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咯血的护理措施

  咯血是指喉部以下气管、支气管、肺组织的出血经口腔咯出。那么大咯血的护理措施有哪些呢?以下是第一范文网小编整理的大咯血的护理措施资料,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大咯血的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 病人咯血时护士应给予细致观察与护理,使之有安全感,并做必要的解释,使其放松身心,取得病人配合治疗。及时把其咯出的血清理掉,避免让患者看到,以免刺激患者,让其精神更加紧张

  2.安静休息:避免不必要的交谈,一般静卧休息能使小量咯血自行停止。大咯血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减少翻动。协助病人取患侧卧位,有利于健侧通气,对肺结核病人还可防止病灶扩散。

  3.药物应用

  (1)止血药物:咯血量较大者常用垂体后叶素5~1OU加入10%葡萄糖液4Oml缓慢静脉推注,或继续用垂体后叶素10~20U加入10%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但该药有收缩血管和子宫平滑肌的作用,因此冠心病、高血压及妊娠者禁用。

  (2)镇静剂:对烦躁不安者可用镇静剂,如地西泮5~1Omg肌注。禁用吗啡、哌替啶,以免抑制呼吸。

  (3)镇咳剂:咯血伴剧烈咳嗽时可用镇咳剂,必要时可用可待因口服或皮下注射,但年老体弱、肺功能不全者慎用。

  4.饮食

  大咯血者暂禁食,小咯血者宜进少量凉或温的流质饮食,避免饮用浓茶、咖啡、酒等刺激性饮料,多饮水及多食富含纤维素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便秘时可给缓泻剂以防诱发其咯血。

  5.窒息的预防及抢救配合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有无窒息先兆。应向病人说明咯血时不要屏气,应尽量将血轻轻咯出,否则易诱发喉头痉挛,出血引流不畅形成血块,造成呼吸道阻塞、窒息。

  (2)准备好抢救用品,一旦出现窒息,立即置病人于头低足高45度俯卧位,面侧一边轻拍背部以利于血块排出;或直接刺激喉部以咳出血块。

  (3)气道通畅后,若病人自主呼吸未恢复,应行人工呼吸。给予高流量吸氧,按医嘱应用呼吸中枢兴奋剂。

大咯血时的护理

  一、 咯血前兆

  1.喉痒,病人恐怖不安。

  2.突然胸闷,挣扎坐起。

  3.呼吸困难增剧,面色青紫,继而发生窒息、昏迷。

  先兆观察 : 经过临床观察与护理,多数病人在咳血前有先兆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有咽喉部发痒,咽喉部异物感或梗塞感,剧烈咳嗽,胸闷、胸内发热,呼吸困难;其次有情绪异常,烦躁,紧张感恐惧感,恶心,呕吐或呃逆,口干,口渴或者口中怪味,皮肤瘙痒,上腹部疼痛等。其中以胸部不适感或咽喉不适为先兆表现者居多,先兆表现后出现大咯血的时间长短不一,口感咸或甜者多在3-5分钟内发生咯血,胸闷加剧,胸内发热者多在30分钟内发生咯血,多数患者在出现先兆症状后1小时内出现大咯血。个别患者长达12小时。因此在病人入院后,首先要了解咯血病人有无咯血先兆症状,经常深入病室了解病人的病情,询问有何不适,仔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一但发现先兆症状,应立即嘱咐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头偏向一侧。并及时通知医生,遵医嘱及时给予止血药物,使咯血得到早期治疗。

  二、 急救原则:紧急抢救,大咯血时,迅速有效地排除呼吸道内的血液,是使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的有效措施,止血同时进行病因抢治。

  三.常用止血药物

  ①垂体后叶素: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具有强烈的血管收缩作用。用药后由于肺小动脉的收缩,肺内血流量锐减,肺循环压力降低,从而有利于肺血管破裂处血凝块的形成,达到止血目的。用药过程中,若病人出现头痛、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闷、腹痛、便意及血压升高等副反应时,应注意减慢静注或静滴速度。对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以及妊娠患者,均应慎用或不用。

  ②血管扩张剂:通过扩张肺血管,降低肺动脉压及肺楔压及肺楔嵌压;同时体循环血管阻力下降,回心血量减少,肺内血液分流到四肢及内脏循环当中,起到“内放血”的作用。造成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压力降低,达到止血目的。对于使用垂体后叶素禁忌的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及妊娠等患者尤为适用。常用的有:酚妥拉明:为α受体阻滞剂,采用此方法治疗大咯血。治疗中副作用少,但为了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及血压下降的发生,用药期间应卧床休息。对血容量不足患者,应在补足血容量的基础上再用此药。

  ④一般止血药:主要通过改善凝血机制,加强毛细血管及血小板功能而起作用,如氨基己酸、酚磺乙胺;

  此外尚有减少毛细血管渗漏的安络血;参与凝血酶原合成的维生素K;对抗肝素的鱼精蛋白以及中药云南白药、各种止血粉等。鉴于临床大咯血多是由于支气管或肺血管破裂所致,故上述药物一般只作为大咯血的辅助治疗药物。

大咯血紧急处理

  (1)窒息:大咯血病人的主要危险在于窒息,这是导致病人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在大咯血的救治过程中,应时刻警惕窒息的发生。一旦发现病人有明显胸闷、烦躁、喉部作响、呼吸浅快、大汗淋漓、一侧(或双侧)呼吸音消失,甚至神志不清等窒息的临床表现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全力以赴地进行抢救。

  ①尽快清除堵塞气道的积血,保持气道通畅:迅速将病人抱起,使其头朝下,上身与床沿成45℃~90℃角。助手轻托病人的头中使其向背部屈曲,以减少气道的弯曲。并拍击病人背部,尽可能倒出滞留在气道内的积血。同时将口撬开(注意义齿),清理口咽部的积血,然后用粗导管(或纤支镜)经鼻插入气管内吸出积血。

  ②吸氧:立即给予高流量的氧气吸入。6-8

  ③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最好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并根据需要给予呼吸兴奋剂、止血药物及补充血容量。

  ④绝对卧床:待窒息解除后,保持病人于头低足高位,以利体位引流。胸部可放臵冰袋,并鼓励病人将气道内积血咳出。

  ⑤加强生命体征监测,防止再度窒息发生:注意血压、心率、心电、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等的监测,准备好气管插管及呼吸机等设施,以防再窒息。观察尿量及尿比重,当休克患者的血压下降下可引起肾动脉血压下降而直接影响肾的血液灌注,发生肾功能衰竭认真记录出入量,对输入液体的种类、数量、时间和丢失的体液量详细记录

  ⑥大咯血应暂禁饮食,小量咯血易进少量温凉流质,避免用咖啡,浓茶,酒等刺激性饮品。多饮水多食富含纤维素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预后:尽管咯血病人中,大咯血者所占比例不足5%,但病死率却高达7%~32%,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原创文章,作者:fanw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nwen.hongwu.com/11509.html

(0)
上一篇 2022年7月22日 下午1:33
下一篇 2022年7月22日 下午1:35

相关推荐

  • 保护森林措施

      树叶通过阳光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而氧气供给人类生存,如果我们对森林乱砍滥伐,造成树木大面积的减少,将会造成人类的生存困难,所以要对森林实施保护措施,保护好树木。以下是小编给大…

    整改措施 2022年11月2日
  • 党员查找问题及整改措施方案

      作为一名党员,要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认真剖析问题,并制定整改措施,克服自身缺点,争优创先。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整理党员查找问题及整改措施方案的范文,欢迎阅读! 党员查找问题及整…

    整改措施 2022年7月18日
  • 党员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

      通过对问题的整改,作为一名党员要严格要求自己,敢于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努力做到勤政廉洁。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整理党员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的范文,欢迎阅读! 党员问题清单及…

    整改措施 2022年11月30日
  •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传染病的特点是有病原体,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感染后常有免疫性,生活中要做好预防措施。以下是第一范文网小编整理的资料,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接种疫苗。进行…

    整改措施 2022年8月25日
  • 保安员整改措施

      保安人员要做好安全的保护,作为保安领导要进一步加强保安队伍的管理,维护秩序,对保安队伍进行整改,制定具体措施,提高服务质量。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资料,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

    整改措施 2023年8月21日
  • 便秘的中医护理措施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有便意而排出困难的一种病证,患有便秘的人,可以选择中医或西医治疗,做好自身的护理。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资料,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

    整改措施 2022年7月21日
  • 党员四风问题整改措施总结

      对四风问题实施整改措施,党员要时刻记住群众,做群众的贴心人,真正做到群众问题无小事,群众利益最大事,切实让群众感受到政府的温暖和党的关怀,真心实意的做人们的好公仆。下面是第一范…

    整改措施 2022年10月29日
  • 党员存在问题及改善措施

      党员发现自身存在问题后,要及时改善,并加强对自己理论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整理党员存在问题及改善措施的范文,欢迎阅读! 党员存在问题及改善措施篇…

    整改措施 2022年10月23日
  • 办公室防火措施

      办公室里存在着许多令人后怕的火灾隐患,尤其是电器火灾隐患。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精心收集办公室防火措施的例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办公室防火措施篇一   现代化…

    整改措施 2022年9月1日
  • 保护食品安全的措施

      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保障食品安全。食品安全的保障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资料,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整改措施 2022年10月31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