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评课稿

  走进诗意门下,读书观课听讲座,然而心中日渐困惑:语文如何是?诗意语文如何是?

  今日遇见《枫桥夜泊》,那悠然响起的寒山钟声把我带到了千年前的那个静谧而又落寞的秋夜,那萦绕耳畔的夜半钟声,在一声声敲打着我的思索。曾在《诗意语文教育七讲》中读到的、当时似懂非懂的点点滴滴,似乎随着江雾的散去,也逐渐清晰起来。

  语文课堂要善于造境。造境就是将语言文字还原成特定的情境、意境、心境。《枫桥夜泊》这首诗用了8个象,落月、啼鸦、满天霜、江枫、渔火、寒山寺、夜半的钟声与客船。8个象,渲染出一种怎样的境啊!孤寂、伤感、惆怅、思念……如何让孩子们感受到这样的意境这样的心境?

  师傅从一个个具象入手,为孩子们造境,引孩子们入境:

  因为愁眠,诗人在这个晚上看到了什么?——月落。

  在你的脑海里月落是怎样的画面?——诗人看着月亮缓缓地升起来,又看着月亮沉沉地落下去。

  因为愁眠,诗人在这个晚上又看到了什么?——江枫。

  月亮已经落下,秋风瑟瑟袭来,这时你的脑海里出现了关于江枫的一幅怎样的画面?——秋风吹来,枫树的叶子在一片一片地飘落……

  在这个夜晚诗人还看到了什么?——渔火。

  我们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渔火?——隐隐约约的,忽明忽暗的,星星点点的。

  因为愁眠,诗人在这个夜晚听到了什么?——乌鸦凄凉的啼叫,还有从寒山寺传来的悠悠钟声。

  因为愁眠,诗人的身体感觉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他感觉到什么?——霜满天。

  在生活中你看到过“霜满天”吗,只可能是“霜满地”吧,张继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在讨论这个问题时,一个孩子感悟到“霜满天”是用来表达张继的心情的,不是天气“霜满天”,是诗人的心情非常寒冷、非常孤独。

  为什么年纪尚小的孩子能够自自然然地走近诗人,走入诗境?是师傅带领孩子们动用了多维感官,调取了生活体验,将一个个具体的象叠加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场,一种氛围,一种有声有色、情感交融的空间。置身其中,便会产生共鸣共振,便容易融入文字背后的情境、意境。“以象见意”,这便是诗意语文的诗性品质吧。

  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境语也皆为情语,语文的灵魂有且只有一个字——情。课堂上师傅一次次带着孩子们打开生命情感之门,置身于语言文字所造的境中,体验其承载的情感、情味和情怀。

  开始学习时,师傅让孩子们一遍遍投入地读诗,和他们一起声情并茂地、有节奏地读诗,继而要求他们揣摩自己在读诗时心底泛起的那种情绪,最后问:请你选一个词形容你读完这首诗时的那份情绪、那份感觉,你想到的是哪个词语?有的孩子想到了“愁”,有的孩子体会到了“幽幽”,有的孩子悟到了“孤寂”。“选一个词形容你读完这首诗时的那份情绪、那份感觉”,其实孩子们在找到这个词的时候,也就有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对这首诗的理解,也就慢慢地进入了诗的情味之中。

  我们在读《枫桥夜泊》时,也许不曾将目光眷注到“对愁眠”的“对”字上,然而师傅在“对”字的处理上下足了功夫,陌生化的处理方式,起到了特殊的效果,进一步领着孩子们走向诗歌的情感深处。

  师:月落是景,乌啼是景,江枫是景,渔火是景,霜天是景,钟声是景,这景那景,都一层又一层包围着——

  生:愁眠。

  师:都一层又一层伴随着——

  生:愁眠。

  师:都一层又一层笼罩着——

  生:愁眠。

  师:用诗人张继的话说,江枫渔火——

  生:对愁眠。

  此时,师傅让孩子们通过选义项的方式,知道此处的“对”有着“面对、面向”的意思,也有着“配合、陪伴”的意思,继而让孩子们体会到,在张继眼中,愁眠的不仅仅是他一人,还有月亮、乌鸦、江枫、渔火也如他一样忧愁难眠,似乎天地万物都跟着愁眠的诗人一块儿愁眠,那真是愁上加愁,愁不堪愁!但是,诗人为什么不用“伴”字,说成“江枫渔火伴愁眠”呢?他有伴吗?此问一出,孩子们蓦然发觉,其实张继无伴无依,江枫、渔火、落月、啼鸦怎会是他要的伴儿呢?他是孤寂一人,漂泊在外!至此,诗歌中空灵孤寂的愁就悄无声息地钻进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去了。

  诗人郑敏说:“每个汉字都像一张充满感情向人们诉说着生活的脸”。不为我们注意的一个“对”字,师傅带着孩子们去琢磨去品味,读出了情感,读出了情味,读出了情怀。诗意语文怎一个“情”字了得!

  有生命的课堂必须扎根在文化这块土地上,开掘语言文字背后的价值取向、精神母题和文化传承。《枫桥夜泊》一课的钟声文化,贯穿始终,萦绕耳畔,令人久久难忘。

  课一开始,师傅就带领孩子们读现代诗人陈小奇的《涛声依旧》、清代王士祯的《夜雨题寒山寺》、明代高启的《泊枫桥》、宋代陆游的《宿枫桥》,跨越千年的寒山钟声,吸引了孩子们的关注:为什么诗人们不约而同都提到了寒山寺的钟声?为什么寒山寺的钟声这样令人怀念?为什么人们路经枫桥都会想起张继?

  课至结尾处,师傅再次带领孩子们诵读这些借钟声寄托情怀的诗句,带领孩子们聆听悠然而起、千古流传的钟声,并且深情地告诉孩子们:“从张继之后,从《枫桥夜泊》之后,除了‘明月千里寄相思’,在中国诗人心中,又多了一种寄托愁绪的美好景物,那就是——钟声。”

  “流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几度经过忆张继,乌啼月落又钟声”、“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伴随着孩子们的琅琅书声,那穿越时空,穿越历史的钟声似乎在耳畔悠悠回荡,那浓郁炽烈、古老而又清新的钟声文化在心灵上积淀下来。师傅将《枫桥夜泊》放在了历史与文化的背景里,课堂是如此厚重,如此丰满,如此底蕴十足。

  师傅独特的文本解读、巧妙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极富感染力的教学语言,甚至精美的板书、摄人的音乐,课堂上无处不流露的那一份难以言说的精致与唯美、儒雅与厚重,让人轻叹: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是一件艺术品。造境,入情,寻根,一个个诗意的脚印,引领我们走近诗意语文……

原创文章,作者:fanw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nwen.hongwu.com/85633.html

(0)
上一篇 2023年1月2日 下午2:40
下一篇 2023年1月2日 下午2:43

相关推荐

  • 2022年54青年节演讲稿

      又是一个青年节的到来。cn公文小编收集整理了以下20xx年54青年节演讲稿,希望对您有帮助! 20xx年54青年节演讲稿(一)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

    新闻报道 2022年8月9日
  • 校园辞旧迎新晚会主持稿精选

      新的一年,代表着新的开始,新的出发。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校园辞旧迎新晚会主持稿精选范文,供大家参考! 校园辞旧迎新晚会主持稿精选   男: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女:现场的观众…

    新闻报道 2022年7月10日
  • 大塘小学环保志愿服务队走进南宁市花卉公园

      春风拂面,细雨润泽,在这最适合播种绿色的时节,大塘小学党团队志愿服务队108名师生于近日走进了南宁市花卉公园,用实际行动践行护绿环保。   在南宁市花卉公园里,大塘小学师生们在…

    新闻报道 2022年9月3日
  • 庆祝教师节国旗下讲话稿

    庆祝教师节国旗下讲话稿1: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早上好!   又一次金秋九月,又一次国旗招展,又一次硕果飘香,再过四天,就是九月十日,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日子吗?对了,就是教师节。…

    新闻报道 2022年11月14日
  • 冬季长跑启动仪式学生代表讲话稿

      亲爱的同学们、敬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高一(3)班的杨。   能够成为这一届高一第一位国旗下发言的学生,我感到很荣幸。首先谢谢的大家的支持。   冬天的风越吹越冷,…

    新闻报道 2022年10月5日
  • 高中第十七周国旗下的讲话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了一个月,同学们有喜有忧。然而成绩和排名的那几个数字的意义不在于炫耀或者因此自暴自弃,而在于吸取教训并实践到以后的考试里…

    新闻报道 2022年11月22日
  • 2022年构建和谐家庭演讲稿

      和谐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的情感支持。以下为大家分享的是20xx年构建和谐家庭演讲稿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想了解更多内容,敬请关注CN公文站! 20xx年构建和谐家庭…

    新闻报道 2022年11月5日
  • 秋季学期开学典礼教师代表讲话稿

      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很荣幸作为全校教师的代表在这里发言。暑期后的第一次上学,大家肯定是在父亲或母亲的殷殷叮咛声中离开家门的,有的同学可能还是父母的一路相送中幸福地走…

    新闻报道 2022年9月24日
  • 《诚信是金》最新评课稿

      我听了一节《诚信是金》的品德课,主要是让学生在生活中理解诚实守信,懂得“人无信不立”的道理。这位老师执教这一课是一节成功课,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课堂上教师的情境引入特别好,把…

    新闻报道 2022年7月13日
  •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识字3》评课稿

      这是一堂很成功的识字课。在教学中,教师把握住了低年级识字教学的 主要任务--识字,写字,把课文读通、读顺、读熟。并通过多种有效 的方式,将这些任务落在实处。其中,就有三个亮点。…

    新闻报道 2022年9月22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