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领导干部进修班赴延安学习考察报告

  21世纪将是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世纪。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艰巨复杂的开创性的建设,把我们国家建设好至关重要。以下就是由编为您提供的干部进修班赴延安学习考察报告

  一、赴延安考察基本情况

  为进一步做好干部培训工作,提高培训效果,根据州党校安排,经州委组织部批准,6月19日至7月3日,自治州第25期县级领导干部进修班29名学员(有13名学员因县市党委换届未能成行),在州党校校委、班主任李敏同志带领下,到延安进行了学习考察。这是巴州党校县级干部主体班次学员首次到延安考察,也是州党校县级领导干部主体班次学员自xx年以来第一次到内地考察。

  在延安学习考察期间,请延安市委党校教师作了四次讲座,即:《延安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毛泽东在延安十三年》、《延安精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员们参观了枣园、杨家岭革命旧址、王家坪革命旧址、宝塔山、延安新闻纪念馆、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黄河壶口瀑布、黄帝陵等地。大家克服经费少、路途远、生活不便等困难,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始终以饱满的精神、良好的状态开展学习考察活动。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全体学员的共同努力下,在延安市委党校的积极配合下,圆满完成了学习考察任务,做到了考察路线不改、日程不变、队伍不散,全体学员于7月3日下午乘火车回到库尔勒。

  二、延安市基本情况

  (一)延安市概况

  延安市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1997年1月撤地设市,辖1区12县、166个乡镇、3396个村委会。土地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10.7万,其中农业人口156.26万。平均海拔l000米,年均无霜期170天,年均气温9.2℃,年均降水量500毫米左右。

  延安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中国革命圣地,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5000多年前,轩辕黄帝在这里统一了三大部落,建立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部落联盟式国家。1935年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延安,此后十三年,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指挥中心和战略总后方,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领导全国人民夺取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

  延安资源十分丰富。人均土地面积26亩,已探明地下矿藏10多种,其中石油储量13.8亿吨,煤炭71亿吨,天然气33亿立方米,紫砂陶土5000多万吨。森林总面积2710万亩,林草覆盖率42.9%。以中华民族圣地黄帝陵、中国革命圣地延安、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为主体的旅游资源驰名中外。市内有历史遗迹5808处,革命纪念地351处,珍藏文物近7万件,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延安民间文化积淀深厚,陕北民歌、安塞腰鼓、农民画、剪纸等民间艺术享誉海内外。

  改革开放以来,延安市立足当地实际,不断完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开放带动、城市带动、产业支撑”发展战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xx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70.62亿元,较上年增长16%,人均1.7万元,一、二、三产比重为8:77:15;财政总收入达到107.5亿元,增长51.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5.1亿元,增长74.4%;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0.19亿元,增长6.8%;农民人均纯收入2195元,增长12.4%,净增242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471元,增长17.95%。

  (二)延安市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切实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农业方面,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政策措施,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2oo4年在全省率先减免了农业“两税”。xx年,市县财政安排“三农”资金达3.5亿元,较上年增长30%,其中市本级财政投入1.83亿元,较上年增长85.5%。加快发展林果、草畜、棚栽三大特色主导产业,重点扶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农业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农林牧渔业产值51.99亿元,较上年增长10.2%。粮食总产达74.5万吨,较上年增长1.8%。水果面积累计达344.7万亩(其中苹果191.19万亩,总产95.29万口屯);日光温室大棚累计达7.4万座,蔬菜种植面积22.8万亩,蔬菜产量50.1万吨;羊存栏74.46万只、牛20.26万头、猪58.33万头。80%农户有1-2项稳定的致富产业,三大主导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43.4%以上。工业方面,依托石油、煤炭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油化工、煤化工、煤转电等能源化工业。同时,坚持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卷烟、食品、机械加工、制药等传统工业。xx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含长庆)537.3亿元,较上年增长22.6%,实现利润76亿元,增长62.9%。地方原油产量752.09万吨,加工776.57万吨,分别增长20.1%和19.4%;生产原煤734.89万吨,生产卷烟26.5万箱。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83.4%。旅游业方面,抓住国家发展红色旅游的机遇,完善旅游规划,改善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及景区景点基础设施条件,旅游业出现了持续升温和快速发展的好势头。xx年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xx年被授予“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称号,来延旅游人数达到509.4万人次,较上年增长30.7%,综合收入20.2亿元,增长32.1%。

原创文章,作者:fanw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nwen.hongwu.com/86894.html

(0)
上一篇 2023年1月6日 下午8:36
下一篇 2023年1月6日 下午8:49

相关推荐

  • 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的考察报告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基本情况;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现状;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设置及职责;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管理制度和办法;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村级…

    考察报告 2022年8月4日
  • 预备党员一年考察报告

      篇一   ,男,汉族,×省×市人,生于×年××月××日;家庭出身贫农,本人成份干部;文化程度大学;×年××月参加工作;×年××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现在××市××单位任。 …

    考察报告 2022年8月27日
  • 考察报告100篇

    博物馆考察报告4篇 本文目录博物馆考察报告上海博物馆考察报告关于贵州和内蒙古生态博物馆的考察报告关于贵州和内蒙古生态博物馆考察报告调查时间: 年 5 月 调查地点:苏州博物馆 前言…

    考察报告 2022年9月6日
  • 农村考察报告范文4篇

      XX年1月22日至2月2日,以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农村处调研员郭正文为团长的民政部农村基层社会管理考察团一行9人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情况进行了考察。期间,…

    考察报告 2022年11月2日
  • 社会考察报告范文4篇

      XX年3月22日下午,我们来到五四农场附近的一户农家,进行学农期间对农村的实地考察。越过河桥,穿过鱼塘,菜圃和铁树种植园,姚老先生的家,亦即此次走访的对象,就呈现在眼前了。  …

    考察报告 2022年9月17日
  • 长白山资源考察报告

      长白山资源考察报告   伴着美丽的朝阳,携着激动的心情,踏上梦想中的旅游巴车,我们开始了长白上的旅游资源考察,经过六个多小时的时间我们到了目的地,开始了我们的一个新的行程——漂…

    考察报告 2023年1月10日
  • 中心组赴长江三角洲学习考察报告范文

      一、学习考察概况   为进一步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找准差距,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做好工作的责任感,振兴九龙坡的使命感,结合全区正深入开展的“树立直辖意识,更快更好发…

    考察报告 2022年11月30日
  • 意大利考察报告2篇

      西班牙、意大利南部柑橘考察报告   由农业部种植业司牵头,农业部科教司和财务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中国农科院柑橘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重庆市农业局、湖南省农业厅参加的柑橘技…

    考察报告 2022年9月23日
  • 外出考察报告4篇

      为学习和了解浙江发展的经验,更新观念,转换脑筋,抓住西部大开发和“两站”建设的机遇,实现昭通跨越式发展。10月11日至10月19日,由市委王书记、市政府…

    考察报告 2023年1月14日
  • 赴日考察报告4篇

      赴日种子管理工作交流及考察报告   根据日中农业年度交流计划及日本日中经济协会农业委员会的邀请,笔者一人于97年11月16日至21日,赴日本进行种子管理工作交流和短暂的考察活动…

    考察报告 2022年11月23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