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际基本礼仪

中国交际基本礼仪

  交际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通常指二人及二人以上通过语言、行为等表达方式进行交流意见、情感、信息的过程。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交际基本礼仪,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哦!

中国交际基本礼仪

  1. 别人给倒水时,不要干看着,要用手扶扶,以示礼貌。

  2. 别人对你说话,你起码要能接话,不能人家说了上句,你没了下句,或者一味的说着啊啊啊,是是是。

  3. 有人盯着你看的时候不要直视对方,假装没注意到。

  4. 心情不好,再好的护肤品和化妆品也补救不了皮肤。

  5. 睡眠不好,会使人说话语无伦次,反应迟钝,黑眼圈突出。

  6. 别人释放“有毒气体”的时候不能嫌恶地躲开或者拿手扇,装作若无其事。

  7. 被领导训斥的时候,不要低头,要直视领导,面带微笑,表示接受批评,领导的火就会慢慢消退,否则,领导会火上加油。

  8. 女人一辈子不能手心朝上向男人要钱花。。

  9. 吃完饭退席时说:“我吃完了,你们慢吃。”

  10.给人递水递饭一定是双手。

  11.坐椅子不要翘起来。

  12.吃饭要端碗,不要在盘子里挑拣。

  13. 最后一个进门要记得随手关门 。

  14.送人走要说:“慢走。”

  15.洗了手不要随意甩手,水会甩到人家身上很不礼貌 。

  16.递刀具给别人要记得递刀柄那一端。

  17.不揭别人的短处 。

  18.听别人说话的时候,眼神不要游移。这样显得很没礼貌。

  19.帮别人倒茶倒水之后,壶嘴不要对着别人。

  20.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21.遇到那种往里往外都能开的门,拉而不是推 。

  22.说道就一定要做到,做不到的就不要承诺。

  23.不要贪小便宜不要贪财,钱再多也有花完的时候 。

  24.屋里有人的时候,出门要轻手关门 。

  25.这个世界不相信眼泪….。

  26.与其花空心思留住男人,不如让男人花空心思留住自己 。

  27.人穷志不短 。

  28.盛饭或端茶给别人时,如果中间隔了人,不要从别人面前经过递,而要从别人后面绕过递。

  29.自己有本事才是真的本事。

  30.学会温柔学会聆听 。

  31.去别人家里,不要坐在人家的床上 。

  32.在酒桌上与别人碰杯,自己的杯子一定要低于对方的,特别是对方是长辈或领导 。

  33.晴带雨伞,饱带干粮—未雨绸缪总是好的。

  34. 如果问别人话,别人不回答你,不要死着脸皮不停的问。

  35. 吃饭的时候尽量不要发出声音 。

  36. 捡东西或者穿鞋时候要蹲下去,不要弯腰撅屁股 。

  37. 别人批评你的时候,即使他是错的,也不要先辨驳,等大家都平静下来再解释 。

  38.做事情要适可而止,无论是狂吃喜欢的食物还是闹脾气 。

  39.到朋友家吃完饭,要主动帮忙洗碗清理桌子—–主人做饭已经很辛苦了,不能事后还让主人清理。

  40.生活中会遇见各式各样的人,你不可能与每个人都合拍,但是有一点是四海皆准的: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如何对待你 。

中国古代的交往礼仪

  跪拜礼

  在一些反映古代历史的戏剧和电影中,我们经常看到古代人民行跪拜礼。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生活礼节呢?这要从古代人们的物质条件和生活习惯谈起。

  我国在汉以前,还没有正式的凳椅。人们在进食、议事、看书时,只是在地上铺一条用芦苇、竹篾等编成的铺垫用具,即席子,人就坐在席子上,故称“席地而坐”。如果请客人坐正席,则多垫一重席子,表示恭敬。就连朝廷的最高统治者也是“席地而坐”,不过,所坐的东西比普通老百姓好一些,如周代每次举行大朝觐时,五者所坐的席位,设有绣着黑白斧形的屏风,屏风前面南向铺设着莞草编成的席子,上面再加上五彩蒲席和桃枝竹席,左右摆设玉儿,给王者凭依。

  因此,古代所谓“坐”的姿势,和我们现代人的“坐”完全不一样。坐时要两膝着地,然后将臀部坐于后脚跟之上,脚掌向后向外。古人的“坐”,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的跪。在接待宾客中,每当“坐”着向客人致谢时,为了表示尊敬,往往伸直上半身,也就是“引身而起”,使坐变成了跪,然后俯身向下,就这样,逐渐形成了日常生活中的跪拜礼。

  古人认为,不跪不叫拜。拜,在古代就是行敬礼的意思。按照周代礼仪的规定,当时对跪拜的动作和对象,作了严格的规范,共分稽首、顿首、空首,称为“正拜”。行稽首礼时,拜者必须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支撑在地上,然后,缓缓叩首到地,稽留多时,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重的礼节。一般用于臣子拜见君王和祭祀先祖的礼仪。(后来,用于僧人举一手向人们行礼,也称“稽首”。“)

  行顿首礼时,其他和稽首相同,不同者拜时必须急叩头,其额触地而拜。一般用于下对上的敬礼。(“顿首”两首,后来也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也有首尾都用的,表示对人家恭敬。)

  行空首礼时,双膝着地,两手拱合,俯头到手,与心平而不到地,故称“空首”,又叫“拜手”。这是“九拜”中男子跪拜礼的一种。

  其他如振动,不仅要跪拜、顿首,拜后还要“踊”,即跳踊,一般都在丧事时,拜者往往捶胸、顿足,跳跃而哭,表示极度悲哀,凶拜,即行礼时,先顿首,后空首;吉拜,则在行礼时,先空首,后顿首;奇拜,奇为单数,即一拜;褒拜,即再拜、三拜。古代以再拜为重。

  肃拜,是古代女子跪拜礼的一种。拜时跪双膝后,两手先到地,再拱手,同时低下头去,到手为止,故又称“手拜”。肃,手到地的意思。所以后来在书信来往中,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往往上“谨肃”。妇女行礼也称“端肃”,即源于此。

  到了汉代以后。才渐渐有高座,凳椅先后问世,人们不再“席地而坐”,因而使原来生活中的“跪坐”起了很大变化。但跪拜礼仍然存在,却变成了等级差别的标志,主要广泛运用于官场之中。如臣子拜皇帝,小官拜大官,奴才拜主子等。有时都要行三叩九拜之礼。在民间,如祭祀、祝寿等风俗中,仍世代相传。后来,又增加了打千(行礼时左膝前屈,右腿后弯,上体稍向前俯,右手下垂)、作揖(两手合抱,拱手为礼)、鞠躬(弯身行礼)等礼节,直到辛亥革命胜利,随着几千年封建君主制度的覆灭,才结束了这种跪拜礼 ,今在拜神、拜祖时仍有残留。

原创文章,作者:fanw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nwen.hongwu.com/58895.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0月15日 下午8:30
下一篇 2022年10月15日 下午8:42

相关推荐

  • 结婚送亲有什么风俗

      在我国,从接亲的车,到走路,送亲人的选择,伴娘人选,送嫁人等的筛选,都有很多讲究的,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去送亲。那么结婚送亲有什么风俗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   结婚送亲有什么风…

    礼仪知识 2022年7月11日
  • 中学生发型礼仪

      发型对一个人的整体形象起着重要作用。那么中学生要注意什么发行的礼仪呢?下面是第一范文网为大家准备的中学生发型礼仪,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中学生发型礼仪   不烫发,不染发,男…

    礼仪知识 2022年7月18日
  • 公司员工上班礼仪规范

      先下一些公司都会为自己公司的员工定一些礼仪规范,来规范好自己的员工,那么要注意什么呢?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司员工上班礼仪规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哦! 公司员工上班礼…

    礼仪知识 2022年10月21日
  • 领导干部如何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

      领导干部的法律素养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起着关键的作用。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领导干部如何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文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领导干部如何提高自己的…

    礼仪知识 2022年7月27日
  • 各国相见礼仪

    各国相见礼仪   为了他人留下更好的印象,这是我们必须学习如何迎接我们以正确的方式满足。世界上有许多不同的问候方式。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各国相见礼仪,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哦…

    礼仪知识 2022年11月5日
  • 领导干部如何培养语言素养

      语言素养的有效运用直接关系到领导干部思想理念的传递。培养良好的语言素养很重要。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领导干部如何培养语言素养文章内容。 领导干部如何培养语言素…

    礼仪知识 2022年9月18日
  • 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要注意小细节

      一个人有良好的教养,会让人感觉如沐春风。怎么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呢?有哪些细节是需要注意的?下面第一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为您的修身养性添砖加瓦。 怎样做一个有…

    礼仪知识 2022年9月8日
  • 新时期小学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有哪些呢?新时期的小学教师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应具备的职业素养有哪些?下面跟着第一范文网小编一起拉看看吧! 新时期小学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专业知…

    礼仪知识 2022年7月7日
  • 礼貌是一个人的教养

      作为新世纪的我们,必须要有礼貌,这是每个人都需要具备的教养。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的礼貌是一个人的教养,希望对你有帮助。   礼貌是一个人的教养之规矩   最近在人民日报…

    礼仪知识 2022年7月22日
  • 领导干部需具备的基本素质有哪些

      领导干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栋梁,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为此,领导干部必须具备以下几种基本素质。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给大家搜…

    礼仪知识 2022年10月14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