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通过每天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启发学生智慧、感召学生心灵、促进学生个性健康成长,使他们一个个学有所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此时每一个当教师都莫不不会有莫大的成就感。人生有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该是教师独有的职业幸福感。本文是关于教师幸福感的继续教育培训感受,欢迎阅读。
关于教师幸福感继续教育培训感受一
教师职业应当是一种幸福的职业。我国古代哲学家孟子曾讲过“君子有三乐”,其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即是一“乐”。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获得对所从事的教师职业具有巨大的吸引力。现实中,那些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群体真的能够感受到这种快乐吗?传统的教师职业观仅仅把教师职业视为一种“稳妥”、“无风险”的生存方式或谋生手段而已。伴随信息化社会与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广泛发展与应用,教师职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受应试教育等因素影响,承担着人才培养、灵魂塑造等重任,身心疲惫,很多人处于紧张、被动、焦虑、倦怠的消极状态,其职业幸福感下降。
所谓幸福感是一种主观感受,是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力量得以增长时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1]。教师幸福感也就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基于对幸福的正确认识,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实现自身和谐发展而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自我愉悦的生存状态。”[2]
影响教师获得幸福感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职业成就。教师如果能在和谐的氛围中尽情地展示自身的价值,并获得国家、社会、学校、家长、学生的重视与尊重,就容易产生幸福感。事实上,被重视、得到尊重、自身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是教师产生幸福感的重要源泉。20xx年“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的实施,既让我国中小学教师看到国家和社会对教师继续教育的持续关注和经费投入的稳定增加,又从宏观角度和组织层面感受到党、政府以及社会的关爱,体验到教师职业的幸福与快乐。培训期间,他们通过与同行、教师、专家等的交流、互动与比较,以日志、座谈会、写论文、网上论坛等形式,认真记录了培训过程中的观察、体验、反思与感悟。教师培训触动了参训教师深刻思考的神经,使其增强了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自信心,为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一、教师培训: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与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因素
1.教师职业幸福感与其工作成就、职业生涯发展有密切联系。首先,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动力,能够深化教师的职业情感,激发教师的教育理想,强化教师的职业信念,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情感支撑。其次,教师是自我发展的主体,其职业发展目标是获得身心的满足与愉悦,而不是毫无自我的“教书匠”,即:教师主观幸福感的获得与提升才是教师职业发展的目标和归宿。只有教师有幸福感,才可能培养出有幸福感的学生。[3]第三,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也是教师幸福感的体验过程,教师职业幸福感随着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而不断得到深化。教师职业发展与成长的道路并不一帆风顺,不同的发展阶段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诸如正面与负面、积极与消极、先进与落后、成熟与不成熟、成就的高低,甚至发展到一定时期,还会产生停滞不前的“高原反应”等。有调查说,当前有六成或者更多的中小学教师感到没有职业幸福感可言。
2.教师培训是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与职业生涯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很多,比如:学校不民主的管理制度;不公正、不公平的竞争环境;教师的主体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使教师无暇顾及教与学的兴趣及其深层研究;精神层面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尊重与满足,工作成就感不足;社会对教师群体的认同度不够,期望值过高,有时问责大于理解,有失客观;不健康的组织文化会对教师价值彰显起抑制作用;外在的动力机制跟不上,包括:教师的评职、晋级、进修、激励、荣誉称号等;对教师的管理缺乏人性化、个性化;传统观念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存在误区;教师的自我认同感不足,缺乏积极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与规划;等等。
我们认为,教师不断享有继续教育与继续学习的机会和权利能够从心灵深处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并激发其职业生涯发展的活力。教师成就感需要有合理的内外部环境,在外部压力适当的情况下,教师只有拥有并享有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权利和义务,才能不断获得精神的补充与慰藉,其身心才能够得到适时滋养,不断保持充盈而饱满的工作热情,进而创造性地享有自己的职业幸福。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他们教育教学任务繁重,又承担着各种繁琐的事务性工作,学生成绩、升学率、教师考核等又无形中带给他们巨大的压力,致使其身心具疲,普遍处于亚健康状况。“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似乎是教师职业悲壮、痛苦的写照。教师在完全没有自我的情况下,如何能感觉到职业幸福呢?因此,教师不只是教书育人的工具,教师职业也是体验个人情感、展示教师个体价值和创造性的重要领域。
20xx年“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的实施给参训教师带来意外惊喜。本次培训从国家级层面顾及到一线教师的辛苦,急他们之所急,使其获得回归大学校园修复疲惫状态、进行充电、完善自身的机会,这让参训教师从心底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效果,其深层原因在于培训解决了教师长久以来困扰自身发展的难题,比如:教师职业发展的前景是什么?怎样实现由教书匠身份向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身份的转变?如何克服毫无创新性的重复性劳动?教师作为生命个体如何与学生一样获得外界的尊重?教师能否拥有自由和幸福?等等。
3.科学的组织与管理使教师培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培训的组织管理者,通过“国培计划”实施过程中和集中培训之后的各种信息反映,我们与参训教师一道感受着更多的责任,也获得了许多思想认识、教学模式改革、角色认同与反思、组织管理等深层的满足感。以河北师范大学承担的“20xx年‘国培计划’——河北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为例,学校提出了“转变认识,提高质量,管理规范,学员满意”的整体目标,把以人为本、突出人性化的管理思想融入到培训方案的制定、教师聘任、培训内容、教学安排、服务意识、工作方式方法上等全过程。无论是集中培训,还是远程学习与跟踪管理,高度体现了河北师范大学对“国培”项目和参训教师认真负责的精神。正是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一次次“震撼”、“感动”着参训教师,让他们产生了“感激”、“快乐”、“幸福”和“振奋”的体验,并寻找到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动力”。以往那种只重经济效益、得过且过、流于形式的培训模式转化为切实有效的智力服务支持体系,实现了主体意识的转变——由培训者为主体向以参训教师为主体的目标转变。
本次培训同时还引入了市场竞争意识,通过参训教师对培训工作的多方面信息反馈,进行综合绩效考核,以此来衡量承担培训任务的各学科在组织、管理与实施等各方面的优劣,形成潜在的培训压力。培训结果显示,参训教师对河北师范大学承担的各学科培训给予高度评价。通过“国培计划”教师培训项目的实施、总结与反思,我们发现教师培训或者说教师继续教育与提高教师幸福感指数、促进其职业生涯发展之间存在极为密切的关系。
二、教师培训让教师体验到难得的职业快乐与幸福
1.培训使参训教师感受到来自国家、教师培训院校的关怀、重视与尊重。杨清雷老师在《思路决定出路,眼界决定世界》里说:“十天的培训是紧张短暂的,又是快乐充实的。感谢国家给我们搭建的这次学习交流平台;感谢培训机构——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所有领导和老师们的精心组织、细心安排、关怀照顾;感谢所有专家教授的精彩讲座;感谢所有学员老师的坦诚交流。也感谢自己抓住了这次培训学习的好机会。”他说,培训前对是否参加这次培训还曾犹豫过,幸亏没有放弃这次机会,并且圆满地完成了培训学习任务,一方面为自己骄傲,也为所有参加培训的老师们感到自豪。[4] 另一位老师说:“这次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天都面对不同风格的名师,每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5]可见,教师培训给中小学教师带来的不仅仅是观念、知识、信息等方面的外在收获,同时国家和教师培训院校的厚待,使他们满足了爱与被爱、尊重与被尊重的高层次心理需要。
2.回归大学校园,唤起参训教师的激情与活力。张爱青老师在《我在河北师大》里这样写道:河北师范大学为我们精心安排了科学合理的培训课程,聘请了有影响的专家、教授、名师为我们授课;最新的教学信息、最好的教研成果使我们大开眼界;任课老师的风采、魅力和激情重新唤起了我们对学科教学的热情。她说:“我们在这里学习着,生活着,愉快着,幸福着,同时也被感动着。” “在河北师大的十天是一段美丽的日子,这里有美丽的校园,有一群美丽的人,从事着一项美丽的事业,将成为我一生最难忘的记忆。”[6]许多参训教师在座谈会、日志和交流学习过程中反映了同样的心声。由此可见,20xx年“国培计划”实施项目为中西部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提供了一场及时雨,同时说明,教师继续教育对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正如苏霍姆琳斯基所说:“如果你想要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培训作为一条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把地处不利或者处于“高原现象”中的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引向了自我超越的发展道路。
3.教师培训使教师找到职业发展新目标。苏格拉底曾说,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过。任何生命要想凸显自身价值,需要认真进行规划。辉煌的价值体现在一个个目标达成的过程中。作为教师,应该经常思考这样的问题:我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教师?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教师?我怎样才能成为这样的教师?我和理想教师目标的差距和距离在哪里?我是否在不断地设计自己的教育理想?我是否在不断追求自我完善?我的教师职业生涯应如何度过?等等。对中小学教师而言,没有思考这些问题,其成长就会处于盲目状态,不仅成长速度缓慢,而且会走很多弯路,其职业原动力和职业成就感、职业幸福感都会受到影响。“心动则动,心变则变”。所以,制定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可以保障专业成长和持续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促进教师建立和提升自己的教师专业化地位和人生价值,让人生的每一阶段都在目标达成和成就感中充满希望,在成功中体味教师职业独有的幸福。
参训教师通过培训学习与交流,自主寻找自身与专家型教师的差距,并获得前进的动力。唐山市丰南区第一中学卢翠艳老师在培训感言中说,那些忠于职守、有所成就的优秀教师,之所以令人钦佩,与一般教师的区别在于:“在浮华中他们淡定,在枯燥中他们坚守。‘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他们是寥寥无几的善始善终者。”她说,“我也曾有过雄心大志 ,也曾经渴望自己有所作为、有所建树,但安逸中我懈怠了,在困难面前我退缩了,而像我一样碌碌无为者,大概都属于‘善始但不能善终’者”。如果我们能够“把平凡的事做好了,本身就不平凡了,把简单的事做好了,本身就不简单了。真的感谢这次国培,使我混沌的思想变得清澈,让我陈旧的头脑变得鲜活,给我倦怠的身心注入活力……”[7] 教师职业具有自身的特征和发展轨迹,在其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会遇到许多迷茫和困惑,教师培训可以帮助他们确立更高的职业目标,使其快速摆脱身心发展的困境,从而获得深层的满足与和幸福。
4.“自助餐式”培训模式满足了参训教师多元化需要。为了实现让学员满意的目标,承担培训任务的各学科千方百计了解参训教师的需求,把提供良好的全方位服务放在第一位。如生命科学学院针对“国培计划”参训教师的多重需要,让参训教师自主选择教师资源、教学资源、观摩学习基地等。他们在教师聘任上,除外聘专家外,还提供了本院教授名单,供所有参训教师自主投票选择,最终确定了孙大业院士、刘敬泽、管振龙、赵宝华、尚忠林、周春江六名德高望重的学院教师为其进行专题讲座;在培训内容上,根据参训教师的需要,在“我的学习我做主”环节,为参训教师展示了生命科学近年来的十五个方面的最新进展,并提供了师德教育、教育理论、生物新课程、生物教学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等学习板块;在跟岗学习、教学观摩和考察环节,也都遵循并充分发挥参训教师的主体性,收到很好的实践效果。这种“自助餐”式培训模式真正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服务基础教育、以参训教师为本的培训服务理念。
三、教师培训从多视角引发了教师对自身职业的反思
1.名师讲堂使参训教师的教育思想与理念得到升华与更新。为让参训教师切实获得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河北师范大学各培训学科开出了师德教育、教育理论课程模块,结合专业课程模块,任课教师站在基础教育发展的前沿,立足参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困惑与难题,向他们传达了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与理念。比如教师要获得全面发展,只有坚持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思想,才能获得教师职业的终身发展;教师只有拥有多种教育智慧和有效教学的理念和能力,才能很好地驾驭课堂,并获得学生的尊重与期待等。特别是,任课老师在畅谈中国农村教育的过去和现在的同时,还给参训老师们展示了未来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的远景,与参训教师一起分享自身发展的多年实践经验和体会,探讨基础教育教学涉及的许多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在专家的示范、引领下,参训教师思想上受到极大震撼,经过角色反思,意识到之前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及其影响的理性反思不够。有位参训教师说:“平常我们在学校中,考虑的都是如何上好一堂课,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考虑得并不多,更勿论着眼于教育的发展远景,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这方面实在太欠缺了。”[8] 保定市雄县龙湾中学的许丽丽老师说:这些天分享着不同风格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聆听着高层次的理论讲座,“一次次震撼着我的心灵”。在与各位专家、教授的思维碰撞中,“思想得到升华”,“认识得到提升”,能成为“国培学员”很“幸运”。虽然我们的教师职业生涯“也许与特级、专家无缘”,但我们可以因为他们的“引领”,在未来的教育旅程中“更有活力,更有收获。”
2.教师培训引发了对评课制度有效性和评课者角色的深入思考。衡水市饶阳一中李占永老师针对参训过程中评课环节进行深入思考,并抓住评课教师“度”的问题进行反思与探讨。他认为,评课是提高教、学、研质量,提升教师业务水平,激发听课教师参与意识,促使其深入思考、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但是,“仅有参与意识是不够的,仅仅深入思考问题也是不够的。一节课,一节公开课,我们究竟关注什么,是授课形式还是教学内涵,是暂时效应还是长期效果,是教师个人素质还是教师的精神状态,是常态教学还是教师的临时发挥,是教学的整体预设还是教学细节的生成?” 这就关涉到一个绕不开的三个问题,即“公开课评什么?怎样评?评课的效果怎么样?”当前,在听、评课过程中,多数人只关注“评什么?”较少或很少思考“怎样评?”“效果怎样?”[9]
想要真正发挥评课的作用,“评课者”角色至关重要。首先,评课对正在成长中的年轻教师是关键一环。李占永老师认为,评课者“站在什么样的角度评?我为什么评?我的评课角色是什么?这个问题似乎尖锐,我想很有必要。”虽然评课老师的善意、诚意不可否认,但是其评课的效果和影响不能苟且,因为这关系到被评老师的心理承受能力、自尊、未来发展等。其次,评课教师要珍惜自己话语权。评课教师在“点评学生的同时,也要学会点评老师,点评课堂,点评教学”。为使评课过程对任课教师、学生和评课者三方产生积极效果,评课教师的话语权非常重要,应该把评课作为一门语言艺术,珍惜教师的职业情感,顾全教与学双方的感受,站在“学习者”“探究者”“发现者”“参与者”乃至是“引领者”的角度,扮演好“评课者”的角色。也就是说,评课教师既要给被评者提供很强的专业指导,又要给成长中的教师和学生们足够的尊严,让他们在激动、信服、感激的心态中汲取、分享评课老师的经验和真情。再次,评课者要具有自身角色发展意识。任何一种角色都需要在不断地成长中获得完美的品质,评课者也是这样,彼此的成熟、全面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只要点评者和被评者之间端正好态度,找到恰到好处的切入点,就会收到良好的评课效果。
3.教师培训使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有了全新认识。培训前,许多中小学教师对新课改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教材改革、适应新教材、把握新教材的层面上。邯郸市肥乡县北口中学杨清雷老师在日志中说:“我一直认为课程改革就是对英语教材体系的改编,主要是编写、采用最为科学合理的新教材而已。听了王彩琴教授的讲座,我才恍然大悟。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师自身发展和思想解放的过程,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教材的改革只是课程改革的浅层面和表象而已。”而课程本质上是一个社会过程,它是动态的,不是僵死的;课程的核心是人,教师是课程的灵魂和主宰者,不是教育的工具,更不是教材的翻版;教师必须掌握教材的主动权,对教材有深刻的理解,站在教材之上看教材,对课堂上要完成的教学内容进行整体的设计;教学设计更要考虑学生的因素,结合学生的实际,通过删减、增加、替换、改写等方式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整合,使之更加切合实际,贴近生活。
4.解放思想、开展创造性教育教学是培训的又一个亮点。传统教育教学方法多年来一直左右着中小学教师的手脚,统一化、一刀切成为他们不敢逾越雷池的羁绊。本次教师培训带给中小学教师的思想启迪是深刻而全面的。参训教师普遍认为:别开生面的课堂教学与教师丰富的语言表达、实际经验、知识技能以及驾驭教材的能力分不开,教师只有不断地提高职业综合素质,才能在基础教育教学中驾轻就熟,如鱼得水;才会把生活中的素材和资源有选择地、合理加以运用,进而获得良好的课堂教育教学效果;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必须建立在不断接受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基础上;教师既要有丰富的知识与技能,更要有教育智慧,有智慧的教育是对话而不是对抗,是创造而不是重复;好的教育不仅能表达爱,而且应该使受教育者感受到爱;教师的有效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发展与成长;教师的课堂教学应该为学生提供一道道丰富特别的“珍馐”,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快乐,自己才能获得教师职业的幸福、满足与快乐。
关于教师幸福感继续教育培训感受二
幸福是什么?无可非议幸福作为一种具有内化价值和意义的主观心理体验,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见解。有人认为“幸福就是人的根本需要得到满足所产生的愉快状态,有人认为”幸福是人在创造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实践中,而得到的精神满足。 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每天面对一群嘈嘈不停的学生,忙着处理一件件永远做不完的事情。做教师的幸福感在哪里呢?教师的幸福感源于学生的成功和学生对教师的真情回报,源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成就,源于家长、社会的信任、尊重,源于领导的肯定和支持,源于豁达的生活态度、自觉高雅的生活情趣,源于和谐的人际关系.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教师的一言一行除了关乎自己的形象以外,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因此,教师的幸福感除了本身客观的内涵以外,还应有较宽的外延。
1、要树立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教师是普天之下最神圣的职业,我们天天面对的不是默默无语的机器,而是一群富有朝气的、将来要服务于社会的年轻人。教师通过每天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启发学生智慧、感召学生心灵、促进学生个性健康成长,使他们一个个学有所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此时每一个当教师都莫不不会有莫大的成就感。人生有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该是教师独有的职业幸福感。
教师是受人尊敬的职业,收入条件也越来越好,教师学业上可以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般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生活上已大可不必 “照亮别人必以毁灭自己为前提”了。教师应该与全体人民一起富裕起来,而且要先富裕起来,无忧无虑、幸福自在、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当中去,这才是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师幸福发展观。
2、要增加积极情绪累积
作为教师,我们应多看到学生的长处,多看到学生取得的成绩,满面春风地去面对学生,让明媚的阳光照到学生心坎上。这样,即使是问题学生、给您怄气的“坏孩子”,也会浪子回头金不换,成为时代的俊杰。学生进步了,您也快乐了,学生和您的幸福指数都提高了,何乐而不为呢!相反,您如果板着一副严肃的面孔,或者将自己不愉快的东西,转嫁到同学身上,那学生们当然会不领情,您自己也会觉得不爽,教学效果和师生感情都会大打折扣。
3、要学会享受过程
幸福不只是仅有开头、结尾,取得幸福得有一个过程。如果经常关注取得幸福的每一步,收集自己幸福的一点一滴, 你会发现原来自己生活在幸福的海洋里!一个人来到世界上,如果不快乐工作每一天,不享受丰富多彩的生活, 那人生岂不真的“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忽然而已”,与草木无二了。没有十八盘艰难的跋涉,哪有玉皇顶如释重负、一览众山小的心境;没有红军两万里的长征,哪有中国革命如此绚丽的乐章;没有吃过苦,哪能知道甘甜是如此美好。重视过程,活在当下,乐在其中,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
4、不要进行盲目的攀比
适当的生活预期,可以激发人们的潜力、斗志,最终体会到来之不易的幸福。但盲目的攀比,则会使人应达不到目标而产生挫败感,最终远离幸福。其实,从幸福感知的角度讲,幸福与收入、地位并不显著相关,被攀比者尽管看起来收入高、地位高,但他未必比攀比者幸福。我们经常只是一个设想,说别人家如何如何幸福?有谁能体会到他们的真正感受呢?幸福只能是主观评价,不好说一个乞丐就比一个百万富翁更不快乐。
5、要多献爱心,从他人处获得幸福
幸福不仅是得到爱和关怀, 更是用爱心去关爱他人,并从他人处去获得幸福。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都告诉我们一个朴素的道理:多献爱心、多做善事,会使自己幸福感增加;多献爱心、多做好事,会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温暖。现在或者将来,我们社会肯定还会存在弱势群体、困难群体,他们比一般人更需要关爱、需要帮助,这一方面需要政府做出不懈的努力,也需要社会个体之间的互助,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社会整体和谐。
6、要合理分摊自己的压力
现代人社会责任较大,家庭负担较重,合理分摊压力非常重要。从压力的来源来说,除了单位、集体给您分担一部分以外,更重要的是家庭如何吸收一部分,朋友如何替你担当一部分,自己如何释放一部分。如果一个人亲情度和友情度高, 社会支持强, 则这个人很容易转苦为乐,转忧为喜,从不幸转为幸福。作为自己本人,也要有的放矢,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善于掌控自己的情绪,学会拿得起、放得下,尽量不招来不必要的烦恼;适当时候,也可以考虑换位思考,使自己尽快从烦恼、困惑中解脱出来。
也许“水顺其势成就其昌,海纳百川乃成其大”更能诠释一个幸福的老师的真谛。像顺着水流之势去遵从教育的规律去教育他们,学生的发展、成就必得其昌;像大海一样的胸怀去接纳每一个学生和学生的错误,你的世界也会像大海一样的湛蓝而深远。做到了这点你就是一个幸福的老师。
关于教师幸福感继续教育培训感受三
教育是心灵的事业,教师职业应当是一种幸福的职业。影响教师获得幸福感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职业成就。教师如果能在和谐的氛围中尽情地展示自身的价值,并获得国家、社会、学校、家长、学生的重视与尊重,就容易产生职业幸福感。教师培训让中小学教师体验到前所未有的快乐与幸福,触动了他们深刻思考的神经,使其增强了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自信心,为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教师职业应当是一种幸福的职业。我国古代“君子有三乐”,哲学家孟子曾讲过其中“得天下英。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获才而教育之”即是一“乐”得对所从事的教师职业具有巨大的吸引力。现实那些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群体真的能够感受到中,这种快乐吗?传统的教师职业观仅仅把教师职业“稳妥”、“无风险”视为一种的生存方式或谋生手段而已。伴随信息化社会与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广教师职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特泛发展与应用,别是中小学教师,受应试教育等因素影响,承担着人才培养、灵魂塑造等重任,身心疲惫,很多人处于紧张、被动、焦虑、倦怠的消极状态,其职业幸福感下降。
所谓幸福感是一种主观感受,是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力量得以增长时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教师幸福感也就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基于对幸福的正确认识,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影响教师获得幸福感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职业成就。教师如果能在和谐的氛围中尽情地展示自身的价值,并获得国家、社会、学校、家长、学生的重视与尊重,就容易产生幸福感。事实上,被重视、得到尊重、自身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是教师产生幸福感的重要源泉。
教师幸福感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对物质、文化和精神等方面需要获得满足的一种快乐的体验。学生的进步和对教师的"爱"、教师自身的需要满足和专业发展,以及家长和领导的支持与肯定,都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师获得幸福。教师幸福的产生依赖于教师的辛勤劳动、积极创造,依赖于教师对教育理念的科学把握。教师的幸福体现在对学生的理解和关怀中,体现在学生的成长中,体现在对教育事业的真诚奉献中,体现在不断的自我修养和提高中,体现在学生对教师的真诚热爱中。
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毕生所求所愿,无可非议。但其实什么是幸福,永远没有一个划一的界定,相同的生活境遇,在此人眼中会倍感幸福,充满感恩,在彼人眼中或许会深感痛苦,充满沮丧。不同的幸福感和幸福观都取决于不同人的生活态度、生活价值观和心境心态。就像现在有许多人在羡慕教师职业的纯洁稳定,而许多教师反而羡慕墙外的丰富多彩,对自己年复一年的工作倍感枯燥、痛苦,甚至可怕到什么感觉都没有了,麻木了。其实,人们在追求职业幸福感之前首先要看自己是否端正了自己的职业观。
作为一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对工作还充满着激情,每个教案、每堂课都是自己能力的一种展示,做好充分准备之后展示给学生,当看到他们在课堂上或是踊跃发言,或是微微颔首表示赞同,这都是对我成果的一种肯定,我都感觉到是一种巨大的满足;平时心情不好时学生会过来安慰,每逢节假日会收到学生们的祝福,这时作为一名教师的自豪感也会油然而生,所以选择教师作为我的职业我深感幸福。我们要明白,没有一项工作是十全十美的,好风景永远是在山的那一边。任何一项工作从事久了,总会生出倦怠感,不仅是教师这项职业。所以说,教师有“职业厌倦感”并不是教师的专利,我们只能正视现实。
对于教师来说,是否能时时处处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不仅仅影响着其人生是否快乐,更影响着学生,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感到幸福。事实上很多教师在享受着教育、体验着幸福,他们以多元、多姿、多态的幸福观,诠释着什么是教师的幸福。所以只要端正了职业观我们时刻都被幸福包围着。
教师的幸福感是什么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我简单的理解为,一名教师能得到学生的尊重、认可、热爱和怀念,自身的价值就能得到充分的体现,这就是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其实人的职业幸福是一种心态,也是信念与追求的体现。心态决定状态,有了好心态就有了好心情,心情是可以传递的。教师是爱的事业,有了好心情,就能笑对生活,就能爱每一个学生,就能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接受情感的洗礼、引导和激励。况且,有了好心态,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少些狭隘多些豁达,就会视教育为一种艺术,在忙碌之中、创造之中收获更多的幸福,乐此不疲虽苦犹甜。 因此,如果你想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就应该在每一天的工作中,尽量奉献你的爱,让你的爱悄悄地润泽孩子的心田;尽量奉献你的微笑,让孩子感受到教师的爱,鼓起孩子向上的勇气。因为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不同于一般的爱,她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母爱容易出现溺爱,友爱需要回报,情爱是专一、自私的爱。而师爱是严与爱的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是积极的主动的爱。这种爱是教育的桥梁,是教育的助推力,是后进生转变的催化剂;这种爱是博大无私的爱,它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对于教师来说,是否能时时处处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不仅仅影响着其人生是否快乐,更影响着学生的人生幸福;只有教师时时处处洋溢着幸福,学生才会真真切切感受到幸福。那么教师如何去感受幸福呢?
(一)胸中有梦
教师的幸福首先在于“胸中有梦”。我们之所以强调要做到“胸中有梦”,是因为有梦的人生才是幸福且充实的人生,有梦的人生才是幸福且快乐的人生。从成功心理学角度来看:人的抱负层次越高,成就也越大;从文学的角度来看:人活着,一定要有生活的目标。 对于“胸中有梦”的幸福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我们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它应当犹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它应当犹如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在“照亮”学生的过程中,同时也“照亮”了自己。
“胸中的梦”就是我们人生奋斗有明确的目标。胸中有目标,认定方向的人,成长得快而平稳;没有志向而彷徨犹豫的人,不但成长得慢,且容易出错。
我们中间有许许多多“胸中有梦”的人,他们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有着十分明确的奋斗目标,在成就学生的过程中,同时也成就着自己。
(二)身上有情
情感是人一切行为的动力,一个幸福的教师,必然拥有亲情、友情、爱情,是一个感情上的富翁!一个幸福的教师,在他的身上,必然洋溢着满腔的热情和澎湃的激情,必然充满着暖暖的温情和甜甜的柔情,同时还拥有高雅而有品位的闲情!
热情在每一个人的人生旅途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热情是人的“内心之神”,“没有热情,便没有伟大的成就”。幸福的教师大多拥有热情、激情。在事业上非常投入,热爱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工作。在教育引领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幸福的教师都会以海洋般深沉宽广的爱去拥抱每个孩子,让他们在爱的洗礼中长成大树,长成栋梁,并且懂得以爱去回报社会,回报生活。
(三)手中有书
作为一个教育者来说,我们教师就应该更广泛地去阅读,增加自己的知识积淀,跟上时代的进步。一个老师,没有渊博的知识,何以去引导学生、升华学生呢?陶先生说:“很多教师不能抵达心灵宁静的港湾,甚至与读书作了一场告别式的‘演说’”。读到这句话,让我不禁不寒而栗,有如坐针毡之感。反思自己,是不是这样呢?自己那颗浮躁的心能在读书中净化吗?
有位专家曾经指出:“人类的精神史就是一部阅读史。”金庸先生有一句名言:“只要有书读,做人就幸福。”有人说:对于女性来说,书籍是最好的美容品;对于男性来说,书籍是挺酷的一张名片。
学点孔子的著作,学点老子的《道德经》,这些书相随人生,转变心态,改变脸态,工作环境中谁也不做气氛的污染者。所以,多读书,读经典的书,这样我们才不愧于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
阅读是学习之本,是立教之根,是生存之道。阅读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最重要的事情。我们一定要努力做到:每天有阅读的时间,有思考的时间。阅读,让我们归于平静,与伟人、名人对话;思考,让我们穿越岁月的迷雾,锤炼教育的智慧。
(四)眼中有事
一个幸福的教师是一个有眼力的人,能够从别人想不到的地方想到问题,能够从别人看不到事情的地方发现事情。所谓眼中有事,这事是什么?是课堂中学生生命活力的激发,是操场上学生生命动力的张扬,是寝室中学生生活的多姿多彩,是食堂里学生身体发育过程中的营养,是大自然中长大的一草一木,是日常生活中自己的一言一行。
幸福的教师在工作中善于观察事物,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跟进。可以说,幸福的教师个个是眼中有物、眼中有事、眼中有人、眼中有活,并且能够做到用眼睛表达,用眼睛说话,随时发现学生与家长欲言又止的问题,提前看到学生与家长的下一步要求、打算,把问题解决在学生与家长提出要求之前。
幸福的教师很多时候能够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换一种方式做工作。有一个很普通的网络写手说的一段话应该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启发:我的成功是因为,比我有才华的人,没有我努力;比我努力的人,没我有才华;既比我有才华,又比我努力的人,没有我能熬,在他们消磨时间的时候,我却在不停地努力着。要懂得研究教育教学:把教育教学工作看做是一种简单的重复,那必然厌倦,也无言幸福。应把研究教育、研讨教学当成提高自己素质的必走之路,应把教育作为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体现。
(五)工作有心
一个幸福的教师在工作中十分注意讲究方法,用心去做,不断争取获得成功,换言之,“用心”是幸福的教师一个重要的特征。幸福的教师用心地在自己的工作中发现和品尝工作的甜头。一次学生矛盾的及时化解;一个后进生的转化提高;一个重要的概念通过反复讲解终于让学生们理解;一次班队活动取得的优异名次;还有学生脸上那真挚的笑容„„幸福教师的快乐之情都会流溢而出。要懂得享受学生: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弥补。但要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不断地给自己增加成功的体验,是幸福的教师持续快乐、不断快乐的关键因素。
有人说得好:如今我们身上的全部长处都是以前老师曾经夸奖过的地方,我们身上的大部分缺点也是当年老师曾经批评过的地方。所以一个教师,就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能够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要学会赏识孩子。在评价孩子中,要能保持鼓励性的倾向,使孩子时刻感到自信,能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孩子犯错时,能给孩子一个台阶下,当孩子取得成绩时;别忘了给孩子送上一片掌声;孩子有疑难时,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和真诚的朋友;当孩子大胆表现自己时,让自己成为最好的欣赏者。
(六)生活有“色”
一个幸福的教师绝不能把工作当作生活的全部,更不是唯一。我们不提倡做“工作狂”,除了工作还是工作的人,是苦行僧,是清教徒,活着是没有什么意思的;这有点偏离了人的本性,也背离了马列主义的观点:“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不懂得休息便不懂得工作,不懂得工作便不懂得生活。同时,我们也不提倡带病工作。
作为人来讲,教书育人是享受,我们应当还有别的享受,这才构成完整的幸福。一定要善待自己,对得起自己。要树立“留一点时间给生活,留一点生活给自己”的观念。
业余生活中最好的是丰富的文化生活,它可以极大地改善一个人的心态,调节一个人的情绪。无论工作多么忙,都应该善于忙里偷闲,参与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学一点浪漫,多一点情调。闭着眼睛听听音乐,让优美的旋律从全身的毛孔中慢慢地进入我们的心泉,这是最好的心理按摩;看看电视,了解外面的世界,与电视剧中的角色一起喜怒哀乐;养几盆花,种几兜草,拉拉琴,练练字,看看书;利用寒暑假,彻底放松身心。“智者乐山,仁者乐水”,把工作上的事情暂时抛在脑后,尽情地徜徉在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之间。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我简单的理解为,一名教师能得到学生的尊重、认可、热爱和怀念,自身的价值就能得到充分的体现,这就是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其实人的职业幸福是一种心态,也是信念与追求的体现。心态决定状态,有了好心态就有了好心情,心情是可以传递的。教师是爱的事业,有了好心情,就能笑对生活,就能爱每一个学生,就能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接受情感的洗礼、引导和激励。况且,有了好心态,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少些狭隘多些豁达,就会视教育为一种艺术,在忙碌之中、创造之中收获更多的幸福,乐此不疲虽苦犹甜。正如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学得更多的知识,懂得更多的道理,不仅开发学生的智力,而且还促进学生在各方面得到成长,教师的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而这种幸福感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得了的,也只有教师才能专门享受得到的,这一点是让其他行业人员羡慕不已的。当我们教师的劳动被他人、社会认可时,必然会无比的快乐,会被幸福紧紧“包裹”。
因此,如果你想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就应该在每一天的工作中,尽量奉献你的爱,让你的爱悄悄地润泽孩子的心田;尽量奉献你的微笑,让孩子感受到教师的爱,鼓起孩子向上的勇气。因为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不同于一般的爱,她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母爱容易出现溺爱,友爱需要回报,情爱是专一、自私的爱。而师爱是严与爱的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是积极的主动的爱。这种爱是教育的桥梁,是教育的助推力,是后进生转变的催化剂;这种爱是博大无私的爱,它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当我们用“真爱”、“宽容”、“尊重”、“信任”赢得了学生的爱戴,我们就成了学生真正的朋友,望着快乐的学生,我们的心中就洋溢着幸福。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赠人以玫瑰则手留余香,教师这个职业是时时给予爱、收获爱的职业。将爱的种子无私地播撒于学生的心田,收获的必定是几倍于此的爱的果实。当看到已毕业的学生结伴回到母校来看望曾经的老师时,当收到学生的节日贺卡时,当接到学生打来祝福的电话时,当在大街上有一个似曾相识又不太认识了的大孩子在叫你的时候„„那一刻的幸福感又怎能用笔墨来形容。
做幸福的教师,是目标;幸福地做教师,是践行;尝到教师的幸福,便是成功。追寻教育人生的幸福,便是寻求教师生命的意义。其实幸福并没有什么特定的标准,关键在于我们自身的自我体验和感受。曾经看过一个寓言:小猪问妈妈:“妈妈,幸福在哪里啊?”妈妈说:“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于是,小猪试着咬自己的尾巴。过了几天,小猪又问:“妈妈,为什么我抓不住幸福呢?” 妈妈笑着说:“孩子,只要你往前走,幸福就会一直跟着你的„„”让我们一起做那只追求幸福的小猪吧!因为,只有那些一直往前走的教师才能跟上教育幸福的脚步;只有那些勇于付出的教师才能抓住教育幸福的尾巴。学生用他们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陪伴你,这本身就是非常的幸福了。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国自古注重尊师重教,乃礼仪之邦。能为师者,幸事也。桃李满天下,师者自豪幸福感油然而生。每当路上偶遇所教学生,他们总是相隔很远就和你亲切地打招呼;每当得意门生事业有成时,自己总会自豪地对人讲,这是我教的学生;每当教师节来临时,都能收到来自四面八方学子温馨的祝福,此时此刻,为师者沉浸于幸福中。
对于教师来说,是否能时时处处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不仅仅影响着其人生是否快乐,更影响着学生的人生幸福;只有教师时时处处洋溢着幸福,学生才会真真切切感受到幸福。那么教师如何去感受幸福呢?
(一)胸中有梦
教师的幸福首先在于“胸中有梦”。我们之所以强调要做到“胸中有梦”,是因为有梦的人生才是幸福且充实的人生,有梦的人生才是幸福且快乐的人生。从成功心理学角度来看:人的抱负层次越高,成就也越大;从文学的角度来看:人活着,一定要有生活的目标。
对于“胸中有梦”的幸福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我们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它应当犹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它应当犹如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在“照亮”学生的过程中,同时也“照亮”了自己。
“胸中的梦”就是我们人生奋斗有明确的目标。胸中有目标,认定方向的人,成长得快而平稳;没有志向而彷徨犹豫的人,不但成长得慢,且容易出错。
我们中间有许许多多“胸中有梦”的人,他们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有着十分明确的奋斗目标,在成就学生的过程中,同时也成就着自己。
(二)身上有情
情感是人一切行为的动力,一个幸福的教师,必然拥有亲情、友情、爱情,是一个感情上的富翁!一个幸福的教师,在他的身上,必然洋溢着满腔的热情和澎湃的激情,必然充满着暖暖的温情和甜甜的柔情,同时还拥有高雅而有品位的闲情!
热情在每一个人的人生旅途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热情是人的“内心之神”,“没有热情,便没有伟大的成就”。幸福的教师大多拥有热情、激情。在事业上非常投入,热爱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工作。在教育引领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幸福的教师都会以海洋般深沉宽广的爱去拥抱每个孩子,让他们在爱的洗礼中长成大树,长成栋梁,并且懂得以爱去回报社会,回报生活。
作为幸福的教师来说,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用自己这把火去点燃学生求知、求美、求善的火把。作为幸福的教师来说,要保持住自己的热情、激情,就要努力地挖掘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内在价值与趣味性,使自己对工作、事业有一种日日新、月月新、年年新的感觉,使自己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状态。
(三)手中有书
作为一个教育者来说,我们教师就应该更广泛地去阅读,增加自己的知识积淀,跟上时代的进步。一个老师,没有渊博的知识,何以去引导学生、升华学生呢?陶先生说:“很多教师不能抵达心灵宁静的港湾,甚至与读书作了一场告别式的‘演说’”。读到这句话,让我不禁不寒而栗,有如坐针毡之感。反思自己,是不是这样呢?自己那颗浮躁的心能在读书中净化吗?
有位专家曾经指出:“人类的精神史就是一部阅读史。” 金庸先生有一句名言:“只要有书读,做人就幸福。”有人说:对于女性来说,书籍是最好的美容品;对于男性来说,书籍是挺酷的一张名片。
俄国作家契诃夫认为,人应当有三个头脑:生来的一个头脑;从书中得来的一个头脑;从生活中得来的一个头脑。幸福的教师都明白:只有多读书方可重新认识自己,保持头脑的清晰,在竞争日渐激烈的社会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读书会让枯燥的生活变得有意义,会让工作永葆活力,会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让我们的心灵永远保持纯净、宁静、浪漫、激情„„
幸福的教师都会热爱读书,把读书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当作一种生活习惯;他们永远不会等有时间才阅读,见缝插针,想读就读;永远不会坐进书房才阅读,因为他们知道任何地方都可以阅读;永远不会有用才阅读,因为他们清楚急功近利、立竿见影是妄想;永远不会嫌自己读得太晚,因为他们深知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学点孔子的著作,学点老子的《道德经》,这些书相随人生,转变心态,改变脸态,工作环境中谁也不做气氛的污染者。所以,多读书,读经典的书,这样我们才不愧于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
阅读是学习之本,是立教之根,是生存之道。阅读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最重要的事情。我们一定要努力做到:每天有阅读的时间,有思考的时间。阅读,让我们归于平静,与伟人、名人对话;思考,让我们穿越岁月的迷雾,锤炼教育的智慧。
(四)眼中有事
一个幸福的教师是一个有眼力的人,能够从别人想不到的地方想到问题,能够从别人看不到事情的地方发现事情。所谓眼中有事,这事是什么?是课堂中学生生命活力的激发,是操场上学生生命动力的张扬,是寝室中学生生活的多姿多彩,是食堂里学生身体发育过程中的营养,是大自然中长大的一草一木,是日常生活中自己的一言一行。
幸福的教师在工作中善于观察事物,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跟进。可以说,幸福的教师个个是眼中有物、眼中有事、眼中有人、眼中有活,并且能够做到用眼睛表达,用眼睛说话,随时发现学生与家长欲言又止的问题,提前看到学生与家长的下一步要求、打算,把问题解决在学生与家长提出要求之前。
幸福的教师很多时候能够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换一种方式做工作。有一个很普通的网络写手说的一段话应该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启发:我的成功是因为,比我有才华的人,没有我努力;比我努力的人,没我有才华;既比我有才华,又比我努力的人,没有我能熬,在他们消磨时间的时候,我却在不停地努力着。要懂得研究教育教学:把教育教学工作看做是一种简单的重复,那必然厌倦,也无言幸福。应把研究教育、研讨教学当成提高自己素质的必走之路,应把教育作为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体现。
教师工作千头万绪,大至家事国事天下事,小至扫地关窗擦黑板,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事事都要操心,用“忙、累、烦”三个字,来概括教师的心境最恰当不过了。可是,如果你每天都带着埋怨和“恨铁不成钢”的急躁心理,那么,你可能一辈子都只能做个辛苦的教书匠。要想做一个快乐的教师,首先应该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自己的工作,不要老想着工作的忙碌和辛苦,而同时还应想到,我们这个职业特有的“快乐财富”——每天都被学生的青春气息滋养着,是难得的精神“滋补品”。要懂得享受课堂:课堂是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欢乐,你就会少了许多教学工作的焦虑和烦恼。
我们应当好好学习并实践英国教育家赫·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观点:一是不要在自己情绪很糟时去教育孩子,因为这种时候,很容易把自己的糟糕情绪不经意间发泄到孩子身上,这样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因为孩子会感到莫名的委屈;二是努力营造快乐的、鼓励性的环境气氛,让孩子们有自我价值的实现感和成就感;三是努力做一个乐观、快乐的人,因为一个快乐的人将更容易看到孩子的优点,而一个不快乐的人则更容易看到孩子的缺点。
“做好每一件小事”是幸福的教师获得幸福一个基本的条件。事实上,名人伟人都是从平常人走过来的,他们善于做小事情,善于坚持不懈地做好他们认为正确的小事情,这也是许许多多普通人与名人伟人的最大区别之一。
(五)工作有心
一个幸福的教师在工作中十分注意讲究方法,用心去做,不断争取获得成功,换言之,“用心”是幸福的教师一个重要的特征。幸福的教师用心地在自己的工作中发现和品尝工作的甜头。一次学生矛盾的及时化解;一个后进生的转化提高;一个重要的概念通过反复讲解终于让学生们理解;一次班队活动取得的优异名次;还有学生脸上那真挚的笑容„„幸福教师的快乐之情都会流溢而出。要懂得享受学生: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弥补。但要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不断地给自己增加成功的体验,是幸福的教师持续快乐、不断快乐的关键因素。
幸福的教师的“心”表现在有一颗认真细致的心。有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工作的有心表现在:把事情做透。这个事包括工作和休息。上班时投入、高效;下班时放下、放松。他和学生们提出的共同口号是:紧要的事马上就做,重要的事坚持固定时间做;活在今天的方格里;做了就是机会,开始就会成功;眼是懒汉,手是好汉等等。注意培养学生的效率行动意识。同时注意培育学生的细节意识,注意抓“大”放“小”。所谓抓“大”就是抓学习的效率、学生的状态、学习思维的方式,学生的尊严意识、责任意识、集体意识、尊重他人权利意识、合作意识等等;所谓放“小”就是允许学生犯“小乱子”,自我消化小矛盾、小摩擦。
一个幸福的教师的有心还表现在有一颗博大宽容的心,这是因为学生的成长象蛇蜕皮似的一次次挣扎,老师要帮他们完成这一次次的成长,彼此必然会有摩擦、冲突,如果我们没有一颗博大宽容的心,学生就会经常失去学习、进步甚至活下去的信心。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翰无比。这是一位哲人对“宽容”最生动直观的诠释。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当认识到:宽容,不但是一种仁慈和关爱,更是一种信任和激励。宽容并不等于纵容。如果教师一味面慈心软,对学生疏于管理,致使学生纪律松散,无所顾忌,这是软弱无能的表现。事实上,宽容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严格。宽容的态度是对每一个学生而言的,但宽容的方式却应该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作为教师,我们在拥有宽容的同时,也应该做到:原则问题不让步,是非面前不糊涂。
一个教师如果能学会宽容,碰到事情多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问题,替他们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工作效果就往往会事半功倍。
有人说得好:如今我们身上的全部长处都是以前老师曾经夸奖过的地方,我们身上的大部分缺点也是当年老师曾经批评过的地方。所以一个教师,就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能够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要学会赏识孩子。在评价孩子中,要能保持鼓励性的倾向,使孩子时刻感到自信,能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孩子犯错时,能给孩子一个台阶下,当孩子取得成绩时;别忘了给孩子送上一片掌声;孩子有疑难时,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和真诚的朋友;当孩子大胆表现自己时,让自己成为最好的欣赏者。
(六)生活有“色”
一个幸福的教师绝不能把工作当作生活的全部,更不是唯一。我们不提倡做“工作狂”,除了工作还是工作的人,是苦行僧,是清教徒,活着是没有什么意思的;这有点偏离了人的本性,也背离了马列主义的观点:“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不懂得休息便不懂得工作,不懂得工作便不懂得生活。同时,我们也不提倡带病工作。
作为人来讲,教书育人是享受,我们应当还有别的享受,这才构成完整的幸福。一定要善待自己,对得起自己。要树立“留一点时间给生活,留一点生活给自己”的观念。
业余生活中最好的是丰富的文化生活,它可以极大地改善一个人的心态,调节一个人的情绪。无论工作多么忙,都应该善于忙里偷闲,参与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学一点浪漫,多一点情调。闭着眼睛听听音乐,让优美的旋律从全身的毛孔中慢慢地进入我们的心泉,这是最好的心理按摩;看看电视,了解外面的世界,与电视剧中的角色一起喜怒哀乐;养几盆花,种几兜草,拉拉琴,练练字,看看书;利用寒暑假,彻底放松身心。“智者乐山,仁者乐水”,把工作上的事情暂时抛在脑后,尽情地徜徉在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之间。
幸福的教师常常表现出来的是:说话不死扳,做事灵活机动,活得有趣味,自己一生都开心,走到哪里,就把欢笑和快乐带到哪里,给家人、亲人、同事、朋友、学生,乃至路人,都带来笑声,使他们都活得愉快开心,让大家都一起快乐、幸福!我们一定要努力让自己的生活提升到“工作再忙心不忙,生活再苦心不累”这样的幸福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