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制作实验报告范文

篇一:大晶体的制作实验报告

  蓝矾晶体制作实验步骤

  [实验目的]:硫酸铜大晶体的制作 [实验用品]:

  仪器:烧杯,表面皿,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漏斗,量筒,玻璃棒,镊子,三角架。

  用品:滤纸,细线。 药品:硫酸铜。  [实验步骤]:

  【1】选用纯净胆矾在洁净的烧杯里制作饱和溶液:在50mL的烧杯里盛30mL水,水温:45°C,将硫酸铜加入水中,以玻璃棒不断搅拌,当所加入的硫酸铜完全溶解时,再重复相同的动作,至无法再溶解为止。

  【2】过滤:为防止晶体在长成过程中因杂质而受到影响,用滤纸将上述饱和溶液趁热过滤,滤液流入一洗净并用热水加温过的50mL烧杯里。

  【3】等待晶种:将过滤好的饱和溶液(注意硫酸铜溶液中不能有硫酸铜固体)在50mL小烧杯里静置、室温下自然冷却,经一夜,烧杯底出现小晶体。从结晶出来的晶体中选择一块晶形比较好的硫酸铜晶体,作为晶种。

  【4】晶体生长:用200mL的烧杯按照【1】、【2】的步骤制作更多的饱和溶液(为了节约、注意步骤【3】剩余的溶液要一并使用)。拣取一颗晶形比较完整的晶体,用细线系住,悬挂在盛饱和硫酸铜溶液的烧杯里(注意:晶核不能碰到烧杯壁或者烧杯底),并加盖,静置在阴凉、灰尘少的地方,等待晶核长大。待晶体不再长大时,取出,测量尺寸。

  【5】大晶体的长成:根据晶体的大小,选用合适体积的烧杯,重复【4】的步骤,使晶体长大。烧杯分别根据需要取用体积为500mL、900mL、1000mL的,后因烧杯体积不够大,临时用了体积大约3000mL的玻璃水槽,但水槽深度不够,又找不到合适的玻璃仪器,所以有几天没有做实验。另外因为没有及时清理掉玻璃水槽底的小晶体,大晶体又碰底了,于是粘着了一些小晶体在大晶体上。悬着大晶体的棉线靠近溶液表面的位置也长出了一些小晶体,因为几天没有实验、没有及时清除,导致也长到了大晶体上。后来买到了3000 mL的烧杯,于是将在水槽里培养过的晶体表面附生的一些小晶体溶解掉,放在3000 mL的大烧杯里培养。经过几次实验,大晶体上溶解掉小晶体后留下的

  小缺口逐渐长齐了。现在换了5000mL的烧杯继续在培养。

  蓝矾晶体制作实验过程记录:

  (第1页)

  实验过程记录:

  (第2页)

  实验过程记录:

  (第3页)

篇二:晶体制作实验报告 O

  今天,是国庆,是我的旧历生日,也是我开始制作明矾晶体的第一天,家中温度是28.5℃,我用烧杯取100mL的自来水(条件所限,没有蒸馏水),加入约6克明矾,用玻璃棒搅拌,水温27摄氏度,我没有加热溶液。过了约一小时,明矾基本溶完,我又加了0.5克左右的明矾到溶液中,搅拌。半小时后,明矾不再溶解。我将明矾饱和溶液过滤两次后倒入干燥洁净的结晶皿,并将其放入鞋盒中防尘。此时,水温27.5摄氏度。我忍耐下激动,静候结果。

  20xx.10.2~3

  溶液毫无动静。我开始焦躁。我怀疑是否溶液不够饱和,导致无法结晶,最终,我决定再等一天。这两天室温在28~29℃之间。  20xx.10.4

  今天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如往日一般,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打开鞋盒盖,但今天是与众不同的,清水般的明矾溶液不再死气沉沉,结晶皿里结出了十一颗玲珑剔透的晶核,全是八面体,边长约三毫米。他们被我用镊子取出,我把溶液过滤并加多了溶液,把晶核放回。继续防尘防震。水温28摄氏度,室温28.5摄氏度。  20xx.10.5

  晶核长大了些,边长约五毫米

  20xx.10.6~15

  晶体因溶液不够饱和而溶解,我配臵了三次,每次都以失败告终。  10.16

  这次我配了两杯溶液,一杯放在有石棉网的三脚架上用酒精灯加热至51摄氏度。另一杯如往常一样,不予加热。

  10.17

  有一杯结出了晶核,水温为27摄氏度,这杯是常温的  10.17~24

  晶体继续在饱和溶液里慢慢成长,此时经历万难留下了三颗。 第一颗长约为1.1cm,厚约为1cm、 第二颗长约为0.8cm,厚约为0.4cm、 第三颗长约为0.7cm 宽约为0.5cm

篇三:制取硫酸铜晶体实验报告

  一、 实验准备

  实验仪器、药品、材料:棉线,丝线200ML烧杯两个,硬纸片一张、滤纸若干、酒精灯一个、石棉网、带铁圈的铁架台、温度计、硫酸铜粉末若干 、玻璃棒。

  二、实验步骤

  1. 在烧杯中放入100ML蒸馏水,加热到比室温高10~20℃,并加入足量硫酸铜;

  2. 用玻璃棒搅拌,直到饱和(有少量晶体不能再溶解),趁热过滤到一个已加热的烧杯中;

  3. 用硬纸片盖好,静置一夜,使其缓慢降温,析出晶体;

  4.  第二天杯底出现小晶体,每个约长0.5CM,取一个晶体较完整的,用丝线绑住,系在一根木棍上。

  5.  将原来的硫酸铜溶液加热到比室温高5~10℃,添加少量硫酸铜,使其

  再次饱和。

  6. 将已绑好的小硫酸铜晶体放入微热饱和硫酸铜溶液中,注意使其被完全浸没,且不能碰到杯壁或杯底。

  7. 用硬纸片盖好,静置过夜;每天观察,重复6、7项的操作过程。

  三、实验注意

  1.控制溶液的温度,加热时要把晶体取出,等溶液温度均匀后再把晶体浸入。

  2. 注意环境温度的变化,应使饱和溶液缓慢冷却。

  3. 所用容器必须洁净,要加盖以防灰尘落入。

  四、实验结论

  (1)硫酸铜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通过严格控制温度的变化,有利于加快晶体的成形速率;

  (2)模型必须悬挂在溶液中,若模型与杯壁贴合,冷却后溶液析出的晶体将附着在线圈和杯壁之间,成形的晶体形状不规则。

  (3)如果晶核“泛滥”,就无法形成大晶体。由于棉线和铜丝的表面积较大,即晶核较多;加上毛棉线和铜丝上生长的晶体,因相互堆积、相互挤压,致使晶体无法成长。相反,少量的硫酸铜细晶在溶液中分散性较好,容易形成大晶体。这一点,突出表现在了:用棉线作晶种,由于棉线表面存在着大量细小的棉纤维,形成大量的晶核,因此在棉线上“挂”了大量的、不成型的硫酸铜晶体。

原创文章,作者:fanw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nwen.hongwu.com/23265.html

(0)
上一篇 2022年8月8日 下午6:06
下一篇 2022年8月8日 下午6:09

相关推荐

  • 辉光球演示实验报告范文

      篇一:大物演示实验报告 关于辉光球的研究和利用   临近期末,我们迎来了第二次物理演示实验,此次演示实验主要是电磁学相关,在实验室里,老师为我们演示了雅各布天梯、静电除尘演示仪…

    实验报告 2022年12月30日
  • 最新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设计性实验)   实验报告   指导老师:王建明   姓 名:张国生   学 号:XX0233   学 院:信息与计算科学学院   班 级:05信计2班   重力…

    实验报告 2022年9月19日
  • 打电话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杯子话筒   二、实验目的:打电话   三、实验器材:大回形针、绳子、杯子   四、实验原理:声音可以通过棉线来传播,但是线一定要拉直。   五、实验过程步骤: …

    实验报告 2022年9月11日
  • 单片机显示接口实验报告范文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温度传感器电路的工作原理   2. 了解温度控制的基本原理   3. 掌握一线总线接口的使用   二、实验说明   这是一个综合硬件实验,分两大功能:…

    实验报告 2023年1月10日
  • 有关单片机AD转换的实验报告

      一、 实验目的   1、理解A/D转换的工作原理;   2、理解掌握ADC0809的A/D转换原理和并行A/D转换器接口的编程方法; 3、学习使用并行模/数转换芯片ADC080…

    实验报告 2022年8月23日
  • 空气质量简易检测实验报告范文

      铜鼎中学地处江南水乡,这里山清水秀,但由于森林的过度砍伐,水土流失,整体环境恶化,这里的山不再有往日的郁郁葱葱,这里的水不再有往日的清澈见底,这里的天不再有往日的湛蓝清新。为此…

    实验报告 2022年7月26日
  • 五年级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五年上册第一单元)   课题:1、太阳和影子   实验器材:手电筒、竹篾(或铁丝)、小标杆(大头针竖直插在橡皮上)   实验类型:教师演…

    实验报告 2022年8月10日
  • 物理实验报告

      物理实验报告指导教师   同组者实验日期20xx年9月21日   实验名称实验一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实验目的:   掌握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密度的原理。   了解比重瓶法测密…

    实验报告 2022年9月22日
  • 电焊焊接实验报告

      篇一:电焊实验报告   实习目的:   1、简单了解焊工的工作原理及其工作方式;   2、学会正确的焊接,并能正确使用一种焊接工件方式。   原理:   1、简介:焊接,就是用…

    实验报告 2022年11月8日
  • 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三篇

    从菠菜中提取叶绿素实验报告一   【实验目的】   1、通过绿色植物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了解天然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方法。   2、通过薄层色谱分离操作,加深了解微量有机物色谱分离鉴定的…

    实验报告 2022年8月10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