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浅析普通逻辑原理与辩论技巧

  诡辩中的偷换概念法:

  ?所谓的偷换概念,是指相同的词在不同的语境和语气中,表示不同的含义。或者说,其内涵和外延是不完全相同的。诡辩者只运用了对自己有利的词义,而置对方原词义于不顾。

  ??

  ??1、语境的不同

  ??如:失败是成功之母。

  ??有人于是可以推出这种结论:

  ??我是一个永远的失败者。

  ??你是一个成功者。

  ??所以,我永远是你的母亲。

  ??这个推理,没有错,但错就错在,一、对失败的理由;2、是论据方面的正确性。作为论据的:我是不是一个永远的失败者?你又是不是一个永远的成功者?

  ??而诡辩者,为了得出有利于自己的结论,混然不顾这些。

  ??失败是成功之母,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理解,谁也不会把它当成绝对的真理,说成是成功的前提,它的本意是指一个人的成功,是难免经历许多挫折和失败的,只有善于从失败中总结,最终必然会取得成功。其实也只是一句励志的话。(现在已有人提出“总结是成功之母”的说法。)

  ??但如果把它绝对化,扩大它的外延,就会给诡辩带来机会。

  ??

  ??2、偷换概念法??如,有人如果对一女孩说:

  ??我是爱人民的。

  ??你是人民一分子。

  ??所以,我爱你!

  ??从而得出我爱你的正确性!

  ??但其实,虽然都是一个爱字,但内涵是不一样的,前面的爱,是一种博爱,后一种爱,他是暗指情爱!

  ??

  ??3、诡辩中的转移话题法

  ??转移话题,也是辩论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一些骂街也经常不自觉的运用到。现举例说明:

  ??甲对乙说:你他丫笨的要命,这点事都做不好!

  ??乙对甲说:你聪明,你好?你好你妈个头,看你尖嘴猴腮的,就不是好东西,上次某某丢了一只鸡,我敢说,肯定是你偷的。

  ??甲:我什么什么偷鸡了?你举例?

  ??乙:你有什么理由证明你没偷鸡?

  ??甲:……

  ??可见,从这场交锋中,甲已处于下方。

  ??于是甲也乱了分寸,被乙转移了话题,转到如何证明自己没偷鸡的话题上。这就是乙运用了转移话题的效果。

  ??我们分析一下,上述两个人的漏洞和可驳之处:

  ??甲的观点:你他丫笨的要命,这点事都做不好!

  ??这观点本身就是有漏洞的,一件事做不好的原因有多种,但却不一定是笨物缘故,笨也许是造成做不成一件事的缘因之一,但不是所有原因,也不一定是这件事做不好的原因。

  ??但为了证明对方笨,甲当然说他是因为笨才做不好事。当然且不管做没做好事情,本身就是一个难以界定的问题。不能甲一个人说了算。所以甲的论点充满了水分。

  ??再看乙:你聪明,你好?你好你妈个头,看你尖嘴猴腮的,就不是好东西,上次某某丢了一只鸡,我敢说,肯定是你偷的。

  ??乙很好地运用了偷换概念和转移话题法:

  ??如,你聪明? 这个反问是没错的,但他并没指出他不聪明的原因,那就是正辩而不是诡辩了。

  ??然后,乙接着说,“你好?”一步一步转移话题,由聪明到好,再到后面暗指他的相貌不好,层层相扣,实现了概念的偷换和话题的转移。接着进一步转移说上次偷鸡的事。我敢说就是你干的。如果甲真偷鸡了,那跟他乙做事做不好有什么关系?如果甲真的没偷鸡,那么乙也达到了指定其干坏事的目的,而且不需要理由。把举证的麻烦事扔给了乙。而甲的愚蠢之处,在于一开始就应咬住自已的命题,却攻击对方未把事情干好,再证明乙笨的道理。但却跟着乙一步一步滑下去。而且不应把自已不是小偷的举证的事默认了下了。

  ??逻辑推理中,一个基本的道理,就是谁主张,谁举证。就是谁下结论,谁举证。如果没有这一样一个基本道德规范,那就乱了套。那会有哪些后果呢?

  ??那么任何人可以攻击别人:

  ??你被人了!你说你没被,你举出没被例子?

  ??你昨晚杀人了,你说你没杀人,你举出你没杀人了理由

  ??大家想,这样对另一方是多么的不公平?

  ??

  4、辩论中的语气的妙用(多用反问、责问的语气)及时机的把握

  ??由于诡辩也是辩论的一种常见形式,这里就放在一起讲了。诡辩也是运用一些辩论的基本原理,只是曲用而矣!

  ??辩论中,如果以最快的反应速度,捕捉战机,能够对方以致命打击,常使对手不知所措。同时也要懂得巧妙运用反问和责问法,不能正面回答的,让对手先回答类似的问题。

  ??在社会实践中,有些问题本身就是复杂的,不是非此即彼的。对这样的问题也不要回答是或否。无论怎么样回答都是误区。对这样的问题最好不要正面回答,可反问对方,让对方回答。也可转移话题。

  ??如:请问人是个东西么?

  ??你该怎么回答?如果你回答人是个东西,那么对方会说,你是人,所以你是个东西。对方进而会问:请问你是个啥么东西?!这样你就会很难堪。

  ??如果你回答:人不是个东西?那么结论更可笑。你是人,所以你不是个东西!

  ??这种问题,不但有两可误差在里面,更由于东西这个词的意义内涵和色彩上在不同语言环境上都有差别。如果从动物学上来看,承认人是个东西,也不错。但现实中,谁那么动物观地认为,自已是个东西呢?毕竟人和物有着很大的区别。

  ??诡辩中,还有一些伎俩,以上是比较常用的,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

  ??当然,诡辩不是一点益处没有,在谈判或其他场合中,如果很好的运用诡辩,确实能够在气势上挫败对手,让对方有理也说不出,变得很被动。所以作为善辩者,无不是运用诡辩的高手。

  ??我们知道了诡辩的起因,再驳斥它,就不难了,就是要一针见血的指出对方的错误。让其还原到原始的话题上。

  ??至少,进行正确的辩论,总比被诡辩拖入失败的深渊要静心一点。也就是输要输得心服口服,赢也要赢得坦坦荡漾!

  ??当然,作为一个善辩者,不但要懂得正确逻辑推理的方法,还要有广博的知识,这样在任何场合,面对任何观点时,才能有理,有节,有据地打击对手,才能旁证博引的阐述我方立场,而驳斥对方立场。

  ??朋友,不知道我的这点讲述对你有没有一点益处,但愿有一些,希望你即使作为一个杂谈的玩家,也更能亮出你辩论的风采。

原创文章,作者:fanw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nwen.hongwu.com/11358.html

(0)
上一篇 2022年7月22日 上午10:53
下一篇 2022年7月22日 上午10:55

相关推荐

  • 辩论赛题目【三篇】

      辩论赛题目【一】   中学生谈恋爱利大于弊中学生谈恋爱弊大于利   青年成才的关键是外部机遇   环境保护应该以人为本环境保护应该以自然为本   中学封闭式管理有利于学生成才中…

    辩论演讲稿 2022年7月27日
  • 2015顺境更利于人成才辩论演讲稿

      谢谢主席,大家好!   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我方的观点是顺境更有利于人成才。且听我作如下的两点分析。   第一,从概念方面说:人活着总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

    辩论演讲稿 2022年9月19日
  • 优秀辩论稿写法

      题解   辩论是双方互相用自己认为正确的道理去说明一定的事情和问题,以图战胜对方,有时还要揭露对方的矛盾,驳斥对方的错误,力求最后得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或共同的意见。为辩论而写的…

    辩论演讲稿 2022年7月10日
  • 辩论发言稿范文:真理是否会越辩越鲜明

      在真理的传播过程中,辩可以为大多数人所掌握。真知灼见产生之时,习惯与偏见就早已站在它的面前,它们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至于真理最初只被少数人掌握…… …

    辩论演讲稿 2022年11月20日
  • 辩论演讲稿精选2015:人类是否会毁于科技

      正方:新加坡国立大学 人类将毁于科技   反方:悉尼大学 人类将不会毁于科技   陈述   ■正方:当人类为科技高奏凯歌的同时,请不要忘记,科技也同样可以给邪恶的心灵以魔鬼般的…

    辩论演讲稿 2022年9月13日
  • 经典辩论赛演讲

      辩论是人们知晓逻辑掌握语言的魅力后最能展现语言威力的事物之一。以下是第一范文网整理了辩论赛演讲大全,希望对你有帮助。   经典辩论赛演讲【一】   [一辩对垒]   正方一辩:…

    辩论演讲稿 2022年12月1日
  • 2015精选辩论演讲稿范文精选:真理是否会越辩越鲜明

      在真理的传播过程中,辩可以为大多数人所掌握。真知灼见产生之时,习惯与偏见就早已站在它的面前,它们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至于真理最初只被少数人掌握…… …

    辩论演讲稿 2022年9月1日
  • 关于第三届华语锦标赛表演赛辩词

      正方一辩:   大家好,为什么挖墙脚能挖到真爱,当着四位大神的面,我方不敢正面去推战场,我们不妨反过来看一看,看看挖墙脚最后可以挖出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来。   第一种情况,我去挖…

    辩论演讲稿 2022年12月3日
  • 怎样进行法庭辩论

      俗话说“理不辩不明”。诉讼也是如此,双方的观点谁是谁非,不仅要证据的支持,而且还需要明晰的语言将自己的主张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及用有理有据的语言指出对方错…

    辩论演讲稿 2022年7月12日
  • 辩论演讲稿范文:看电视弊大于利

      谢谢主席,大家好!   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我方的观点是顺境更有利于人成才。且听我作如下的两点分析。   第一,从概念方面说:人活着总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

    辩论演讲稿 2022年9月24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