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党内政治生活模式范文集合(五)

  【导语】: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执政的根基,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创新党内政治生活模式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创新党内政治生活模式范文】一

  【案例背景】

  我们党的基础在基层、根基在群众。群众路线是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强调指出,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和教育引领群众结合起来。因此,教育引领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是基层党组织的核心政治功能,是贯彻落实“从严治党、大抓基层”要求的务实举措,还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题中应有之义。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县坚持以农村为重点,探索推广在服务中教育引领群众的“四四”工作机制,以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属性,提升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提出这一课题,一是切合强化农村党建的新要求。党的xx大以来,多次就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从巩固党执政基础的高度出发,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20xx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在全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引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强化政治引领功能,重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落地生根。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赵乐际同志也多次强调,要推动党组织在强化政治引领功能、提升服务能力、教育引导群众上持续用力,解决党组织建设与基层治理法治化不适应的问题。这些都为推进教育引领群众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二是符合强化群众工作的新变化。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群众利益诉求日益多元、民主意识逐步增强、各种期盼不断提升,部分群众的政治素质、法治意识和参政能力不强,有时对党的政策和主张不理解,甚至抵触和反对。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神经末梢”,必须针对群众的思想实际,加强教育引领,析事明理,解疑释惑,把广大群众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觉悟,了解党的方针政策,正确对待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充分理解和相信党委政府努力为人民谋求福祉的决心,理性合法地表达访求,以主人翁的姿态为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贡献智慧和力量。三是适合强化自身建设的新挑战。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受一些外部因素的负面干扰与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出现政治功能弱化、服务方式单一的问题,少数党员干部不愿深入基层“问计问政”,不能深入群众“问寒问暖”,不会深入一线“问需问缺”,影响了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制约了党组织的功能发挥。这些迫切需要基层党组织强化自身建设,主动适应社会转型时期的新挑战新要求,切实加强对群众的政治引领、政策宣传和思想疏导,使党的思想理念、政策主张真正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意识和行动追求,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服务群众的主阵地、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主干线、凝聚党心民心的主渠道。

  【具体做法】

  如东县委在深入研究新时期群众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形势新要求的基础上,探索推广教育引领群众“四四”工作机制,初步形成了在服务中教育引领群众、在教育引领中更好服务群众的生动局面。具体做法是:

  一、打造四大平台,突出思想引导。一是举办“理论课堂”。完善三级教育体系,建设“扶海学堂、周末讲坛、一线课堂、先锋讲堂”等理论教育平台,发挥县理论讲师团成员、镇区党校教员、“百姓名嘴”等骨干作用,常态化开展“送理论下基层”活动,通过“田间党课”、“船头党课”等小型、灵活的方式,普及党的创新理论,全年各镇区理论宣讲活动达到150多场次以上。二是组办“草根讲堂”。注重从普通群众中的创业标兵、致富典型、道德模范中挖掘典型事迹,形成宣讲材料,注重从村居干部、种植大户、大学生村官等基层群众中培育“草根讲师”,组建“百姓宣讲团”,积极开展“百姓故事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活动,让普通人讲身边的故事,将深奥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等内容故事化,以深入浅出地方式弘扬重礼崇德的良好社会风尚。三是创办“文化礼堂”。实施“文化惠民百村行”活动,利用“流动放映队”、“普法大棚车”、“黄海新剧团”等县级群众文化活动载体,正常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重视群众业余文艺队伍建设,镇区组建演出小分队50多支,自行编排各类节目400多个,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演出形式,推动“乡音”传“党音”,培养群众健康向上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情趣。四是开办“空中学堂”。利用如东政府网、“无线如东”客户端等信息化平台,每天准时推送党务政务信息等,培育群众爱党爱国、崇德向善的价值认同。镇区通过远程教育网等方式,开设“网络课堂、远教课堂”,传递新风尚,播撒正能量。村居充分发挥有线广播“小喇叭、大课堂”作用,通过自办节目教育引领群众自觉传承家庭美德,遵守社会公德。

  二、倡树四类典型,强化行为示范。一是坚持以身边群众的先进事迹鼓舞人。发动群众广泛参与“最美如东人、寻找身边感动”等评比活动,努力发现“凡人善举”、举荐“平民英雄”、褒扬“最美人物”,弘扬“厚德笃行、扶海越江”新时期如东精神。组织“五好家庭、最美婆媳、孝老标兵、诚信模范”等评选活动,培树8类群众身边的平民典型,用身边典型的鲜活事迹引导群众知荣辱、讲奉献、树正气。二是坚持以普通党员的模范作用引领人。建立农村党员承诺、评议制度,推进党员立足本职、履职尽责。严格“统一活动日”制度,组织集中学习,引导党员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实施“党员先锋工程”,引导党员带头讲科学、破旧俗、守纪律、顾大局,进而团结带领基层群众共同弘扬新风、倡扬正气。三是坚持以基层干部的表率行为带动人。注重从源头上选优配强村干部,常态化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工作,开展“十佳村党组织书记、如东县最美村官”评选表彰活动,编印事迹材料,实施立体宣传,倡树一批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典型,用基层干部扎根基层、默默无闻、敬业奉献的高尚品格教育感化群众,形成行动自觉。四是坚持以志愿者的真情服务凝聚人。以入党积极分子、大学生村官、青年团员等为主体组建村居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常态化服务活动。全面推进400平米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和“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建设,强化服务保障。开展党员志愿服务“进村居、进户头”活动,每名志愿者都认领服务项目,每个群众诉求都有志愿者认领,形成“志愿者真情服务、群众广泛参与”的生动格局。

  三、抓实四个重点、融合党意民心。一是倾听民意,注重社情疏导。开通民情信箱、民生微信,畅通民情表达渠道。建立“定人负责、定点巡访、定期研判”民情征集疏导机制,定期汇总社情民意,分析研判形势,反馈办理情况。推进矛盾纠纷排查预警管理,扎实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和矛盾调处工作,形成“收集—汇总—办理—反馈”衔接紧密的民情疏导机制,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二是广纳民智,强化民主协商。设立意见箱、发放征求意见卡、召开座谈会,定期征集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深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探索“基层民主论坛、干群对话会、民主开放日”等做法,扩大群众对村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定期组织党员群众旁听党组织会议、评议党组织班子,使基层党组织决策和服务更加符合群众意愿。三是善解民忧,优化诉求回应机制。编制便民服务菜单,发放党员服务卡,开通便民服务热线,实行村干部坐班制,满足基层群众个性化服务需求。建立首问负责、服务承诺、限时办结、领导包案等群众诉求办理制度,推行群众事务党员代理、包案处理等做法,组织党员干部开展“进百家门、访百家人、排百家忧、解百家难”活动,推动党员干部在帮扶中教育群众,在感化中引领群众。四是汲取民力,共建美丽村居。加大扶持力度,引导村居能手找准发展项目,带头创业致富,进而反哺乡里。举办“经济发展汇报会、亲情回归恳谈会”,多方与在外成功人士进行联络,加大政治关心和事迹宣传力度,引导其支持捐助家乡公益事业,或积极回乡创业,进而引领广大群众用义务劳动、捐资助物等方式参与村居建设。

  四、健全四项机制,优化工作保障。一是建立工作联动机制。依据部门工作性质,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宣传部、政法委、工青妇等有关部门和各镇区各司其职、齐抓共管、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将教育引领作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精心谋划,统筹安排,有序推进,务求实效。二是健全联系群众机制。以维护群众利益为核心,以了解群众、学习群众、服务群众、引导群众为主要任务,建立调查研究、驻点联系、挂职任职、来访接待、谈心谈话等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在直接联系群众的过程中锤炼党性、转变作风、提高能力、树好形象。三是完善宣传引导机制。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基层立足实际积极探索教育引领群众的新办法,总结提炼固化的长效机制并系统推广,用基层经验推动基层工作。同时充分运用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良好舆论导向,营造教育引领群众的良好工作氛围和社会环境。四是优化工作考评机制。把教育引领群众工作纳入基层党建考评范畴,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指标体系,与领导班子评价和干部奖惩任用挂钩,加大群众工作责任追究力度,切实用好考核评议结果,形成鼓励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良好导向。

  【主要成效】

  实践证明,推行教育引领群众“四四”工作机制,使基层党组织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发动群众的工作更加扎实,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因民心凝聚而充分彰显。20xx年8月31日,《中国组织人事报》整版聚焦、深度报导,引起广泛影响。其主要成效如下:一是广大群众爱党爱国意识不断增强。全县开展“送党课到基层”理论宣讲1250多场,组织“百姓宣讲团”宣讲285场次,“文艺惠民百村行”活动累计演出1500场次,利用信息平台推送党务政务信息3万多条,利用村级有线喇叭播出教育引领自办节目2630多期,真正用党的创新理论和价值体系有效地教育、武装群众,进而统一群众思想,构建价值认同,形成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二是平民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全县组建“榜样如东”事迹报告团巡讲45场,举办“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围垦精神主题报告会15场,评选8类群众身边典型550多人次,扎实推进“114”惠民服务行动,党员为群众提供服务55000人次,用凡人壮举影响带动群众、示范引领群众,进而团结带领基层群众众志成城、开拓前进。三是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明显增强。全县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率100%,党员旁听各级党组织会议2215人次,通过民主协商机制决策村级重大事项1048件,节约资金1850多万元,解决基层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3200多条,化解各类疑难矛盾纠纷241件,在科学决策中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有效推进党的主张与群众意愿有机统一,有效推进了基层治理法制化进程。四是广大党员服务群众成效不断彰显。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网格化”设置模式,恢复村民小组2058个,党员中心户8537户,排查收集社情民意近3万条,妥善处理群众反映强烈民生问题4600多件,建成村级“一站式”便民大厅256个,受理群众诉求3万余件,群众满意率达98.42%,真正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使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实现了“民得实惠、党得民心”的双赢效果。

  【启示】

  构建“四四”工作机制,做好在服务中教育引领群众工作给我们深刻启示:

  一是把握内涵要求是前提。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与发挥其服务功能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政治功能寓于服务功能之中,服务功能是政治功能的具体体现。推进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必须充分认识基层党组织的内涵要求,准确把握两者的辩证关系,将教育引领与服务群众相互融合,在服务中引导党员群众增进爱党、忧党、兴党的政治认同和行动自觉。

  二是顺应群众需求是根本。要将“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主要任务,将“接地气、聚民心、促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从基层群众最需最急最盼的难题入手,从群众诉求多样化的实际出发,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在维护群众利益、满足群众诉求、做好群众工作中践行党的宗旨,推动教育引领工作与服务党员群众同频共振、相得益彰。

  三是典型示范引领是重点。教育引领群众工作是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必须善于挖掘、总结和培育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群众公认的特色做法和先进典型,不断加大好经验好做法的宣传推介力度,切实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形成良好舆论导向,营造个个知晓、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为面广量大的基层党组织树标杆、作样板。

  四是形成工作合力是关键。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牢固树立“大党建”理念,组织引导广大基层党组织把更多的精力投入教育引领工作,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动广大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形成队伍联建、资源联享、组织联动、困难联解、整体联动、合力推进的生动局面。

  五是常态长效机制是保障。必须强化各级党组织管党主体主责主抓意识,构建责任明确、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履职机制,把教育引领群众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牢固树立“抓常、抓细、抓实”的理念,强化工作考核,使教育引领的过程充分体现党员群众的意志、利益和需求,充分契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任务和要求,推动教育引领工作常态长效。

  【创新党内政治生活模式范文】二

  一、背景分析

  南通现辖3市2县3区和4个国家级开发区,75个乡镇,26个街道,1368个行政村,521个社区。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受市场经济、物质观念冲击和影响,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弱化、服务功能不优的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制约着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概括起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思想认识上,存在着以“服务”替代“党务”的现象。少数党员干部认为,基层工作面对面与群众打交道,非常具体、非常直接,与其讲半天的大道理,不如解决几个实际问题更直接。少数党员干部不善于、不愿意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不深入、不全面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的甚至认为,“党务”是个软指标,“服务”才是硬道理,只要“服务”搞好,“党务”自然过得硬。二是在工作方法上,存在着以“给与”替代“需求”的现象。一些党员干部心里想着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听取群众意见不够,乐于“领导决策”,缺乏“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不能真正做到“问计于民”。少数党员干部乐于做“锦上添花”的实事,对“雪中送炭”的“急事”“难事”关注不够,久而久之,党组织在农民群众中的威信受到了影响。极个别村干部工作不讲方法,造成党群干群关系紧张。三是在责任主体上,存在着以“少数”替代“多数”的现象。总体上看,占党员比例很少的村干部服务教育引导群众工作是比较到位的,但面广量大的普通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的现象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一些村党组织在创新党员作用发挥载体上办法不多,对普通党员力量的整合不够,少数党员先进性凸显不够,党组织带动群团组织、党员带动群众发挥作用不够。

  通过调研,南通市切实地感到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必须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落地生根,进而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在认真调查、多次研讨、广泛征求干部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推进在服务中教育引导群众工作的思路呼之而出。

  二、实践历程

  实践中,南通市准确把握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属性与服务功能的内在联系,坚持将教育引导群众工作贯穿于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始终,通过强化政治引领、党群互动、力量整合,推动基层党组织更好地服务改革发展、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和谐稳定。

  (一)突出理论武装,在走进群众中教育群众。针对工作中存在的理论与实际脱节、与群众脱节的问题,注重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可学可比的典型、寓教于乐的方式,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一是大力弘扬核心价值。广泛开展“传递正能量、共建好家园”主题活动,依托遍布农村的5360个“正能量加油站”,将党的“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市委“两个率先”的进展情况等,制作成“微党课”“微电影”“微手册”,把核心价值观内容编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方言快板,通过举办“法治文化节”“看变化、感党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农村、家庭美德故事巡回宣讲等活动,持续推动良好社会风尚形成,培育群众爱国爱党、崇德向善的价值取向。二是深入开展政策宣讲。按照“村村到、户户听、人人知”的要求,组建大学生村官宣教团,积极开展“微型农课”“党员故事会”“网格讲堂”“树下聊天站”“田间课堂”“红色广播”等活动,大力推行“菜单式”“互动式”宣讲方式,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去表述和传递党的主张,引导他们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宣传教育活动2820多场、覆盖群众近300万人。三是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实施教育引导“十小工程”,依托小课堂、小广场、小餐厅、小电影、小抄报、小热线、小驿站、小广播、小卡片、小报廊等平台,拓宽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渠道。积极培育“村村乐”“百姓自助舞台”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发动群众走上舞台,自说自演,用乡土语言、草根情怀感染更多群众,两年来,全市共开展“村村乐”活动27000多场次,参与群众近500万人次,实现了活跃群众文化与教育引导群众的相得益彰。

  (二)突出民主参与,在发动群众中引导群众。针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的服务内容与群众需求之间的不匹配问题,组织村党组织和农村党员认真倾听群众意见,充分发扬民主,实现“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锦上添花”到“雪中送炭”,着力将好事办好,引导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一是听取群众呼声。全面构建“村党组织—二级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四位一体” “民情联系网”,配套完善 “接收—处理—反馈—评价”的民情信息循环机制,促进党员干部实时回应民情,引导群众合理表达诉求。去年以来,累计汇总民情信息近2万条,先后有3000多件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被纳入民生实事工程。二是组织群众参与。全面推行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坚持议前征求意见、议中民主商议、议后宣传解释、全程公开公示,建立完善与之配套的民意调查、信息公开、决策协商等群众利益表达机制,去年以来,全市通过“四议两公开”为群众兴办各类实事8600多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200多起,通过有序的民主参与,化解了矛盾、缓解了冲突,使党组织的意图有效转变为群众的共同意愿和自觉行动。三是接受群众监督。建立任期(年度)工作目标承诺机制,引导村党组织紧紧围绕群众最迫切、最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涉及大多数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作出目标承诺。按照“你服务谁、谁评价你”的原则,建立健全开放透明的群众评议机制,把评判权交给群众,加大群众评价的权重,把服务成效作为党员干部考核奖惩、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压茬有序组织农村基层党组织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动真碰硬对党员组织开展民主评议,其中被评定为“好”和“较好”的占98.35%。

  (三)突出党员带头,在示范群众中带动群众。针对少数村党组织凝聚人心、团结群众的能力不强,少数党员创先争优、引领致富的能力不强的问题,注重激发党员干部的主体活力,引导党员干部深入群众、融入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带头服务、带领服务,把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服务教育引导群众的生动实践中。一是引领推动发展。创新党建富民产业链,采取“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党员+农户”模式,培育了一批党员经纪人,农户依托合作社生产和销售的比例超过60%。打造党建富民共同体,全面推行“强村带弱村”、“村企联建”等发展模式,大力实施党员创业示范工程,形成2800多个党群共富联合体,实现了“三有三无”:“带头致富有党员、扶贫帮困有党员、典型示范有党员,党员身边无纠纷、党员身边无陋习、党员身边无违纪”。二是引领奉献社会。以党员干部为骨干、吸收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共同参与,按照“支部+协会+志愿者”模式,组建不同类型的社团组织,以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根据需求和在职党员特长进行分组定责,定期为村民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援助、邻里照看、健康义诊、便民维修等服务,使群众生活困难有人帮、出现问题有人管、心里疙瘩有人解。去年以来,全市推出260多个党员志愿服务项目,带动4万多名群众共同参与,帮助解决群众各类困难9000多件,呈现出党员干部走在前、人民群众心相印的生动局面。三是引领促进和谐。按照“所处位置、政治素质、协调能力、宗旨意识、工作作风”等标准,以10-15名党员为单元,通过本人申报、党员推荐、组织考察,把“思想觉悟高、工作热情高、文化水平高、群众威信高”的12600个党员选拔为党小组长、16900多个党员选拔为党员中心户,充分发挥其扎根群众、情况熟悉的优势,宣传党的政策、教育引导群众、调处社会矛盾、参与基层治理,打造了一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省委副书记石泰峰同志来南通调研时称赞:“党小组长、党员中心户做的是一件件群众关切的小事,累积起来就是党惊天动地的大事。”

  (四)突出党建惠民,在服务群众中凝聚群众。针对农村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方法不多、渠道不畅等问题,引导党员干部从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意见最大的事情改起,通过一件件小事的办理、一件件实事的落实、一件件难事的解决,累积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增进人民群众同党的感情。一是优化服务手段。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延伸拓展党建频道、党员远程教育站点、党员手机报等信息化阵地,创新“互联网+基层党建”模式,在农村建立1834个网上公共服务中心,推广大学生村官农宝网建设成果,通过信息化手段,提供技能培训、电子商务等服务,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着力提高服务便捷化、效能化水平。试点依托微信公众服务号,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进“微心愿大家帮”活动,今年以来,全市35个试点村共帮助群众实现微心愿1800多个,村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升。二是整合工作资源。在队伍建设上,每年选派100名机关干部担任经济薄弱村“联助书记”、累计选派560名机关驻村“第一书记”,实施村干部学历提升工程,建立政策宣传、综合治理等12类12206支村“一综多专”服务队伍,实现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教育引导力量全覆盖;在平台建设上,全面完成1300度个村级党组织“一站式”服务平台标准化建设,引导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前移服务端口,实现了6大类20项服务项目的“在村办理”;在载体建设上,全面推行以“及时梳理群众诉求、实时代理群众事务、即时处理群众难题”为主要内容的“三理工作法”,去年,全市党员干部梳理群众诉求36000多条、实时代理群众事务6.2万件、即时处理群众难题8600多个,“三理工作法”在全省推广。三是强化考评激励。实施乡镇党委书记“八个一管党工作法”、村党组织书记“两议两诺、双述双评”制度,结合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下发问题“整改清单”,实行限时“挂牌销号”,将“软指标”转化成“硬任务”。开展星级党组织、星级党员创评活动,命名表彰100个先进村党组织、100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100名优秀党小组长和100个优秀党员中心户,以叶剑生等为代表的村书记优秀群体先后被省级媒体集中采访宣传。出台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意见,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对德才兼备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有计划地选拔进乡镇领导班子。目前,全市村党组织书记人均年收入已达4.32万元。

  三、几点启示

  政治功能是基层党组织之魂,是基层党组织保持正确方向和阶级属性的本质体现。从南通的实践经验中,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本质在于深刻把握内涵要求。南通市坚持把理论武装作为首要任务,通过“正能量加油站”、服务教育引导“十小工程”等载体,在服务中教育引导党员群众增进爱党、忧党、兴党、护党的政治认同和行动自觉,凝聚了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强大正能量。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推进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必须充分认识基层党组织的内涵要求,准确把握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的辩证关系,跳出“就服务抓服务”的狭隘思维,将教育引导贯穿“五服务”始终。

  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首要在于顺应党员群众需求。“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是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主要任务。南通市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准确把握群众的所思所盼,找准结合点,从群众诉求多样化的实际出发,将抽象的群众具体为一个个服务对象,将群众利益具体为一件件服务个案,在具体的、现实的、最直接的维护群众利益和满足群众诉求中体现党的宗旨,真正做到接地气、聚民心、促发展,使广大群众得到实惠。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必须及时掌握和满足群众的共性化、个性化需求,努力实现服务教育引导工作与党员群众的所需所盼同频共振、相得益彰。

  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核心在于构建党群联动格局。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克服条块分割、独自为战的弊端。南通市牢固树立“大党建”理念,在党内以党委统揽,通过“联助书记”“第一书记”“党员志愿者”等,组织引导各部门各单位把职能和力量投入到服务教育引导上来,同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聚广大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形成队伍整体联动、平台共建共享、活动联合共创的生动局面。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必须积极转变党的领导方式、工作方式和活动方式,推动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服务优势,全面实现“民得实惠、党得民心”。

  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关键在于常态长效机制。南通市认真落实各级党组织书记尤其是乡镇和村两级党组织书记的管党责任,强化目标考核,形成了责任明确、运转有序、保障到位、常抓长效的履职机制,同时,注重整合资源、考核激励,使服务教育引导工作充分体现党员群众的意志、利益和需求,充分契合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形势、任务和要求。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必须把服务教育引导群众作为一个永恒的课题,牢固树立“抓常、抓细、抓长”的理念,推动服务教育引导工作常态长效。

  【创新党内政治生活模式范文】三

  一、禅城探索实践区域化党建背景

  作为佛山市的中心城区,禅城区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对基层党建和基层社会治理提出新挑战。一是区域内党组织共存但融合度不高。禅城区城乡结合、村居交错,出现机关、农村、社区和“两新”组织等党组织在一定区域内共存的现象,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和作用发挥出现重叠、交错甚至薄弱、真空等问题,党组织条块分割、资源分散、党员管理服务覆盖面不广、党员发挥作用平台欠缺等问题也不同程度存在,基层党建工作统筹推进不足。二是基层社会治理难度加大。随着社会管理重心的下移以及“小政府、大社会”治理格局的不断发展,分散的基层力量和资源难以满足社会管理需要。新形势下,外来务工人员和高层次人才不断流入,社会各类人员流动性不断增强,人与单位的终身依附关系逐渐弱化,大量不同职业身份、不同隶属关系、不同利益需求的社会群体聚居在社区,基层党组织面对的工作对象呈现复杂性和多样性。三是市区力量资源较为丰富。在市区中心,除了禅城区自身拥有的党组织外,还聚集着189个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584个“两新”组织以及176个志愿者团队等,都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资源。从行政角度来看,政府的职能是有限的,但从服务角度来看,党的作用发挥是没有边界的,这就需要基层党建工作形成区域化思路,通过实现党组织、党的工作和党员作用发挥的全面覆盖,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区域社会的能力,带动社会、企业、公民参与社会管理,最终实现政府、社会、企业、公民共同治理大格局。

  二、主要做法和特点

  (一)明确方向,围绕“堡垒型+服务型”,夯实区域化党建工作基础

  禅城区通过党群工作联席会议、区域化党建每周例会、区域化党建微信群等工作机制,统筹组织、社工、民政和工青妇、镇街等工作力量,党群互动,上下联动,共同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针对禅城实际情况,着重抓好“架构、制度、平台”三要素建设。

  1、紧扣“1+N+X”,构建核心明确、统筹力强的区域化党建组织架构。在不打破村居党组织原有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按照“1+N+X”的模式,选准配强“1”这个龙头,充分发挥其核心作用,带头统筹区域内“N”个党组织、“X”个区域外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搭建区域化党建组织架构。同时,注重将区域化党建和整治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结合起来,由工作基础好、战斗力强的党组织带动整顿和提升。

  2、规范与创新相结合,构建有效凝聚力量、共享资源的制度基础。出台区域化党建“1+5”系列文件[ “1+5”系列文件:《关于全面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20xx年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实施方案》、《区域化党建工作分阶评估方案》、《“两新”党组织属地化管理指导意见》、《机关党组织开展“双联系”活动工作方案(试行)》、《机关党组织开展“双联系”活动工作指引》。]和工作手册,确定协商议事、教育管理、沟通服务3类8项基本制度,形成制度清单,规范区域化党建运行机制。如党建联席会议制度促进党组织力量统筹和沟通常态化,双联系制度促进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力量下沉社区服务基层,两新党组织属地管理制度促进两新党员教育管理落到实地、落到实处。在制度规范基础上,鼓励根据区域实际,积极创新,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

  3、充分应用信息化手段,构建适应多元需求的区域化党建工作平台。针对区域化党建格局中,党员规模大,类型多样的特点,以祖庙培德社区、石湾丽豪社区先行试点,搭建基层各类党组织共建共享,教育、管理、沟通、服务“四位一体”的工作平台。目前,全区统一的党建信息平台已初步建立起来,并在部分村居先行试点使用。通过“互联网+党建”,实现对各类党员的动态跟踪管理和参与式教育,以及对区域内群众需求的科学分析,使党员教育管理更接地气、党员发挥作用更贴近群众,对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8小时”之外的跟踪了解更加有效。

  (二)统筹力量,对接需求,推动基层党组织在沟通党群、提升服务中增强凝聚力

  以“架构、制度、平台”要素建设为基础,区域化党建有效推动力量整合和资源共享,促进群众需求与社会服务供给有机对接。

  1、统筹整合各种力量促进多元参与。通过区域化党建,使党的各类组织在基层结成一张网,既有明确的核心,又能不断容纳新的力量,有效解决了条块分割、力量分散的问题,“单兵作战”变成了“兵团作战”。一批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两新党组织、志愿者组织成为服务基层群众的重要力量,一批在职党员、离退休老党员、流动党员以及“三官一师”成为群众工作骨干。189个市、区直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进驻基层,结合自身优势和村居实际开展服务,解决基层困难,并在参与服务中探索基层工作路径。工青妇群团组织发挥枢纽作用,联结250个社会组织、176个志愿者团队参与区域化党建。市区两级团委组织在禅城实施“青年123社区行动”,开展“农村分红青年创业就业”项目试点。区妇联在兰桂等社区试点,以妇建促党建,推动商圈党建取得明显效果。区社工委以“党建+公益”的模式,举办社区公益创客大赛,吸引社会资金140多万、公益项目30个下沉到基层。

  2、更多渠道掌握社情民意。区域化党建和一门式行政服务改革、直联工作有机结合,通过区域化党建平台,将4个渠道的数据信息:即“一门式”行政服务沉淀的群众需求数据、直联制收集的群众意见建议、村居日常工作中收集的问题、参与区域化党建的各类党员情况反映进行综合梳理,分析评估区域内群众需求特点和区域治理中的突出问题,形成“群众需求清单”,作为区域化党建推动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目前共形成8类61项“群众需求清单”[ 8类需求清单:党的建设、环境卫生、教育文化、困难帮扶、社会治安、基层治理、市政交通、医疗社保等8类。]。

  3、针对需求推送特色服务。针对各区域的“群众需求清单”,制定“特色服务清单”,涵盖困难群体帮扶、健康医疗服务、入学入园与学生托管、就业创业与培训、家庭综合服务、新市民服务等6个类别。不同区域根据需求“点菜”,两个清单对接,为区域的群众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特色服务,如祖庙培德片区根据辖区老年人、残疾人多的特点,开展“健康培德”服务。石湾红卫社区针对社区贫困家庭较多的实际,开设“爱心学堂”,为包括外来工子女在内的辖区孩子提供教育服务。由于服务贴近了群众需求,多方参与又提供了力量上支持,促使原来零星的服务活动转化为常态化的服务项目。“创客·聚力”、“大数据·微服务”、“健康培德”、“社区公益创客”等服务项目,成为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重要抓手。

  4.突出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通过区域化党建,整合片区党建资源,推行党组织和党员积分制,推动机关党组织和党员、“两新”党组织和党员、流动党员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开展志愿服务等活动,使得志愿服务、参与学习等成为党员的行动自觉。既增强了基层党员的归属感、使命感,也达到了寓教育管理于服务的目的。如祖庙街道铁军社区依托铁军红色教育资源,与佛山市委党校、干休所等单位党组织共建合作,组建“红色教育讲师团”,传承铁军精神。同时,注重发挥流动党员服务外来人口的作用,以南庄镇吉利村、祖庙街道东升村和兰桂社区为试点,积极寻找、教育、引导流动党员,参与区域内的各类党建活动,为同籍的外来人口提供针对性服务,提升外来人口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结合区域实际,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发挥核心作用

  推进区域化党建的过程中,禅城区不搞简单化、一刀切,而是在始终紧扣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的前提下,区分城市社区、农村、城乡结合部、园区和商圈等5种区域类型,针对不同区域面临的实际治理难题,有的放矢,有所侧重,分类指导,分步推进。

  在城市社区,致力于培育社区意识,共建和乐家园。新的城市建成区群体知识结构相对较高,离退休党员多,重点是以离退休党员参与社区服务为切入点,培育“社区家园,邻里守望”的意识;旧城区社区困难群体相对集中,重点是整合力量和资源,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石湾的丽豪和祖庙的培德,就是这两种社区的典型,丽豪社区以离退休人员为主开展“志愿服务一条街”活动;培德社区推出长者饭堂、党员义诊室等微服务,解决老年人用餐、医疗等问题。

  在农村社区,致力于促进社群融合、社会和谐。外来人口较为集中的村居,以两新组织党员、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为切入口,发挥党员在外来人口管理中的正能量,帮助外来人口更好地融入生活,增强归属感。如南庄的紫南村以挥党委核心引领作用,产业项目建设和企业党组织建设“三同步”[ “三同步”:项目引进和党组织设置同步筹划、项目建设和党组织建设同步落地、企业服务和党员教育管理同步开展],使外来党员和外来人口加快融入。返乡大学生和退伍军人较多的村居,重点抓好返乡党团员教育管理,试点开展“农村分红青年创业就业”项目,引导青年成为村居发展的正能量。

  在城乡结合部,致力于解决区域管理的重点、难点问题。农村与社区“插花”交错地带,村与居纳入同一片区开展区域化党建,通过党组织这个纽带,建立了党员教育、就业用工、联防联控、安全保障、便民服务等“五大”工作平台,把各种利益关系方、片区资源统筹起来,共谋发展,促进片区和谐。

  在产业园区和商圈,致力于凝聚人才,促进创业创新。智慧新城、佛山软件园和华南电源产业园区开展区域化党建,把党员教育管理与服务人才结合起来,在思想引导的基础上,为来高层次人才提供互动交流、思维碰撞的平台。如智慧新城党委带动区域内的“X”组织,打造“创客·聚力”品牌,通过定期举办沙龙活动,凝聚、服务区域内人才,为人才的创新创业搭建平台。

  三、区域化党建推动大党建格局构建成效明显

  通过推进区域化党建,不仅盘活了机关、“两新”等党组织的力量资源,给他们提供了接触群众、服务基层的途径,还带动各类群团参与,推动了大党建格局的构建,形成了全社会共抓党建的良好局面。基层党组织在统筹力量和资源中增强了向心力,在“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中增强了凝聚力,在解决基层治理难题中树立了威信,巩固了党组织在基层各类组织、各类群体中的核心地位。

  (一)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得到加强。一方面,党组织在基层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地位得到加强。通过推行区域化党建,将区域内各类党组织、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纳入到大党建格局,统筹力量、资源,加强横向联系,突破以往“人情式”、“援助式”等传统型“共建”关系,实现了党建资源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融合,形成了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区域化党建“共同体”,基层党组织统筹资源的能力明显增强,少部分“沉睡”的党组织也被唤醒,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不断得到加强和巩固。另一方面,基层党员教育管理得到强化。通过区域化党建,推动机关党员、流动党员、“两新”组织党员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参与区域内组织生活。如南庄镇吉利村组织开展“党员志愿者寻找身边流动党员”活动,今年以来新增编入流动党员累计20余名,在参与区域活动、提供服务发挥重要作用,形成“关系在企业、活动在区域、奉献双岗位”的党建文化新常态。

  (二)基层党组织沟通协调机制得到完善。区域化党建将区域内各党组织有机联合起来,打破以往属地内各党组织“各自为政”的壁垒,初步实现了村居党建和社会源配置的优化、组织效能的提升。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村居联合党委全体成员或联合党委委员定期或根据工作需要召开会议,并邀请工、青、妇等群众组织代表参加,共同商议村居党建和社会事务,促进了党组织力量统筹和沟通常态化。建立兼职委员制度,通过吸收区域内热心社会事务的企事业单位代表、外来务工人员代表等人员担任村、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管理重大事项的协商和监督。此外,推行“驻点联系”和“双联系”制度,更是打通了市、区、镇、村四级沟通渠道,实现力量和资源的有效流通和精准对接,大幅提高基层治理能力。

  (三)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能力得到提升。一是党员服务群众队伍得到充实。一批在职党员、离退休老党员、流动党员以及“三官一师”积极参与区域化党建,成为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骨干。全区村(社区)共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219支,拥有6043名党员志愿者。二是统筹资源能力得到增强。一批基层村居党组织通过开展区域化党建,统筹资源的能力得到锻炼和增强。深村党委在市委办团队协助下,解决环境整治难题;永新村党委联合区委政法委,开展安全小区综合管理服务试点,探索出流动动员服务新市民的新路子;祖庙兰桂社区党委联合共青团力量,推行“岭南天地志愿导赏员”服务,解决了景区游客较多、讲解服务力量不足的问题。三是阵地建设得到发展。通过整合区域内党建资源,加大基层党组织办公活动场所等基础性设施建设投入,充分拓展其综合服务功能,满足群众活动、学习、生活、娱乐等需求,全区成立党群活动中心160个,社区服务中心128个。由于服务贴近了群众需求,多方参与又提供了软件和硬件上的双重支持,促使原来零星的服务活动转化为常态化的服务项目。

  区域化党建自下而上,发挥各类基层党组织能动性和工作合力,驻点联系自上而下,主动深入基层听民意、解难题,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组织就在身边,党的关怀和服务就在身边。

  四、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几点体会

  区域化党建是一项久久为功的长期性党建工程,需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韧劲,也要有“日拱一卒”的干劲。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基层党组织书记是关键。区别于上海以镇街为基本单元的区域化党建工作,禅城的区域化党建是以村(社区)为基本单元。这样的模式能及时掌握群众需求,精准推送服务,但也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衡量一个区域的区域化党建落实到不到位,关键就是基层党组织的书记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真正发挥出作用。实践证明,基层党组织书记决定了区域化党建成功与否。

  (二)解决问题是重点。开展区域化党建,强化党员教育管理,禅城区坚持问题导向,以解决问题为落脚点来推动区域化党建工作。比如深化“驻点联系”工作过程中,立足于从三个层面解决群众问题:一是解决群众反映的具体问题;二是通过群众反映的具体问题,去归纳问题,达到解决普遍性问题的效果;三是无法解决具体问题时,做好解释或安抚工作,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提高党组织在群众心中的地位。牢牢把握住解决问题这一重点,区域化党建才有意义。

  (三)现代信息技术是支撑。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的建设,是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保持基层党组织先进性,着力提高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必然选择。禅城区“一门式”政务平台共积累沉淀了约60万条民生数据,通过对这60万条“大数据”的挖掘、分析、研判,掌握片区村居民基本情况以及党建资源,才精准确定党建工作的发力点,实现区域资源深度融合。

  (四)制度机制是保障。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必须要依靠责任清晰、分工明确、沟通顺畅、监督有力的制度。要大力推进制度建设,形成用制度管事、管人的工作格局,实现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使基层党组织自觉落实责任制,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五、坚持推动区域化党建纵深发展

  下一步,要不断健全区域化党建的工作制度和机制,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核心领导作用,发动更广泛社会领域的党组织、党员参与基层治理,以党建引领社会基层治理创新。 (一)规范建设,推动区域化党建工作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对我区区域党建工作情况进行梳理归纳,提炼经验做法。一方面,完善“制度、需求、服务”三个清单,形成完善有效的日常运行机制。另一方面,利用网络、媒体、座谈交流等形式,加大对区域化党建典型经验的内外宣传,为全区区域化党建工作树榜样,全面推动区域化党建工作。

  (二)扩面提质,建立更多示范点带动提升区域化党建工作。推动一批示范点建设,进一步完善规范设施配套,打造标准化建设,增强工作的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我区区域化党建工作;加大各区域党组织交流学习力度,着力培养一批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用好分阶评估机制,强化分类指导,增强工作推动力,提升区域化党建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筑牢堡垒,不断强化党组织堡垒作用发挥和党员教育管理。建好用好区域化党建信息平台,充分对接“一门式”系统、社会综合治理云平台系统,建立涵盖党组织、社会组织、党员及入党申请人等各类信息的区域党建数据库。同时,结合党员教育管理积分制等制度,推动党建资源整合、党员教育管理等工作信息化,使党组织更方便、有效地组织活动,党员更加便捷、高效地参与。

  (四)化解矛盾,统筹各方力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核心地位,凝聚力量、共享资源,扎扎实实做好基础性工作,保障基层党组织的“四项权利”(人事安排权、重要事项决定权、领导保障权和管理监督权),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和不稳定隐患,努力解决历史积案,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推动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

  【创新党内政治生活模式范文】四

  一、背景与动因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是党在农村中的战斗堡垒和领导核心。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群众致富要求、民主参与愿望、公共服务需求越来越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着一些矛盾和困难,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具体表呈现出“四弱”现象。一是体制机制弱。一方面,由于《条例》和《组织法》中对“两委”关系的确定、职责权力的划分较为抽象,缺乏明确和具体规定,导致职能不清、责权不明,相互推诿扯皮,传统的村级组织管理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近年来,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尽管产生了积极作用,但载体过多、提法较散,尚未进行有效整合,形成规范有序的管理体系,一定程度上影响聚集作用的发挥。二是组织功能弱。随着农村经济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出现了基地、大户、联合体、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个体私营企业等不同类型的经济实体,一大批跨村、跨乡镇的农业产业协会、经济合作社等各类组织逐步形成,按行政区划、隶属关系等传统方式组建和设置的党组织模式,已不能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趋势需要,致使覆盖层面出现了“空白”,党的基层组织与新生社会经济组织出现了“脱节”。三是示范引领弱。党建示范区打造前,全区共有农村党组织456个,可看、可听、可信、可学的党建示范点只有38个,仅占8.3%。特别是这些党建示范点孤立地分散,典型带动作用弱、辐射覆盖范围小、区域特色不突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如何把党建优势资源整合起来,把零星分散的示范点贯穿起来,党建品牌效应凸显出来,亟需构建一个“连点成线、连线拓面、彰显特色、覆盖全区”的综合展示平台作为支撑。四是服务载体弱。通过大量走访调研,部分农村党组织仍然沿袭计划经济经济时代行政命令的方式推进工作,有的甚至出现机关化、行政化的现象。相当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还存在着服务功能弱、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载体抓手少等情况,这与当前党员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存在一定差距,这种强弱之间的反差已经成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做法与成效

  (一)抓纲举目、顶层设计,建立一套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着力解决基层组织架构程序“不完善”问题。推行以巩固一个体系(“六位一体”),完善两大机制(“一定三有”和“一清四议两公开”),健全三项制度(包联责任、审计监督、考核评议)为主要内容的“一二三”基层组织建设和管理机制,构建了一套科学有效、规范有序、保障有力约束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六位一体”村级组织体系。在大力推行“六位一体”村级组织体系的基础上,突出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明确各类组织的权限和职责,理顺工作关系。探索建立社会型、产业型、协会型党组织设置模式,融入到产业、覆盖到党员、辐射到农户,真正实现由组织全覆盖到工作全覆盖。东望山乡常峪口联合党总支采用“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把党的组织体系和工作触角延伸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20xx年常峪口集体收入突破46.7万元,人均纯收入达1.05万元,被中央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深化拓展“两项机制”。深化“一定三有”工作机制,建立了村干部基础职务补贴定期增长和养老保险专项补贴机制,积极探索实施农村党组织书记连选连任激励办法。明确规定村书记连任3届以上,村级经济发展较快、村情稳定和谐的,有计划地进行择优选拔。按照“一清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标准,制定了村级议事清单,进一步严格决策程序,规范决策内容,全面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为村级各项事务规范运行提供有力保障。巩固完善“三项制度”。包联责任制度。按照处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包扶经济发展较快村、后进村和贫困村的原则,建立联系点65个;乡镇党员领导干部对本辖区所有行政村进行联系包扶。审计监督制度。区级审计审查由区农牧局具体组织实施,重点是党建示范村、后进村;乡镇审计审查由各乡镇具体组织实施,每年审计数量不少于本乡镇行政村总数的1/3,实现届内(3年)所有行政村审计审查全覆盖。考核评议制度。采取实地查看、阶段问效、“双述双评”等方式,对村级组织目标任务、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完成情况考核评议,考核评议结果与村干部评优评先、选拔任用、绩效补贴挂钩。

  (二)科学构建、拓展功能,摸索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子,着力解决基层组织设置模式“不优化”问题。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必须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实现基层组织设置科学化、组织功能最大化、组织运行高效化。推行“区域联建”模式,以大带小,增强村级发展后劲。针对偏远山区人口大量流向城乡结合部或中心村的实际,由较大村党组织书记担任联合党组织书记,无合适人选的,择优选拔大学生村官、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农村致富能手,整合空心村75个,建立联合党组织17个,有效解决了部分村思想乱、工作乱、村情乱、环境乱等问题。推行“强弱联建”模式,取长补短,破解经济发展瓶颈。针对村级经济发展不平衡实际,一般整合2-3个行政村,建立联合党组织,由经济强村党组织书记担任联合党组织书记,整合行政村28个,建立联合党组织8个,有效解决了部分村思路不明确、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推行“能人带动”模式,典型引领,促进农村稳定和谐。针对村干部素质不高、能力不强、不敢担当的实际,对组织涣散、经济发展滞后的农村党组织进行调整,连片建立联合党组织,有效破解了无人管事、无章理事和信访问题多发频发等问题。推行“化整为零”模式,分类设置,强化组织服务功能。针对人口规模较大、党员数量不断增多、党组织功能覆盖难度逐步加大的实际,对党员人数50名以上、经济比较发达、村级建设水平较高的行政村,将村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再按照行业、协会、产业等不同类别,将5个农村党总支分类设置为农村、协会、企业等15个党支部,切实加大了党组织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覆盖力度。

  (三)整合资源、典型引路,打造一批贴入实际的示范区,着力解决基层党建辐射带动效应“不明显”问题。将具有相同基础和特点的区域纳入一个整体党建工作范畴,进行通盘考虑,由点及面、多点成线、连线成带,彰显特色、放大优势,呈现出“点上开花,线上结果,面上出彩”的良好效果。在选点育点上下功夫。严格按照村级申报、乡镇初审、区级审定自下而上逐级遴选程序,相继选定了“双培双带”、“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一清四议两公开”、“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党务村务公开”、“村级场所规范化建设”等221个区级示范点,确保示范的质量品位和可塑性。在连点成线、汇线成面上下功夫。以张小线两侧为主,有效整合沙岭子镇屈家庄、太师湾、沙地房村,大仓盖镇梅家营、河家堰、李指挥庄村,东望山乡常峪口、葛峪堡、元子河村的党建资源;以洋新线两侧为主,有效整合洋河南镇头台子、新范庄、赵家堡村,江家屯乡江家屯村、古树营村的党建资源;以宣赤线两侧为主,有效整合贾家营镇双印子、西深沟村,顾家营镇左家营、大堡子村,赵川镇小村、要家房,李家堡乡李家堡村的党建资源,集中打造三大党建示范区,真正做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城带乡、共同发展。在巩固成效上下功夫。乡镇党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分别签定基层党建示范工作责任状,将每项工作都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制定示范点考评要点46条,实行定时间、定目标、定责任、定奖惩“四定”管理,专门成立由区委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定期对各示范点交叉考核,互相评比打分,实现了查漏补缺,固强补弱、共同提高的良好效果。

  (四)资源下沉、服务前置,搭建一流的便民惠民平台,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不通畅”问题。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主体是党员干部,服务客体是农民群众,只有将满足群众需要作为第一追求,着力推动服务力量向基层下沉、服务资源向基层聚集,服务触角向基层延伸,才能提供“适销对路”的服务。积极搭建“三大网络”服务平台。积极构建以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治安防控、农民文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三大网络”,使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创先进、争优秀有具体的参与平台。通过发挥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引领发展、维护稳定、倡导文明三大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搭建无职党员发挥作用平台。全面落实无职党员“三争一诺”机制,按照“因人设岗、因需设岗”的原则,设立“党建工作岗”、“政策宣传岗”、“村务监督岗”、“创业示范岗”等岗位,为无职党员发挥作用搭建了平台。全区1800余名农村无职党员参与了“设岗定责”活动,协助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1689个。特别是宗教人口占78.6%的沙岭子镇屈家庄村还组织无职党员成立义务巡逻队,在维护社会治安、促进社会稳定和谐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力构建“三平台两代办双问效”为民服务体系。在建好三级平台,推行两个代办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公开评议、跟踪督办双重问效机制,构建起了权责明晰、程序快捷、运行有序、奖惩分明的“三平台两代办双问效”便民服务体系,将婚姻登记等21个事项下放到乡镇办结,明确121个直办、代办、领办、咨询事项,实现窗口前置、服务前移。区财政为每个乡镇列支1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全面加强13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每年列支50万元资金,对代办员进行绩效补贴,激发代办人员服务热情。

  三、思考与启示

  (一)健全规范的组织运行机制,是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组织保证。实践证明,任何工作正常运行,必须建立一套科学有效、规范有序、保障有力的制度机制来约束,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活动也不外乎此。以制度形式细化了村党组织和村委会职责,明确功能定位,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为推动农村基层组织规范有序运行提供了保证。探索实施的连选连任激励办法,有效地激发了农村党组织书记的内生动力;深化“一清四议两公开”运行机制,全面推行审计监督制度,有效解决农村“三资”管理不规范、资产状况不清、账物不符、资产闲置浪费甚至流失等问题,从源头上治理并消除引发信访稳定问题的隐患,有力地维护了农村稳定和谐。

  (二)科学合理的组织设置模式,是基层党组织做好服务工作的重要依托。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要不断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组织结构深刻变化和基层党组织拓展服务功能的新形势,进一步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以组织设置的调整优化有效整合服务资源,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以强带弱、促进共同发展。探索推行的区域联建、强弱联建、能人带动、化整为零“四大模式”,既破解了当前农村发展存在的瓶颈,又找准了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扩大了基层党组织覆盖面,延伸了工作触角,真正凸显“扩散效应”,在加快发展、服务民生、推动转型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三)可学可比的党建示范窗口,是基层党组织互促共进的动力引擎。示范,顾名思义,就是树立榜样,供人学习,党建示范区的生命力在于样板作用。精心培育打造亮点纷呈、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纵横交错、辐射全区的“三大”党建示范区,以板块的方式成片推进,既克服仅用几个“点”来代表一条线、一大片,“盆景”色彩浓重的问题,实现了从“几枝独秀”向“全面开花”转变,又将提升老示范点与培养新示范点的工作结合起来,让老示范点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相互竞争,产生出持久广泛的集群效应,实现以样本引领整体,以示范带动全局,达到一花引来百花香的实效。

  (四)创新务实管用的服务载体,是基层党组织提供高效优质服务的有力抓手。实践证明,就党建抓党建,没有出路,难成正果。基层党组织必须明确以服务为核心这个功能定位。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无职党员作用,真正让党组织与党员、党员与群众联起来、动起来,逐步形成党组织—党员—群众三位一体、互通联系的完整体系,实现了组织意图与群众意愿的高度结合。创造性推进“三大网络”服务平台、“三平台两代办双问效”为民服务体系等基层党组织服务载体和平台建设,着力推动服务力量向基层下沉、服务资源向基层聚集,服务触角向基层延伸,使服务内涵由“单打一”向“多元化”拓展,让服务接地气、受欢迎、可持续,有效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创新党内政治生活模式范文】五

  一、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内涵外延

  准确把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内涵,要在理论和实践中搞清楚功能定位、适应界限和根本路径。

  (一)功能定位在服务。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所指的“服务”,主要包括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是根本任务、服务党员是内在要求、服务改革发展是基础保障、服务社会管理是重要内容,把服务作为基本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的一种基层组织模式和工作形态,保持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正确方向。

  (二)适用界限在基层。以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基本职责和首要任务,把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具体要求,把服务群众作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贯穿始终。坚持用群众工作来统揽服务工作,用群众标准来检验和衡量服务工作,在发动群众、教育群众、尊重群众、依靠群众、关心群众、引导群众中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建立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

  (三)根本路径在创新。一是创新服务内容,实现从粗放化到精细化的转变。服务群众的视野应立足于全体民众,走精细化的路子,回应各阶层群众的合理诉求。困难户要关心,困难户以外的广大群众也应关心;有诉求的要服务,没诉求的也应主动服务;找上门来的要解决,没找上门来也关注。服务项目的设计,要面向广大群众,让大多数群众都能体会到组织的关心。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强化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将广大群众团结在党周围。二是创新服务方式,实现从单一化向多样化的转变。从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内涵来考量,服务应是一个广义上的概念,是集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为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化、经常性的工作。不同的群体、不同社会阶层的民众,需求差异很大、想法各不相同。要改变以往服务方式单一化的做法,根据不同需求对象,提供“适销对路”的服务,不断创新和完善基层治理格局。三是整合服务资源,实现从单兵式向区域化的转变。当前,人民群众各种需求日益高涨,任何单靠一方提供服务的做法,都无法满足群众的基本需求。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应立足自身、整合资源,充分运用各类社会资源,发挥区域内各类组织的积极作用,实现服务资源的优化整合和效益最大化。

  二、基层党组织在服务中面临的问题

  (一)服务与需求不对称。基层党组织往往只注重服务的提供方式,而忽视了群众的接受方式。在调研中,一名村党组织书记对我们说:“去年有一个单位组织机关党员到村开展志愿服务,看望留守老人,当时花费了很多心思为老人挑选礼物,考虑到老人牙不好就买了一些饮料和补钙奶粉,等该单位服务活动搞完后,回访这位老人时,她拉着我们的手说,请他们以后不要买这些甜食来了,我是糖尿病不能吃。”这就是我们当前基层党组织在服务过程中经常面临的尴尬,群众的需求我们不知道,我们提供的服务,群众却不需要。

  (二)服务内容不够精细。在平时的服务中,基层党组织能够提供的服务内容更多地偏重于群众生活上的物质需求,对于群众的自我发展、精神情感等需求的满足,既没有提升到应有的高度来认识,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和资源去满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业副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涣散化“三化”趋势明显,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三留守”问题突出,农业生产缺劳力、农技推广缺人才、农村基础建设缺资金“三缺”现象显露,“三留守”群体的精神家园的缺失也在显现。

  (三)服务资源未有效整合。一些基层党组织过于依靠内部资源,而忽视了内外资源的整合。现有的政策性投入保障,只能满足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还往往出现“不足、不均、不公”等问题。帮扶部门、驻点干部、区域力量等资源未得到有效整合,在面临群众的多元化服务需求时,明显表现出捉襟见肘的窘迫。一些社会组织、服务机构有资源、有意愿,却较少得到有效整合,培育、发展、引导社会组织的工作没有达到群众期盼要求。

  (四)服务形式固定单一。当前的基层党组织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服务群众“一阵风”,长效机制不常效,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被服务”现象。不少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内容依然局限于“扫大街、搞慰问、做表演”老三样的简单重复,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实际上可能不是很受群众欢迎和认可,真正满足群众个性化需求较少。要确保群众不“被服务”,必须解决服务供需“两张皮”问题,关键要做好服务供需的对接。首先要摸清群众需求,做群众需求“明白人”。其次是顺应群众需求,构建服务需求的“供给库”。再就是根据供需情况,进行合理调配。

  三、探索和实践

  针对群众需求的多样多元化,新洲区立足本地实际,牢固树立以群众需要为导向的党建工作理念,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不断完善工作体系、创新工作方法,在推进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上进行探索实践,积累了有益经验。

  (一)摸清群众需求,明确服务方向。依托“街镇党(工)委—村级党组织—党小组—网格管理员—党员”五级组织架构体系,按照发展需求突出发展致富群体、生活需求突出重点贫困群体、情感需求突出“三留守”群体的原则,采取逐一进门入户、电话联系外出务工群众等方式,进行全面细致的摸查,既联系了群众,又系统梳理出群众发展、生活、情感等基本服务需求259650多条,并以村为单位进行全面登记造册,建立服务“需求库”。同时,651个村在征集群众需求的过程中,形成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馈问题的“直通车”和“工作链”。

  (二)定准群众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在街镇党(工)委的指导下,各村采取“四民工作法”,对收集起来的群众需求,进行研究讨论,按照最急、最需、最盼且现实的原则,对不切合实际且与身份不符的需求进行筛选,最后分门别类对各类需求进行汇总,确定了16类102311项服务清单,做到了“三个需求”清单符合群众“口味”。凤凰镇毛冲村党支部书记程纲华说:“通过党员群众代表议定清单,排除了过高的需求,锁定了最急迫的需求,不仅消除了群众的争议,还使我们的工作更有针对性和操作性了。”旧街、阳逻等街道还组织各村将议定的群众“三个需求”在村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确保了议定需求的公正、透明。

  (三)整合资源力量,落实服务需求。组织动员市派小康工作组、区直职能部门、区派小康工作组、街镇党(工)委、街镇所属部门、村级党组织、农村党员、农村志愿服务队、驻村部门、企业、社会机构等力量和资源,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服务体系,全覆盖、全方位、全区域的分层认领和落实群众服务需求。首先,由村志愿服务队、党员、党小组、村委会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分层解决;对村党组织解决不了的需求,提交街镇进行统筹研究,发动街镇所属职能部门分步解决,汪集街、双柳街印发《关于开展认领群众“三个需求”活动的实施方案》,落实群众需求4200多条。对于街镇一时难以解决的需求,区委发挥机关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作用,按照党员干部个人进村认领针对特困群体的个性需求、单位集体认领修一条机耕路、安装路灯等村民共同受益的共性需求的原则,整合市、区80多个部门服务资源,到联系村一一认领需求清单。

  (四)建立考核机制,确保服务效果。以群众评价为根本标尺,分层、分类制定具体量化的考核标准。分类定标。区直部门和街镇以服务承诺、职能职责为标准,考核所认领需求清单的完成情况及群众评价。党员干部以岗位职责为标准,考核需求清单的完成情况和服务态度、工作作风等。分层考核。对区直部门,重点考核惠农强农政策项目到村落地情况、小康工作组到村认领需求清单情况。对街镇党(工)委,重点考核党建重点项目推进和落实情况、街镇干部驻村塆解决实际问题情况。对村级党组织,重点考核“三个需求”摸排情况,落实的对接情况以及服务工作的群众评价情况等。强化运用。区委将各单位落实“三个需求”成效作为年终党建考评的重要内容,区直部门由街镇和村评分,街镇党员干部由村评分,村干部按照“一定双评”由群众评分。

  四、初步成效

  (一)政治核心作用进一步彰显。全区基层党组织在落实群众“三个需求”的过程中,不仅健全了区域党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服务体系,实现了党组织的有形覆盖和党的工作的有效覆盖,而且统筹了城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力量,有效助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基层党组织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强化。

  (二)服务功能进一步强化。开展服务群众“三个需求”活动,使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工作更加具体、更加具有方向性、更加贴近群众心坎、更富成效,“三个需求”清单为各级党组织调解纠纷、结对帮扶、服务群众提供详实的信息,提高了服务群众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方便了各级党委准确掌握了解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倾向性的问题。一名留守老人的需求被“买单”后激动地说:“我一个人在家,也没有人说说话,就是希望子女多打些电话回来,想看看他们。村里干部知道后,每周五把我接到村部服务中心,通过视频电话可以看到我的孙儿,还可以说话。我真心感谢村里的干部,让我这个老人心里有了依靠。”

  (三)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开展服务群众“三个需求”,使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组织群众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工作责任感进一步增强,通过进村入户走访,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明显改进,群众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认同感和信任感明显增强。仓埠街胡彰村村支书雷贵洲带领村干部,在水稻种植的育秧、机插、管水等事项上,通过村委会免费为农民服务,不仅解决了农村种粮劳力上、技术上难题,还让全村200亩撂荒地恢复种植。

  (四)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围绕群众的需求,在入户调查、甄别落实的过程中,实现了在第一时间掌握群众需求、第一时间疏导群众的情绪、第一时间调处化解矛盾纠纷,提高群众满意度,有效促进了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建立。凤凰镇毛冲村党员认领责任岗,在全村开展党的政策讲一讲、群众呼声传一传、邻里纠纷劝一劝、困难家庭帮一帮、致富技术教一教、房前屋后扫一扫、黄赌迷信管一管的“七个一”活动,赢得村民一片称赞。

  五、经验和启示

  (一)必须坚持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坚持和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既要在思想上不动摇、不含糊,又要在实践中找办法、找路径。在深入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就是要不断强化服务功能、拓宽服务领域、改进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真正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在回应群众最真实的心声中,在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中,在满足群众最热切的期盼中体现领导核心地位。

  (二)必须强化党员的主体作用。党员是服务群众的主体。强化主体地位,就是要以党组织为纽带,激发广大党员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推动党员带群众、群众促党员,让党员在为民服务、自我服务、互相服务、共享服务中感受自身的价值和组织的温暖,使“服务”真正成为主观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唯有这样,党的工作才能深受群众欢迎,党的根基才能根植人心。

  (三)必须培养素质高的服务基层的干部队伍。队伍强,则服务强。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必须紧扣“懂服务、愿服务、爱服务”的目标,建立“一线锻炼、一线考核、一线选拔”的培养机制,促使党员干部在实践中提高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能力,进而打造一支服务意识强、服务能力强、服务水平强的服务骨干队伍,不断为服务型党组织补充新鲜血液。

  (四)必须创新内涵丰富的活动载体。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必须针对群众的自身实际,围绕“服务思路清、服务方向明、服务举措新、服务成效显”的总体目标,打造形质兼备、内涵丰富的活动载体,做到既遵循客观规律,又体现创新精神,既切合基层实际,又贴近群众需求。服务群众“三个需求”就是这样的活动载体,只有以需求为根本导向,才能让服务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必须形成功能完善的长效机制。服务群众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作为一项长期性任务,服务群众就要真诚倾听群众最真实的需求,下力气为满足群众需求,将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同时建立健全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保证服务的常态化和高效率,使基层党组织在服务群众中彰显生机与活力。

原创文章,作者:fanw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nwen.hongwu.com/4622.html

(0)
上一篇 2022年7月12日 下午7:53
下一篇 2022年7月12日 下午7:55

相关推荐

  • “三严三实”教育动员大会内容

      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   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为了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的“三严三实”要求,我校于近日在党员中召开了“…

    党建党委 2022年8月17日
  • 在新时代发展需要坚持依法治国

      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

    党建党委 2022年9月11日
  •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发言稿精选

      导读:20xx年3月9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关于推进作风建设的讲话中,提到“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

    党建党委 2022年10月15日
  • 党建做好促进发展五篇精选

      【导语】:哪些是必须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还有哪些是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创新的,一目了然,工作有谱,干起来不慌!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党建做好促进发展的范文,希望对大…

    党建党委 2022年7月16日
  • 全面推行区域党建联盟建设范文五篇

      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突出抓好党组织主体责任落实,切实发挥好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党委党建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党建党委 2022年10月2日
  • 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范文五篇

      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突出抓好党组织主体责任落实,切实发挥好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党委党建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党建党委 2022年7月14日
  • 社区党员会议上的讲话稿

      党员干部是联系服务群众活动的主体,是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的具体承担者和执行者。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社区党员会议上的讲话稿,仅供参考。 社区党员会议上的讲话稿【篇一】  …

    党建党委 2023年8月26日
  • 三严三实专题大会讲话五篇范文精选

      三严三实指的是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做到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党委党建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党委党建范文】一   …

    党建党委 2022年8月28日
  • 党校结业领导讲话3篇

      党校是培训党的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主要阵地,是党委直接领导下的一个重要部门。党校在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增强党的战斗力、凝聚力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是第一范文网小…

    党建党委 2022年7月17日
  • 党建工作开展情况范文大全(二)

      善于“上下”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善于“点面”结合,针对性地指导工作;善于“远近”结合,注重长远性基础…

    党建党委 2022年8月20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