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听一位资深的商品总监说起过:采购谈判的技术是书本上学不来的。下面第一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一些采购谈判的思路和技巧,希望对你有帮助。
采购谈判的三十个技巧
1. (B) 永远不要试图喜欢一个销售人员,但需要说他是你的合作者。
(S) 永远要喜欢采购,永远要把他的老板当成敌人。
2. (B) 要把销售人员作为我们的一号敌人。
(S) 要把采购的老板当成我们的一号敌人,把采购当成朋友。
3. (B) 永远不要接受第一次报价,让销售员乞求;这将为我们提供一个更好的交易机会。
(S) 永远不要只报一次价,让他用你需要的东西来交换。
4. (B) 随时使用口号:“你能做得更好”。
(S) “其实我在你的竞争卖场做得更好”。
5. (B) 时时保持最低价记录,并不断要求得更多,直到销售人员停止提供折扣。
(S) “告诉你这是我的最底线,告诉你我会停止向你供应我的产品,这是我的老板决定的”。
6. (B) 永远把自已作为某人的下级,而认为销售员始终有一个上级,他总可能提供额外折扣。
(S) “我的老板不了解、不重视我们的交易,他没有概念,但是他有原则”。
7. (B) 当一个销售人员轻易接受,或要到休息室,或去打电话并获得批准,可以认为他所给予的是轻易得到的,进一步提要求
(S) “打电话之前,问清楚还有什么附加条件吗?”
8. (B) 聪明点,可要装得大智若愚。
(S) 你也使用这一招。
9. (B) 在没有提出异议前不要让步。
(S) 牢记:有所失,必有所得; 且得≥失。
10. (B) 记住当一个销售人员来要求某事时,他会有一些条件是可以给予的。
(S) 告诉他:你若不答应做(某事),你的竞争对手那里急等我去做(某事)。
11. (B) 记住销售人员不会要求,他已经在等待采购提要求,通常他从不要求任何东西做为回报。
(S) 这是他们自己欺骗自己!现在任何一个厂家的KA销售人员都知道投入要和产出成正比。
12. (B) 不要为销售人员感到抱歉,玩坏孩子的游戏。
(S) 这是他老板的丑脸,不是他的初衷,所以你要告诉他,知错就改才是好孩子。
13. (B) 毫不犹豫的使用论据,即使他们是假的;例如:“竞争对手总是给我们提供了最好的报价,最好的流转和付款条件
(S) 告诉他们你所了解的数据,即使数据不够准确,也要把他当作事实,他们会更不懂。
14. (B) 不断重复同样的反对意见即使他们是荒谬的; 你越多重复,销售人员就会更相信。
(S) 牢记:采购说的反对意见全部都是鬼话,你只需要听听罢了,别把它当真!
15. (B) 别忘记你在最后一轮谈判中,会得到80%的条件,让销售人员担心他将输掉。
(S) 在你的心目中,没有3次就能够谈下来的,至少谈它个5次以上,让采购着急妥协。
16. (B) 别忘记对每日拜访我们的销售人员,应尽可能了解其性格和需求,试图找出其弱点。
(S) 一个采购至少负责几十个供应商,而你只负责他一个,相信你有足够的机会发现其弱点。
17. (B) 要求不可能的事来烦扰销售人员,任何时候通过延后协议来威胁他,让他等,确定一个会议时间,但不到场,让另一个销售人员代替他的位置,威胁他说你会撤掉他的产品,你将减少他的产品的陈列位置,你将把促销人员清场,几乎不给他时间做决定。即使是错的,自已进行计算,销售人员会给你更多。
(S) 平时就要大力支持采购, 一定要把你的竞争对手不断削弱,让采购不要指望你的任何一个竞争对手。
18. (B) 注意折扣有其它名称,例如:奖金、礼物、礼品纪念品、赞助、资助、小报插入广告、补偿物、上架费、捐赠资金、再上市、周年庆等,所有这些都是受欢迎的。
(S) 可以,但是不断转换贸易条件,记住采购也是最终看总数的,你也是,但是你可以算进一些品牌提升价值,这方面不是采购的专长,向市场部要点资源吧。
19. (B) 不要进入死角,这对采购是最糟的事。
(S) “告诉他,这是死角,进去了就毫不犹豫地用极端手段,让他的老板也被门店和区域经理投诉,这样他的老板就知道这是雷区,不要碰了。
20. (B) 避开“赚头”这个题目因为“魔鬼避开十字架”
(S) 别管他自己怎么说不赚钱,真是他们不赚钱的时候,他们会倒过来苦苦乞求你的。
21. (B) 假如销售人员花太长时间给你答案,就说你已经和其竞争对手做了交易。
(S) 开玩笑,竞争品牌的KA经理一直想当我的助理呢,他也需要个人发展空间呀,再说赔本的买卖让竞争对手做做也很好呀,他是有预算。
22. (B) 永远不要让任何竞争对手对任何促销讨价还价。
(S) 零售业迄今为止,还没有出现过绝对垄断现象,所以不管他。
23. (B) 你的口号必须是“你卖我买的一切东西,但我不总是买我卖的一切东西。
(S) 即使是最伟大的商标也一定要知道哪个SKU是卖不好,要均衡才是最理想的。
24. (B) 不要许可销售人员读屏幕上的数据,他越不了解情况,他越相信我们。
(S) 电脑上的数据也不是真的,因为可以随意修改,所以让看我们都不看.只要有自己的真实数据就够了。
25. (B) 不要被销售人员的新设备所吓倒,那并不意味他们准备好谈判了。
(S) 下次去的时候把投影仪和手提电脑一起带上,把PPT给他作个100页, 给他讲2个小时。
26. (B) 不论销售人员年老或年轻都不用担心,他们都很容易让步,年长者认为他知道一切,而年轻者没有经验。
(S) 销售人员本来就不应该分年龄的.要牢记基本原则:你的索取≥付出。
27. (B) 假如销售人员同其上司一起来,要求更多折扣,更多参与促销,威胁说你将撤掉其产品,因为上司不想在销售员面前失掉秩序的客户。
(S) 这个区域的KA,都是你说了算,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你的上司和你一起去。
28. (B) 每当竞争对手正在进行促销时,问这个销售人员“你在那做了什么?”并要求同样的条件。
(S) 告诉他:市场取胜的秘诀:差异化; 没必要和他的竞争对手一样,下次我在你这里做另外一个促销活动。
29. (B) 当你不能马上作出决定时,你告诉销售人员你需要向你的老板汇报,你做不了主。
(S) 说明2点:1.你的谈判能力高,他不能应付你; 2.你提供的促销活动等很重要,他需要上报.但是当他提出一下要求你无法马上作出决定时,你也和他一样:上报你的老板。
30. (B) 在一个伟大的商标背后,你可发现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仅仅依靠商标的销售人员。
(S) 你也清楚知道对于零售商的采购人员来说,也是一样。
采购谈判的思路和技巧
(1)谈判时要避免谈判破裂:有经验的采购人员,不会让谈判完全破裂,否则根本不必谈判,他总会让对方留一点退路,以待下次谈判达成协议。没有达成协议总比勉强达成协议好。
(2)谈判前要有充分的准备:知已知彼,百战百胜,成功的谈判最重要的步骤就是要先有充分的准备。采购人员的商品知识,对市场及价格的了解,对供需状况了解,对本公司的了解,对供货商的了解,本公司所能的价格底线、目标、上限,以及其它谈判的目标都必须先有所准备,并列出优先级,将重点简短列在纸上,在谈判时随时参考,以提醒自己。
(3)只与有权决定的人谈判:本公司的采购人员接触的对象可能有:业务代表、业务各级主管、经理、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或董事长,看供货商的规模大小而定。这些人的权限都不一样。采购人员应避免与没权决定事务的人谈判,以免浪费自己的时间、同时可避免事先将本公司的立场透露给对方。谈判之前,最好问清楚对方的权限。
(4)尽量在本公司办公室内谈判:在自己的公司内谈判除了有心理上的优势外,还可随时得到其它同事、部门或主管的必要,支持同时还可节省时间与旅行的开支。
(5)放长线钓大鱼:有经验的采购人员知道对手的需要,故尽量在小处着手满足对方,然后渐渐引导对方满足采购人员自己的需要。避免先让对手知道自己的需要,否则对手会利用此一弱点要求采购人员先作出让步。
(6)采取主动,但避免让对方了解本公司的立场:攻击是最佳的防御,采购人员应尽量将自己预先准备的问题,以开放式的问话方式,让对方尽量暴露出对方的立场,然后再采取主动,乘胜追击,给对方足够的压力,对方若难以招架,自然会作出让步。
(7)必要时转移话题:若买卖双方对某一细节争论不休,无法谈拢,有经验的采购人员会转移话题,或喝个茶暂停,以缓合紧张气氛。
(8)尽量以肯定的语气与对方谈话:否定的语气容易激怒对方,让对方没有面子,谈判因而难以进行。故采购人员应尽量肯定对方,称赞对方,给对方面子,因而对方也会愿意给面子。
(9)尽量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一般而言,业务人员总是认为自己是能言善道,比较喜欢讲话。采购人员知道这一点应尽量让他们讲,从他们的言谈及肢体语言之中,采购人员可听出他们优势与缺点,也可了解他们的谈判立场。
(10)不要误认为50/50最好:有些采购人员认为谈判的结果是50/50最好,彼此不伤和气,这是错误的想法。事实上,有经验的采购人员总会设法为自己的公司争取最好的条件,然后让对方也得到一点好处,能对他们的公司交待,因此站在好又多采购的立场,若谈判的结果是60/40,70/30,或甚至是80/20,也就不会“于心不忍”了。(11)谈判的十二戒:准备不周,缺乏警觉,脾气暴躁,自鸣得意,过分谦虚,不留情面,轻诺寡信,过分沉默,无精打采,仓促草率,过分紧张,贪得无厌等。
(11)以退为进:有些事情可能超出采购人员的权限或知识范围,采购人员不应操之过急,装出自己有权或了解某事,做出不应作的决定,此时不妨以退为进,与主管或同事研究或弄清事实情况后,再答复或决定也不迟,毕竟没有人是万事通的。草率仓促的决定大部分都不是好的决定,智者总是先深思熟虑,再作决定。
(12)尽量为对手着想:全世界只有极少数的人认为谈判时,应赶尽杀绝,丝毫不能让步。事实证明,大部分成功的采购谈判都是要在彼此和谐的气氛下进行才可能达成。人都是爱面子的,任何人都不愿意在威胁的气氛下谈判,何况本公司与良好的供货商应有细水长流的合作关系,而不是对抗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