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及原理,掌握显微镜的操作及保养方法。(2)观察、识别几种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的个体形态,学会生物图的绘制。

  二、实验器皿与材料

  (1)器皿:显微镜、擦镜纸、二甲苯。

  (2)材料:示范片:细菌三形(球状、杆状、螺旋状)、弧状(硫酸盐还原菌)、丝状(浮游球衣菌等)、细菌鞭毛及细菌荚膜。放线菌、颤蓝细菌、微囊蓝细菌或念珠蓝细菌等。

  三、实验步骤

  (1)将标本片放在载物台上,使观察的目的物置于圆孔正中央。(2)将镜头换成低倍镜,将粗调节器向下旋转(或载物台向上旋转),眼睛注视物镜。当物镜的尖端距离载玻片约0.5cm处时停止旋转。

  (3)左眼对着目镜观察,将粗调节器向上旋转,如果见到目的物,但不十分清楚,可用细调节器调节,直至目的物清晰。此时找到目的物并移至中央。(4)换成高倍镜,观察目的物,旋转细调节钮,直至视野清晰。(5)观察示范片,绘出其形态图。

  四、思考题

  (1)使用油镜时,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观察?答:为了找到目的物并移动到中央。

  (2)要使视野明亮,除采用光源外,还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调大孔径光阑,调整光源。如果是用反光镜的显微镜,用凹面镜可使视野明亮。

  五、生物图

  实验二、微生物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玻璃器皿的洗涤和灭菌前的准备工作。

  (2)了解配置微生物培养基的基本原理,掌握配置、分装培养基的方法。(3)学会各类物品的包装、配置(稀释水等)和灭菌技术。

  二、实验器皿与材料

  (1)实验器皿:高压蒸汽灭菌器、干燥箱、煤气灯、培养皿、试管、刻度移液管、锥形瓶、烧杯、两桶、药物天平、玻璃棒、玻璃珠、石棉网、药匙、铁架、表面皿、pH试纸和棉花等。

  (2)材料:牛肉膏、蛋白胨、NaCl、NaOH和琼脂等。

  三、实验原理

  培养基是微生物生长的基质,是按照微生物营养、生长繁殖的需要,由碳、氢、氧、氮、磷、硫、钾、钠、钙、镁、铁及微量元素和水,按一定的体积分数配置而成。调整合适的pH,经高温灭菌后以备培养微生物之用。由于微生物种类及代谢类型的多样性,因而培养基种类也多,它们的配方及配制方法也各有差异,但一般的配制过程大致相同。

  四、实验步骤

  1、取100mL蒸馏水倒入锥形瓶;

  2、称取牛肉膏0.5g,蛋白胨1g,NaCl0.5g,琼脂20g;3、用100g/LNaOH调节pH至7.2~7.4;4、盖上棉塞,121℃下灭菌15~20min。

  五、思考题

  1、固体培养基加琼脂后加热溶化时要注意哪些问题?答:(1)加热器功率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太高,容易沸腾和把培养基烧

  焦;太低,培养基容易凝固。

  (2)受热要均匀,可以垫上石棉网,要用玻璃棒不停缓慢搅拌。

  (3)加热完毕后,要在合适的温度(60℃左右)倒平板,防止凝固。2、培养基中加琼脂的作用是什么?答:琼脂的作用就是让培养基凝固。3、如何检查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

  答:将灭菌后的培养基按灭菌锅内不同位置,每处抽取数管标号,置25至30

  摄氏度培养一周左右进行检查,若培养基无什么变化说明灭菌效果较好

  实验三、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细菌的涂片及染色在微生物学实验中的重要性。

  (2)学会细菌染色的基本操作技术,从而掌握微生物的一般染色法和革兰氏染色法。

  二、染色原理

  微生物细胞由蛋白质、核酸等两性电解质及其他化合物组成。所以,微生物表现出两性电解质的性质。两性电解质兼有碱性基和酸性基,在酸性溶液中解离出碱性基,呈碱性带正电;在碱性溶液中解离出酸性基,呈酸性带负电。经测定,细菌等电点(pI)在2~5之间时,大多以两性离子存在,当细菌在中性、碱性或偏酸性溶液中时,细菌带负电荷,所以容易与带正电荷的碱性染料结合,故用碱性染料染色的为多。

  微生物体内各结构与染料结合力不同,故可用各染料分别染微生物的各结构以便观察。

  三、实验器皿、试剂、材料

  (1)器皿:显微镜、接种环、载玻片、酒精灯。

  (2)试剂:草酸铵结晶紫染液、革兰氏碘液、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质量浓度为5g/L的沙黄染色液等。

  (3)材料:枯草杆菌、大肠杆菌。

  四、实验步骤

  (1)涂片:载玻片滴一滴蒸馏水蘸菌染匀(2)初染:用草酸铵结晶紫染液染色1~2min后水洗(3)媒染:用革兰氏碘液染色1~2min后水洗

  (4)脱色:滴加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约45s后水洗(5)复染:滴加番红染色2~3min后水洗并干燥(6)镜检:用显微镜观察菌体形态

  五、思考题

  (1)要得到正确的革兰氏染色结果必须注意哪些操作?关键在哪几步?为什么?

  答:应注意干燥时不要用火烧太久。关键在于涂片,涂片的时候要注意涂均匀,并且两个菌的量也要差不多,否则太厚的地方脱色就不均匀了。

原创文章,作者:fanw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nwen.hongwu.com/74917.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1月27日 下午3:25
下一篇 2022年11月27日 下午3:27

相关推荐

  • 毛用活性染料染色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自行选取染料及设计工艺,掌握活性染料对棉的染色过程,巩固所学的活性染料对棉纤维染色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会自己设计工艺处方和工艺条件,并进行染色试验。   …

    实验报告 2023年1月4日
  • “自主、合作、探究”有效学习方式研究的实验汇报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学习与探究创新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以往教学中,我更多的关注的是学习结果,对学…

    实验报告 2022年11月10日
  • 化学实验报告格式

      例一  定量分析实验报告格式   (以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为例)   实验题目: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学习naoh标准溶…

    实验报告 2022年10月11日
  • 大承气汤对小鼠肠蠕动实验报告范文

      【实验目的】   复习并掌握药物剂量的计算和表示方法、小鼠的捉持和给药方   法以及处死方法;掌握常用的中药剂量表示方法;熟悉基本的尸检方法和消化道器官的辨认;掌握肠推进动力实…

    实验报告 2022年12月26日
  • 混沌通信实验报告范文

    篇一:混沌通信实验仪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一: 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实验   1.实验目的:测绘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   2.实验装置:混沌通信实验仪。   3.实验对象:非线…

    实验报告 2022年10月20日
  • 筛分粒径分布实验报告范文

      篇一:筛分分析-实验指导书   粒度分布通常是指某一粒径或某一粒径范围的颗粒在整个粉体中占多大的比例。它可用粒度分布表格、粒度分布图和函数形式表示颗粒群粒径的分布状态。颗粒的粒…

    实验报告 2022年11月4日
  • 化学实验报告样本

      (以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为例)   实验题目: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学习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有关仪器的使用;   学习碱式滴定管的…

    实验报告 2022年8月25日
  • 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的参考范文

    篇一   一、实验题目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二、实验目的   1.熟悉Windows XP的文件系统。   2.掌握资源管理器的使用方法。   3.熟练掌握在Windows…

    实验报告 2022年11月3日
  • 小学语文四结合教改实验报告

      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就是以计算机为手段,运用先进教育思想和认知学习理论探索基础教育改革途径,将小学的语文教学和计算机教学以及汉字输入编码学习融为一体,做到“识字、查…

    实验报告 2022年9月30日
  •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范例

      摘要:热敏电阻是阻值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的一种半导体电阻,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和用途,在自动控制、无线电子技术、遥控技术及测温技术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本实验通过用电桥法来研究热敏…

    实验报告 2022年7月31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