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发展马铃薯产业典型经验材料

  我们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小兴安岭西南麓,松嫩平原北缘,下辖5镇11乡,148个村,耕地面积318万亩。我县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是马铃薯最佳生产区,特别是随着近年企业实力不断增强,薯产业链条逐步延伸,种植技术标准快速提升,薯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薯产业逐步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近年保持在50万亩以上,平均亩产实现1.5吨,薯产业企业年创利税500万元。我县在推动薯产业发展中,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依托优势育基地 我县农民素有种植马铃薯的习惯,随着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薯产业的发展优势逐渐显现出来,面对企业扩大生产的需要和市场的需求,我们把培育马铃薯生产基地作为加速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一是靠组织引导。县内不断加大对薯产业发展的领导力度,组建了薯产业化发展办公室,成立了马铃薯专业协会,配齐专门人员抓薯产业链条,制定了薯产业发展规划,层层分解马铃薯基地建设任务,运用政策和行政的手段积极引导农民发展马铃薯生产,花大气力建设马铃薯生产基地。二是靠效益吸引。我们通过媒体大力宣传发展薯产业的优势所在和致富典型,动员广大干部深入农户中,给农户算效益账,引导农民认识种植马铃薯效益,改变农民传统种植思维定势。通过市场效益的拉动,近年来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连年递增,中心镇自由村就是受效益吸引的典型,目前全村马铃薯种植面积占全村种植业面积的50%。三是靠发展订单。我们把发展订单种植马铃薯作为解决农民销售后顾之忧的根本措施。年初确定定单的最低保护价格,秋后收购做到随行就市,最大限度保护农民生产利益,现在全县订单种植面积达30万亩以上。四是靠提供服务。我们积极理顺企业与农民的利益关系,并为其牵线搭桥,协调搞好政策、物资、资金等方面服务。今年我县三信公司就为农民无偿提供优质马铃薯种子,在农户中树立了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有效激发了农民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目前,全县已建立马铃薯生产基地乡5个,基地村40个,年种植面积突破50万亩,生产基地的不断育强,为保证企业生产原料供应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整合实力壮龙头 龙头企业是实现产业牵动力的核心,我们始终把改造、引资、扶持企业发展作为加快薯经济发展关键环节来抓,着力整合薯产业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强力打造薯经济的“航空母舰”。一是调整改造老企业。我县淀粉厂(现改制为冰山淀粉公司)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以生产“超过英国赶荷兰”的冰山牌马铃薯淀粉面闻名全国,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生产一度陷入困境。经过1999年投资技术改造和XX年莫斯科太阳公司购买后,企业年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年产精制马铃薯淀粉4000吨,实现利润达100万元,该公司成为我县薯类加工企业的重要力量。二是引资建设新企业。我县通过实施全民招商战略,着力引进国内外薯产业龙头企业,以招商引资的办法,不断提升和壮大薯产业。先后引进并建设了齐齐哈尔三信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金龙淀粉厂、奈伦淀粉工业公司等7家薯制品企业。特别是引进的内蒙古奈伦淀粉有限公司是投资达2亿元,年加工马铃薯能力达33万吨的大项目,~年正式开工建设,今年秋季将全面投产。该项目引进了代表世界领先水平全自动、全旋流瑞典拉森公司马铃薯设备,主要生产马铃薯淀粉、变性淀粉、高吸水膳食纤维、脱素蛋白等。奈~司从开工伊始,就与基地紧密对接,今年春季分别与北部乡镇签订20万亩的马铃薯订单,奈~司的引进全面壮大了我县薯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三是加快企业技改步伐。我们积极为企业向上争取技改政策扶持,提高企业生产能力。金龙淀粉厂在政策扶持下,引进了国际领先的生产工艺和日本铃木系列生产线。技改后,该厂以农村小粉坊加工的粗淀粉为生产原料,进行深加工,带动了全县大部分小粉坊的加工生产,有效地解决农民的卖薯难问题,仅~年就为农民节省运输成本170万元,有力地全县薯产业的良性运行。目前,全县各类薯类加工企业及小粉坊已发展到200多家,年加工能力达60万吨以上,薯产业的企业牵动力全面增强。 三、依靠科技增效益 为了解决马铃薯种植模式单一、科技含量低的问题,我们把扩大单产、提高质量、增加收益的支撑放在依靠科技进步上。一是大力实施技术培训工程。以县农业推广中龙头、以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为纽带、以村家业技术员为基础的三级科技服务体系,为全县马铃薯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提供了有力保证。近两年,我县连续聘请东北农大博士生导师、中国马铃薯专业委员会会员陈伊里教授,到我县作马铃薯种植技术培训讲座,为乡村干部、种植大户、农业技术员答疑解惑。我们还充分利用“科普之冬”活动,开办马铃薯栽植技术培训100余期,达3万人次。二是全面实施标准化栽培技术。随着种植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县农业科技人员又成功试验、示范了大垄栽培模式,集成大垄马铃薯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下发了《马铃薯标准化栽培技术方案》资料3万余份,开办了专题电视讲座。《方案》从选种、选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各环节都确定明确的标准,并且文字力求通俗简约,便于农户掌握和操作。通过《方案》的实施,全县优质高效载培技术推广应用面积达10万亩以上,平均亩产接近2.5吨。三是积极辟建标准化栽培基地。上游乡兴旺村的王振有,是县内有名马铃薯种植大户和联系企业与农户的经纪人,为了解决马铃薯引种靠外购和标准化栽培技术的推广问题,~年王振有筹资辟建了5500亩优质马铃薯标准经栽培基地,基地的辟建有效解决了技术推广应用和种子靠外购的问题。他开发种植的克851品种,具有高产、抗旱、耐储等特性,这一品种非常适合我县部分乡镇种植,将解决我县农户分散引种的乱而杂问题。 四、创优品牌拓市场 我们不断整合和创优品牌,牢牢把握薯制品市场销售这一产业链条的终端,依靠品牌来拓宽市场占有份额。我县马铃薯及其制品品种齐全,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冰山淀粉有限公司生产的“冰山”牌淀粉、金龙淀粉厂的“云晶”牌粉丝、粉皮,三信食品有限生产的高吸水性膳食纤维及脱素蛋白,这些品牌产品都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覆盖率和竞争力。我们不断加大品牌产品的对外影响力,通过举办新闻发布会,参加绿博会、哈洽会等形式,大力宣传我县的薯产品,通过各种媒介提高我县薯

  产品知名度。目前,我们正在积极组建马铃薯企业协会,并着力整合品牌,力争形成“以大带小,以强带弱”的品牌带动效应,并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尽快生产出绿色、优质的各类薯产品,打造新的品牌,有效发挥品牌优势,从而带动产业发展实现新的突破。 总之,我县在薯产业发展上已经迈出可喜的一步,但在产业链条的各个衔接环节上,还存在一定的断点和脱节问题,这也是我们所需要努力的方向。今后,我们将积极借鉴兄弟省市县的薯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继续培植基地,壮大龙头,推广科技,做靓品牌,不断使我县薯经济做大做强,推动薯产业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

原创文章,作者:fanw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nwen.hongwu.com/5572.html

(0)
上一篇 2022年7月14日 上午10:42
下一篇 2022年7月14日 上午10:44

相关推荐

  • 践行真理,提高素质——谈基层消防部队政治教育

      践行真理,提高素质 ——谈基层消防部队政治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各种物质更加丰富多彩,这种状况也给身处闹市的基层消防部队官兵带来了极大的引诱性,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队…

    经验交流材料 2022年8月25日
  • 创新劳务输出新机制 探索劳力转移新路子

      我镇目前仍是一个农业镇,现有16个村委会,122个自然村,133个村民小组。有耕地面积4.2万亩,全镇人口4.3万人。现有农村劳动力2.1万人,富余劳动力1.6万人,大量农村富…

    经验交流材料 2022年10月31日
  • 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 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学风

      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 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学风 切实提高领导班子执政能力 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x区委把理论学习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学习中心组理论学习活动形…

    经验交流材料 2022年8月3日
  • 2015年市纪检监察工作总结

      ~年市纪检监察工作总结     今天,xx市纪委王书记来我市检查指导工作,对我市纪检监察工作是一个有力推动,在此,我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

    经验交流材料 2022年11月5日
  • 社会实践报告例文

      社会实践报告例文“社会实践报告”应该有以下几部分:   标题:可以是公文式标题,即《关于……的实践报告》;也可以是观点式标题…

    经验交流材料 2022年10月17日
  • 谈谈上行文的审核把关

      谈谈上行文的审核把关 闫训立 (山东黄河河务局) [文摘]  本文分析了加强上行文审核把关的必要性,对文秘部门在上行文审核把关中应把握的重点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做好审…

    经验交流材料 2022年11月26日
  • 高考如何调整心态

      考前心态调整和高考两天的操作高三复习,调整心态,生活节律,考试操作。   随着教育改革的迅速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部分中学生在考试心态,考试技巧,身体素质和实际操作运用能力…

    经验交流材料 2022年10月1日
  • 小学英语教学交流材料

      上午好!   我来自xx小学,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村教师,今天能有机会与大家汇报交流工作感受,我感到非常荣幸。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校全体师生向一直以来支持和关注农村小学教育事业的各级…

    经验交流材料 2022年7月26日
  • 坚持依法行政 提供优质服务

      坚持依法行政 提供优质服务      广东省高州市打造人口计生“阳光工程”   近年来,广东省高州市在人口计生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以推行政务公开为…

    经验交流材料 2022年8月12日
  • 民族团结先进事迹汇报材料

      四十多年来,广大干部群众与各族人民建立了浓厚的民族情谊,各民族和睦相处,亲如一家,共同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民族x结之歌,兵地双方把民族x结作为稳定边防,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

    经验交流材料 2022年8月16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