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学习型组织

  当前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不断爆炸、知识快速更新的知识经济时代。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习型组织”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一直受到各国的广泛重视。新加坡一直致力于将自己的国家建设成学习型的国家,将自己的政府建设成学习型的政府;而欧盟在1998年就已经提倡将欧盟各国都建设成为学习型的社会。在世界排名前100的企业中,40%的企业在建设学习型组织;美国排名前25家企业中80%按照“学习型组织”模式改造自己。党的xx大以来,党中央提出,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摆到突出位置。我们要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组织,在创建活动中,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管理模式

  社会化、组织化的学习才是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学习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特点。按照学习型组织理论奠基人彼得。圣吉的观点,所谓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成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班组,诸如学习型城市、学习型城区、学习型政党、学习型院所、学习型企业、学习型车间,等等。

  学习型组织理论鼻祖佛睿斯特提出,学习型组织的结构和组织模式应该是“层次扁平化、组织咨询化和系统开放化”。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扁平化问题。有专家认为,学习型社会将迎来一个“知识人”时代。从“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到“知识人”,社会结构正趋于从等级制向扁平化转型。因此,学习型组织不能成为等级权力控制型的,而应该采取非等级权力控制型管理模式,即扁平式结构的组织管理模式。如果学习型组织仍然保持等级森严的金字塔结构,就不利于信息流通。必须对原有组织进行“扁平化改造”,减少组织层次,允许信息“越级”的、多向的流通。这样,组织内部的相互咨询(整个部门就像一个咨询公司,各级领导和干部职工之间彼此询问、学习,相互之间形成非常和谐、非常融洽的关系)、信息系统开放化问题也就不难解决了。组织内部形成互相理解、互相学习、整体互动思考、平等伙伴关系、协调合作的群体,产生巨大的、持久的创造力,学习型组织也就有了活力。学习型组织可以打破传统组织根据职能或部门划分“法定”边界的界定方式,超越自己原来的组织结构,形成组织要素与外部环境要素互动的弹性的组织结构。

  当前我们在创建学习型组织中,存在一些偏差。学习型组织一般都是按照行政或职能部门来确定和划分,而很少按照兴趣和目标来划分和确定;学习型组织缺乏个人发展方向和共同愿景(组织确定学习的目标)、共同价值观、共同使命;在学习型组织内部,领导者和管理者与其他成员还存在“身份位差”,彼此难以沟通信息和思想,缺乏良好的默契,等等。这些问题,在以后的创建过程中必须大力改变。

  建立有效的学习制度和动力机制

  对组织学习过程具有影响力的是组织的制度因素。按照学习型组织理论,学习型组织的最高境界就是“无为而治”, 但在建设学习型组织的初期,在学习型组织的机制尚未建立起来的时候,制度因素——如,个人自学制度、定期集中学习制度、学习计划制度、学习培训制度、学习辅导制度、学习交流制度、工作调研制度、学习档案制度等等,是决不可忽视的。

  对组织学习起关键作用的是建立有效的机制。制度是规范和引导人们行为的一种重要手段,但这种手段离开机制无法发挥作用,对于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来讲更是如此。

  一是内动力机制。它通过树立共同愿景和自我发展方向,增强组织和个人学习的使命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急功近利式学”为“持续发展式学”、变“机械式学”为“激情式学”。

  二是外动力机制。它主要是通过激励和竞争,增强组织和个人学习的动力。其中,建立激励学习的机制,通过物质和精神奖励,使学习者和恰当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优秀的学习效果不断得到奖励和认可,使学习成为一种持久的行为和普遍的风气。

  三是服务保障机制。建设学习型组织,离不开服务保障机制。例如,管理、协调机制——领导者设计组织结构和组织政策、策略以及组织发展的基本理念,通过组织、指导和协调,形成自主管理,使组织成员能边工作边学习并使工作和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信息流通机制——创造信息化条件,建立多种信息交流平台,保障信息的充分、快速、有序流通;投入机制——加大投入的力度,保证经费,为学习者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等等。

  通过以上正反馈机制,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推动学习型组织建设向纵深发展。

  坚持实效性原则,把学习转化为创造力

  建设学习型组织,不是提倡大家躲进小楼、回到书斋,脱离实际地死读书、读死书,而是要联系实际,避免形式主义,防止和克服“泛化”、“虚化”的倾向,注重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着力在解决现实问题上见成效,形成学习与工作相互促进的局面。

  创新是进步的灵魂,是发展的动力。建设学习型组织,最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改善我们的思维方式,把学习转化为创造力。学习型组织的真谛,也在于创造性地学习。彼得。圣吉曾经说过:“如果让我用两个字表述学习型组织,是创新;如果用四个字,是持续创新。”彼得。圣吉所谓五项修炼,都与创新密切相连,自我超越和建立共同愿景是要形成向上的创造性张力;改善心智模式要求突破常规;团队学习则是创新的途径和方法;系统思考更是整体性创新。学习型组织的“组织整体学习”,提供一种管理思想,营造整体的创造氛围,形成良性的组织心态,集思广益,取得最大成效。

  当前我们在建设学习型组织中,还存在许多问题。第一,学习是单向的、自上而下的灌输,说教性的内容占据主体。二是存在“泛化”和“虚化”的倾向,学习没有目标和方向,“工作学习化”、 “学习工作化”的理念没有真正树立起来。三是把学习当成是个人行为,没有组织学习、团队学习的概念,当然更谈不上组织、团队的学习力,“团队学习”、“研究式学习”、“反思式学习”等理念极度缺乏,等等。以上的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学习向纵深发展,也严重制约了学习力向创造力的转化,是我们建设创新型城市、创新型组织的一大障碍。

原创文章,作者:fanw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nwen.hongwu.com/89507.html

(0)
上一篇 2023年8月18日 下午2:59
下一篇 2023年8月18日 下午3:02

相关推荐

  • 小学数学经验交流材料

      数学,从一开始就冠以“枯燥、严密、抽象”的形象。数学学习给学生留下更多的体验是:枯燥、苦涩和知识的深奥……谈论到数学,人们关注的就是学业成绩如何,学到多少知识,看中的仍然是考试…

    经验交流材料 2022年8月17日
  • 学校安全教育讲座材料

      1、 树立安全意识,随时随地保护自己。   安全不光是说在嘴上,还要牢固地记在每个人的心里。校门口的安全标语“安全伴我校园行,我把安全带回家”,就是要求我们时时处处讲安全。我们…

    经验交流材料 2022年9月27日
  • 县国土资源局“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经验材料

      重点突出要求明确   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初见成效   8月19日,国土资源部徐绍史部长在“深入开展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中…

    经验交流材料 2022年8月19日
  • 初中生学习经验

      有的学生学习尽管很勤奋,但总是没有好的结果,这是为什么呢?古语“勤能补拙”难道是错的吗?在我的理解,“勤”要在好的方法之上才能“补拙”。什么是好的方法呢?我来说一说我的经验吧!…

    经验交流材料 2022年9月24日
  • 税务系统精神文明建设经验材料

      XX年以来,我们xx市地方税务局针对建设和谐小康社会对税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不断探索、研究税收业务建设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点,紧紧围绕组织税收收入这个中心,以文明…

    经验交流材料 2022年11月28日
  • 关于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

      按照团县委部署,局团支部决定,~年9月至12月,在全局青年、团员中开展以学习实践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增强青年、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为了确保教育活动有计划、按步骤、高质量地进行…

    经验交流材料 2022年9月28日
  • 全市民营经济现场会发言提纲

      尊敬的李市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民营经济的部署要求,大力实施“一大四强”(建设大项目,培植强企业、强产业、强园区、强乡…

    经验交流材料 2022年7月7日
  • 家装产品销售心得

      用户之所以能够订购我们的产品,首先是认可我们的产品以及信任接待自己的人员。   平时我们去买一样东西的时候,产品虽然相中了,但还是想砍砍价格找找心里平衡!这时,我就会想方设法挑…

    经验交流材料 2022年11月13日
  • 县水利局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纪实

      ——##县水利局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纪实    近年来,##县水利局以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积极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活动。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注重思想作…

    经验交流材料 2022年8月22日
  • 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创办劳福事业

      我们xx县是全国重点产煤县,年产原煤达500万吨,过去经济一度辉煌,获得过全省经济十强县,但是近年来,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煤炭行业关井压产,煤炭产业锐减,企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

    经验交流材料 2022年12月14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