,是实施“百村

  工程”的最终归宿。自启动实施“百村工程”村以来,通过建立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百村工程”制度、优惠政策激励、干部任用、政绩考核联动等机制,全县形成了迎难而上、你追我赶、奋发争先、争创一流的齐抓共管农村党建工作和经济发展新局面,“百村工程”呈现出良好态势。

  1、农村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年,全县“百村工程”规划村企业销售收入达到47405.77万元,增长98.9%;上交税金1546.06万元,增长50.8%;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61.45万元,占全年的38.2%;转移农村劳动力10642人,比上年增加3464人。

  2、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明显提高。通过“百村工程”的启动实施,农村基层干部的眼界更宽了,挤身市场经济能力更强了,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法律意识、发展意识更加迫切了。农村基层组织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利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坚持民主、科学决策,齐心协力选择适合本村实际的发展路子,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条件。如巴川镇接龙村、土桥镇新田村、虎峰镇石岭村、围龙镇合龙村、西河镇新四村、新复乡凤飞村等,结合实际,为经济发展制定了详实的规划,“百村工程”建设已初具规模。

  3、村级集体经济明显壮大。通过村级集体企业的经营盈利和村级企业的税收奖励,建立了村级集体经济增长的长效机制,凝聚了群众的物质基础。虎峰镇石岭村以前村集体收入靠承包塘堰,每年收入仅5000元。~年,村党支部积极实施“百村工程”,招商引资3000万元,建立了建丰纸业公司。按照激励政策,镇级税收按10%奖励,投产后每年村级集体收入可新增4至5万元。围龙镇合龙村大力发展资源型企业,利用本村丰富的天然青石资源,成立村级集体采石企业,对石材进行规模开采,并进行深度石材工艺品开发,每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新增近2万元。全县最小又偏远的斑竹乡新益村,以前是有名的“空壳村”,实施“百村工程”以来,村干部大力招商引资办起棉麻加工和蜂窝煤厂,企业销售收入达到85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1万元,转移劳动力18人。

  4、农村基层干部素质结构明显改善。通过实施“百村工程”,转移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农村青年施展才华提供了舞台。村干部的收入大幅度增强,月务工补助平均达300元,部分村实现了“月薪制”。通过干部制度的激励,让村干部看到了“政治前途”,村干部职位吸引力大大增强。农村留不住年轻人,村干部无作为的现状得到改变。以前“村干部求人当”,目前“当村干部争着当”,较好改变了村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形成了人才均衡搭配的复合型结构。目前,在全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中,45岁以下373名,占33%;高中(中专)以上文化409名,占36%。有103名40岁以下的村干部正在“乡村管理”大专班培训学习。村级后备干部的年龄、文化结构得到明显改善,30岁以下的388名,30至35岁的869名;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30名,高中(中专)文化的673名。118个“百村工程”村的支书、主任年龄在50岁以下的193名,高中以上文化196名(有65名年龄40岁以下的参加了首期“乡村管理”大专学历培训),其中种养大户型143名、企业业主型29名、打工仔型17名。

  5、农村党员干部的“双带”作用明显增强。在开展“双培双带”活动中,通过“万家专业大户齐奔产业化经营”活动和“一帮一”、“结对子”等形式,把一大批农村“能人”、“强人”培养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头人和村级班子的领导骨干。如旧县镇丁家村党支部书记唐大伦,以前在一集体企业任采购员,村把其列入后备干部后,毅然放弃优厚的经济待遇,回村当起了“村官”。去年初,他投资63万元,新办年销售收入达180万元的纸制品厂,年纯利润达20万元,还吸收了21名村民在企业务工。在他的带动下,该村村委会主任王从德,承包了附近的华安砖厂,年利润达10余万元;村民汪健投资32万元办起石墨坩埚加工厂,贺大已等一批村民大力发展养羊,正筹建农业产业化公司,丁家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村干部带头致富村。平滩镇洋海村农民孔祥云在“百村工程”政策的指引下,办起了涂料厂,年产值达10万元,成为农村致富能人。在党组织的帮助下,孔祥云积极追求进步,努力创造条件向党组织靠拢,经组织审查、党委批准成为预备党员,~年11月被选举为该村村委会主任。

原创文章,作者:fanw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nwen.hongwu.com/4694.html

(0)
上一篇 2022年7月13日 上午8:07
下一篇 2022年7月13日 上午8:09

相关推荐

  • 渔机维修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传统农机维修点占55%其余均为渔业机械维修点。渔机维修点主要分布在普陀区、岱山县和嵊泗县。渔机修理中陆上定点修理服务以油泵与增压机的维修、调试为主,市现有226家农机维修网点。…

    经验交流材料 2022年10月1日
  •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近年来,xx县县委、政府牢固树立“围绕发展抓稳定,抓好稳定促发展”的思路,以综合治理创建工作为载体,大胆探索,开拓创新,年年都有新举措,岁岁都上新台阶,形成了党政齐抓、部门协作…

    经验交流材料 2022年10月10日
  • 2015年市纪检监察工作总结

      ~年市纪检监察工作总结     今天,xx市纪委王书记来我市检查指导工作,对我市纪检监察工作是一个有力推动,在此,我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

    经验交流材料 2022年11月5日
  • 提升监督理念 创新监督模式[经验材料]

      ——xx市国税局实现执法监督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四五”普法的五年中,xx市国税局确立了“以信息化为依托、预防为主、实时监控、全面监督、纠追并举”的税收执法监督新思路,通过流…

    经验交流材料 2022年9月22日
  • 财政提高法制化管理经验

      财政局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四五”普法以来。以增强财政干部的法制观念为先导,依照 省财政厅印发的 省财政法制宣传教育第四个五年规划》要求,加强领导,健全制度,严密组织,狠抓落实,局…

    经验交流材料 2023年1月12日
  • 民企党建:五创新五促进

      加强民营企业党建工作是一个新课题,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更是民营企业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民营企业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必须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指导思想,把加…

    经验交流材料 2022年7月22日
  • 做好群众思想工作促进信访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适当和纽带,是党委、政府面对群众的窗口,也是群众衡量各部门各级领导工作好坏的一面镜子,各级领导通过信访这个渠道可以了解到许多真实的情况,进一步体察民…

    经验交流材料 2022年8月14日
  • 规范法人治理结构 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一、南京水运运行概况 1、过去十年:运作规范,业绩优良,尽显蓝筹股形象。 南京水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自1993年成立特别是1997年股票上市以来,严格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规范要…

    经验交流材料 2022年8月5日
  • 税务能级管理经验

      能级管理是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   面对新的税收形势,如何充分调动基层广大干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我们桓台县地税局通过积极探索实行“税官能…

    经验交流材料 2022年9月9日
  • 白色污染的调查报告

      人们多有这样的经历:一大盒礼品,拆开一看,大部分是用泡沫塑料填充的;去商店买一支牙膏或一盒玩具,售货员会用一个小塑料袋包装;去快餐店吃快餐,服务员会递给你一份用塑料盒装的饭菜;…

    经验交流材料 2022年9月14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