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村基层组织建设典型经验材料

  近年来,xx乡xx村“两委”多次召开专题讨论研究发展该村关于壮大集体经济工作,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自XX年开始,尤其是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在里龙乡党委的重视下,该村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列入议事日程,通过制定一些具体的、操作性强的措施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完善基层保障,增强组织的自我发展能力。

  一、集体经济薄弱,为民办事能力受制约

  以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该村党组织出现了畏难情绪,没有探索出有效的发展路子,部分村干部、农牧民群众对要不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存在模糊认识,有人认为搞市场经济就是谁有本事谁致富,只要经济发展了,农民富裕了,有无集体经济无关紧要,根本无建设村集体经济的念头,导致了村级组织服务群众功能弱化,“无钱办事”的情况凸现,村上办一些娱乐文化活动也难以落实,群众意见逐渐增多。

  二、集体经济发展,农牧民增收出成效

  自从XX年进行村级领导班子小调整、大充实之后,该村七大组织健全了,领导班子力量增强了,为民办事能力提高了,为民着想的意识强化了。但是由于该村集体经济薄弱,为群众办事的能力受到了制约,村两委班子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通过研究,村两委班子决定把增加集体经济实力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利用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借助县委重视、厦门援资的大好机遇,发展该村集体经济,他们通过大胆创新、尝试,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本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子,即:

  1、发展养殖业。xx村支部村、村委会于~年6月贷款3万元、村出资1万元、向县里争取1万元,首批引进贡布绵羊240头,建起了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的里龙乡第一个村级经济实体——养羊基地。目前存栏420多头, ~年产生效益达44000元。同时为使养殖、种植同步并进,产出高效益,已先行种植草场40多亩用于羊的饲料。并计划~年将羊群增加到600头,草场相应种植达350多亩。

  2、种植林果业。该村两委利用积极响应退耕还林政策,大力种植核桃等林果业。现已种植核桃200多亩,成活率达70%以上。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该村党组织的带动下,全村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迈出了新步伐,继续加大交通运输业和劳务输出业的发展,据统计~年全村运输业收入达30多万元,劳务输出收入10万余元。

  三、集体经济壮大,自我发展能力增强

  自从该村有一定集体经济积累后,村两委班子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将有限的资金用于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一是修建村公房。为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提供场地保证,村两委班子通过积极向县有关部门争取资金、贷款、养羊收入中抽出2万元资金修建了一幢面积约440多平方米、投资达18万元的2层楼公房。二是帮扶贫困户。从养羊收入中抽出4000多元资金为该村2户贫困户购买家俱、化肥等,切实解决他们的生产生活困难。三是解决劳动力。为了使群众感到创办村级集体经济的好处,让他们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村两委班子把该村1户贫困户共3人安排到该养殖场内看羊场,每年由村里负责他们的吃、穿,还给他们XX元的报酬。此举即解决了贫困户的温饱,还解决了剩余劳动力问题。四是结成帮扶对子。该村党组织除了每年利用村集体经费为群众办1—2件实事,村委班子、党员还与该村3户贫困户、3户五保户、1户贫困党员结成帮扶对子7对,为贫困户、五保户提供物资、劳力等力所能及的生产、生活帮扶。如帮助种植、捡拾柴禾、向有关部门争取资金修建住房等等。

  从“无钱办事”变为“有一定经济实力办事”,该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不断增强,巩固了党在农村执政的基础,村党组织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信心更足了。~年人均纯收入达4200元,人均纯收入比~年增长14.2%。

  四、壮大集体经济后的思考

  里龙乡xx村壮大集体经济,是真正促进农牧民增收,进一步增强基层组织自我发展能力有效途经。所以农村发展,呼唤壮大集体经济。壮大集体经济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以此调动农牧民的积极性,改善农牧民生活,实现农牧民安居乐业,促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有利于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增加农村集体经济积累;有利于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巩固党在农村执政的群众基础;有利于解决农牧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牧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的有效办法。

  我们认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增强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和确保党组织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长期发挥党的先进性作用的有效作法,它必将作为先进性建设建立长效机制的经验不断推广。为此在村一级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村制宜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行两种发展模式:一是“支部+协会+农户”模式。该模式主要是在村支部的组织下,积极兼纳致富能手、党团员进入协会,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培育、壮大集体经济,带动周边农牧民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发展与市场意识,促进农牧民增收;二是“支部﹢公司﹢农户”模式。此模式主要是以村支部为核心,党团员积极参与投资建设,培育农村经济实体,增强自我造血能力,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和贫困户的扶持问题,实现农牧民共同富裕,达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要求。

原创文章,作者:fanw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nwen.hongwu.com/27400.html

(0)
上一篇 2022年8月15日 下午1:04
下一篇 2022年8月15日 下午1:06

相关推荐

  • 面试一般应对技巧:面试中从容答辩

      参加公务员面试也是一种谋职途径,在这一竞争中,谋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懂谋略,不得要领,纵然心机费尽也只是枉然,相反,动动脑筋,运用谋略,有的放矢,投其所好,则会事半功倍。因…

    经验交流材料 2022年7月31日
  • 乡镇贯彻执行《预算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乡镇财政是我国最基层的一级财政,担负着为国家筹集和监督管理乡镇财政资金的重要任务,乡镇一级贯彻执行《预算法》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目前乡镇财政的现状,笔者认为乡镇一级贯彻执行《预…

    经验交流材料 2022年7月30日
  • 司法考试过关心得

      我第一次参加司考,考了425分。把自己的经验写出来,希望能对需要的人有所帮助。   首先,战线不要拉得太长,最好有一段集中复习时间,否则容易弄得自己身心俱疲,对学习感到厌倦。我…

    经验交流材料 2022年8月30日
  • 坚持服务居民 推进社区党建

      我们街道共有4个社区,占地面积1.65平方公里,有居民1.2万户,常住人口3万,暂住人口5千。当前,社区普遍存在下岗失业多、老年人口多、困难居民多和管理党员多的状况。如何针对几…

    经验交流材料 2022年9月11日
  • 苍县大河乡促进农民增收的做法及启示

      农民增收是农村工作永恒的主题。旺苍县大河乡地处该县北部山区,面对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都不完善的现状,该乡立足乡情,因地制宜,扬山区之长,避山区之短,围绕产业,瞄准市场,多方联动…

    经验交流材料 2022年7月15日
  • 苏州市民族工作进社区的实践与探索

      苏州是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全市有少数民族成份47个,人数1.6万余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4‰。 虽然少数民族人口数不是很多,但民族成分却不少,随着苏州经济的突飞发展和改革开放度…

    经验交流材料 2022年7月11日
  •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典型经验材料

      近年来,我镇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应急办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县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和构架和谐社…

    经验交流材料 2022年10月17日
  • 调整思路、创新机制,努力开创信访工作新局面

      近年来,我县坚持改革创新,真抓实干,积极探索新时期信访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把准信访工作切入点,从调整思路、创新机制入手,增添信访工作活力,努力提高信访工作的实效和水平,开创了全局…

    经验交流材料 2022年8月3日
  • 乡开发农家乐旅游经验交流

      为了贯彻落实好地委针对农村工作的实际而提出的“两个加速,一个突破”这一工作重点,乡依托地缘优势,大力开发以“农家乐”为载体的“乡村旅游”,发挥当地旅游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

    经验交流材料 2022年12月25日
  • 民族团结先进事迹汇报材料

      四十多年来,广大干部群众与各族人民建立了浓厚的民族情谊,各民族和睦相处,亲如一家,共同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民族x结之歌,兵地双方把民族x结作为稳定边防,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

    经验交流材料 2022年8月16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