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

  一、 一般来说,采访对象往往都很忙,他们是不愿在一个对她一无所知的人身上浪费时间。如果对采访对象毫无了解,一开始就提出诸如“你今年多大年纪?”“你出生在哪里?”之类鸡毛蒜皮的问题,采访对象不仅会对你的无知感到厌烦,还会认为你对他们缺乏最起码的尊重,马上就会失去谈话的欲望,采访自然也难以进行。采访前要把采访对象的情况进行梳理,筛选对采访有用的信息,根据需要拟定采访提纲,这样才能做到言之有物,在提问的时候也不至于问一些外行话。

  二、 拟订一个全面的、深入的、思路清晰的采访提纲。采访提纲是记者逻辑思维和思考问题层次的体现,一个好的采访提纲,能够帮助记者坚定信心,临阵不乱、掌握采访的主动权,使采访得到完善的结果。

  三、 与采访对象面对面,能否建立起谈话时的融洽气氛,是采访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记者给采访对象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他(她)的外表、衣着、随身物品。一般情况来讲,记者的外表应当尽可能朴素平常,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记者的随身物品。

  四、 在见到采访对象之后,如果时间允许,应该先进行一下沟通,在谈话过程中,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进行核实。如果在沟通过程中被采访对象能感受到记者对他的情况非常了解,会比较容易拉近距离。同时,根据现场沟通情况再次核定采访提纲,如果有些问题比较敏感,自己拿不准该不该问,应就这些问题和当事人进行交流,在得到当事人确认后,再进行采访。这样,在确认采访提纲的同时,也让当事人对所要采访的内容有所了解,不至于显得太突兀,可以保证采访的顺利进行。

  五、 如果时间不允许,要开门见山打开采访话题。开门见山会让对方觉得你坦率有效率,切中要害可以使对方觉得你懂行,值得交谈。

  六、 提出的问题要具体细致,不要泛泛而谈。有的记者在采访中经常会问这样的问题:“您遇到了哪些困难?”“您的感受是什么?”“您的愿望是什么?”“您的打算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就像简单的公式,缺乏个性。泛泛地提问往往得到的是泛泛的回答。那么,怎样避免泛泛提问呢?经验是:记者提出的问题要具体。好的问题是那些具体到做什么事时采用什么交通工具、晚餐有几个菜的问题(当然得跟表现人物性格有关,不要变成狗仔队),就好像我们会从一个人的饮食习惯来看出他是个喜欢享受的人还是个苦行僧一样,我们的文章也要通过这些细节让读者了解我们采访的人。

  七、 采访时要与被采访者形成互动。无论何时,对何人都有平等的尊重,这很重要,不要因为对方地位高而不由自主地想办法让他愉快,或者让他不快(有人认为用问题激怒对方显得自己很有水平,事实上你和对方不是对立关系,你的任务是得到回答而不是表现你自己),也不要因为对方是卑微的人物而忽视对方的感受。

  八、 适度的沉默。沉默也是深度报道采访提问中的一个重要的技巧,因为深度报道的提问多是要点性、针对性、独家类的提问,需要给采访对象留出思考和阐述问题的时间。聪明的记者一般不会打断采访对象的话,这样可能得到直接询问得不到的情况。故意地不露声色,有时同样有效。美国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迈克·华莱士说:“我发现,在电视采访中最有趣的做法就是问一个漂亮的问题,等对方回答完毕你再沉默三、四秒钟,仿佛你还在期待着他更多的回答。你知道会怎样吗?对方会感到有点窘促而向你谈出更多的东西。”

  九、 采访时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语速、说话的清晰和明了。在采访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表情,尽量让自己的表情和采访的内容相一致,并通过点头等肢体语言来回应对方的话语。还需要注意的是在采访中要把自己的通讯设备打到静音或者关机状态,避免在采访过程中出现声响。

  十、 在采访中一定要仔细听对方说话,并从他的话语中搜集新的采访点。无论是在提出问题时还是在倾听对方回答时,记者都要专注,不要在提出问题后就觉得和自己没有关系了,而是要看着对方,专心致志地倾听对方的谈话内容。这样一是显得尊重对方,同时也可以了解对方的所要表达的意思,在被采访对象没有表达清楚或者偏离主题的时候,适时地进行引导。

  十一、 要学会随机应变。不管你事先采访提纲准备得多么充分,真正采访时,我们总会发现有很多内容出乎我们的想像。这时候,就需要随机应变,抓住对方回答中的新线索、新疑问,继续提问。

  十二、 善于观察与倾听,捕捉采访问答中所不能显现的事实。艾丰提醒所有的记者“在采访时别忘了带上眼睛和耳朵”。我们强调观察和倾听是因为深度报道采访需要记者全身心地投入,许多鲜为人知的原因和珍贵的新闻事实,都是记者调动所有感官包括心灵去感知到的。采访人的行为举止,甚至说某些话时他的眼神表情,这些细微之处常常凸显他的价值判断和他的性格。这个细节写进了文章,读者能够通过我们的眼睛看到被采访者的处境。

  十三、 采访时遇到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提问,绝对避免主观编造和添加。

  十四、 采访时间不要太长,除非你和被采访者惺惺相惜而引发了别的讨论(那个时候采访其实也已经结束)。你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把该问的问题问完,不要浪费时间在无效的问题上,否则会让被采访者不耐烦。

  十五、 采访后可询问是否可以提供相关资料。

  十六、 在采访结束后,如果有时间,可以和被采访对象进一步交流,就采访报道进行一些探讨,这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事件的更多讯息,也可以对我们的采访进行一些补充。同时也能拉近我们和被采访对象的距离,和他们成为朋友。

  十七、 争取全面了解被采访人。在采访中,注意采访被采访者的联系人,他们无意的流露有时会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十八、 将完成的采访稿寄回给被采访人,请其过目并可适当让其修改。将最终出版物寄送一份给被采访人并再次表示感谢。

原创文章,作者:fanw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nwen.hongwu.com/81656.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2月19日 下午1:48
下一篇 2022年12月19日 下午1:52

相关推荐

  • 创新是妇联工作发展的不竭动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高屋建瓴的论断,充分揭示了创新在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发展中的巨大力量和作用,也就…

    经验交流材料 2022年7月23日
  • 面试中的交流技巧

      一、面试中的非言语交流的技巧   人际交往中我们是同时使用有声语言、副语言、体态语三种手段进行着交流,也就是说:表达:语言十副语言十体态语。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交际过程中,35%…

    经验交流材料 2022年7月10日
  • 经济贸易局2014年创建平安活动工作总结

      根据市委、市政府x发[~]6号《关于开展创建xx活动的实施方案》的统一部署,我局给予了高度重视,首先成立了由主管局长崔设华任组长纪检组长张克生任副组长其他职能科室科长任成员的领…

    经验交流材料 2022年9月20日
  • 文化市场稽查大队岗位练兵活动总结

      文化市场稽查大队岗位练兵活动总结 扎实开展岗位练兵  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文化稽查队伍担负着打击违法经营、保护合法权益、规范文化市场秩序的职责,这既是党和国家给我们的重…

    经验交流材料 2022年12月27日
  • 暑假社会实践

      12——16,我们调研部对我系03级-01级全体学生的暑期实践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发现今年我系同学们的实践进行的如火如荼,形式多样,多姿多才。同学们以不…

    经验交流材料 2022年10月26日
  • 实施“工贸强区”发展思路 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x区辖区面积465平方公里,辖8镇1个街道办事处,共有104个村(社区),人口56万。近年来,我区毫不动摇地坚持“工贸强区”发展思路,立足城市中心区的特点和优势,通过实施“三大…

    经验交流材料 2022年9月28日
  • 办学特色:打通社区,落实全程德育

      在学校新三年发展规划中确立了“追求优质共同发展”的办学思想,就是在学校追求优质资源的形成与积累中,教师与学生共成长,教师与学校共发展,学校与社区共前进。学校教育实现联动社区,对…

    经验交流材料 2022年10月23日
  • 建工公司职工培训工作交流材料

      精心构建培训体系努力提升员工素质   随着建筑市场竞争态势的不断加剧,企业转机建制的步伐不断加快,我们逐步认识到,企业要想保持稳定、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拥有大批综合素质与之相…

    经验交流材料 2022年8月4日
  • 某县发展马铃薯产业典型经验材料

      我们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小兴安岭西南麓,松嫩平原北缘,下辖5镇11乡,148个村,耕地面积318万亩。我县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是马铃薯最佳生产区,特别是随着近年企业实力…

    经验交流材料 2022年7月14日
  • 山区乡镇党委如何增强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能力

      最近,中共xx省委九届五次全会通过的《中共xx省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增强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能力,实现富裕安康是各级党委的…

    经验交流材料 2023年1月11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