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读书心得

  宋词是一朵情花的读后感。宋词史上有数不尽的才华横溢之辈,他们留下了数量可观的作品,在词史上永远占据着一席之地。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带来的宋词读书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宋词读书心得篇一:

  《宋词是一朵情花》内容概要:拈一朵情花,呷一口词香,浓情午后,疲软的夕阳下,且捧卷入宋,染一方青楼的旖旎,密会徽宗,邀约李师师……读罢宋词,大梦方觉……

  《宋词是一朵情花》读后感,来自亚马逊网上书店网友:自古有多少红颜美人,她们风华绝代,倾城倾国,赢得了无数美誉。正如李会诗笔下的李师师,以沉鱼落雁的美貌俘获了上至皇帝,下到才子、草寇的心。历史上的四大名妓中任何一位都有一番风流韵事,演绎成了如今电影电视剧里饶有滋味的故事情节。读《烟花深处有香软的怀抱》这一节,不禁联想到了历史上和李师师齐名的佳人们。苏小小玲珑秀美、气韵非常,是钱塘一带有名的诗妓。一次她在游玩之时碰到了一位风流倜傥的公子——阮郁。两人一见倾心,互通款曲,并私定终身。无奈阮郁的父亲听说了这件事非常生气,想尽一切办法把他骗回家,以继承祖业。阮郁走后,苏小小一病不起。红颜薄命,之后不过几年的时间里便病逝了。但是苏小小的墓碑上却留下了一首绝美的:“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 柳如是是明末清初秦淮河畔如云佳丽中的一朵奇葩。她美艳绝伦,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无数风流才子为一睹红颜而一掷千金。

  但柳如是并非一般青楼女子可比,她重情重义,心怀家国大事,有一股男人所不及的高贵气节。在反清复明的斗争中,柳如是倾尽钱财帮助义军,甚至亲自到舟山慰劳士兵。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有铮铮骨气的奇女子,于四十七岁那年结束了生命。但是她留下了不少值得传颂的轶事佳话和颇有文采的词作。例如那首有名的《江城子·忆梦 》:梦中本是伤心路。芙蓉泪,樱桃语。满帘花片,都受人心误。 遮莫今宵风雨话,要他来,来得么。安排无限销魂事。砑红笺,青绫被。留他无计,去便随他去。算来还有许多时,人近也,愁回处。 提起陈圆圆,第一反应是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但更多词人没有赢得太高的声誉,更像绿叶衬托着红花,交映成趣。其中吴文英就是造诣比较突出的一位。 吴文英,号梦窗,又号觉翁,是一位特例独行的江湖游士。他虽然浪迹江湖,终生布衣,却经常结交权贵。文学史上称他的人生是非仕非隐,称他的词作达到一种亦梦亦幻的境界。可以说梦窗一生之中没有工于钻营,他充当幕僚不过是想解决生计问题,他的人格是清高独立的。正是如此,他把精力都放在了词的创作上,希望自成一家,但是前人的成就卓著,而自己的胸襟气魄,才情禀赋都不及他们。于是只有专注于艺术技巧,以期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因此吴文英写词注重章法结构,通常打破时空变化的次序,场景的跳跃不拘泥于理性思维和逻辑顺序。这种突变性的结构往往缺少必要的过渡与照应,情丝脉络隐约闪烁无迹可求。

  这种结构造成了词的多义性,产生了审美距离,使人很难理解词境。也许是这种特殊的章节结构使然,梦窗词的语言密丽深幽,富有强烈的色彩感和装饰性。这样一来,堆砌过甚反而失之于晦涩。 我认为吴文英化实为虚的怀古词和亦真亦幻的悼亡词境界空灵,改变人们的思维定式,更能体现出词人的超常手法。怀念亡姬的名作《风入松》便写得如泣如诉,似真似梦。“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过度的追忆和迷恋令人产生幻觉,依稀闻到秋千架上亡姬纤纤玉手留下的凝香。我很欣赏吴文英的才气,不如姜夔那般锋芒毕露,也别有一种风情。吴文英更像词史上的绿叶,辉映着那些娇艳的红花,然而也是不可或缺的……

  宋词读书心得篇二:

  《宋词是一朵情花》内容概要:拈一朵情花,呷一口词香,浓情午后,疲软的夕阳下,且捧卷入宋,染一方青楼的旖旎,密会徽宗,邀约李师师……读罢宋词,大梦方觉……

  《宋词是一朵情花》读后感,来自亚马逊网上书店网友:自古有多少红颜美人,她们风华绝代,倾城倾国,赢得了无数美誉。正如李会诗笔下的李师师,以沉鱼落雁的美貌俘获了上至皇帝,下到才子、草寇的心。历史上的四大名妓中任何一位都有一番风流韵事,演绎成了如今电影电视剧里饶有滋味的故事情节。读《烟花深处有香软的怀抱》这一节,不禁联想到了历史上和李师师齐名的佳人们。苏小小玲珑秀美、气韵非常,是钱塘一带有名的诗妓。一次她在游玩之时碰到了一位风流倜傥的公子——阮郁。两人一见倾心,互通款曲,并私定终身。无奈阮郁的父亲听说了这件事非常生气,想尽一切办法把他骗回家,以继承祖业。阮郁走后,苏小小一病不起。红颜薄命,之后不过几年的时间里便病逝了。但是苏小小的墓碑上却留下了一首绝美的:“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 柳如是是明末清初秦淮河畔如云佳丽中的一朵奇葩。她美艳绝伦,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无数风流才子为一睹红颜而一掷千金。但柳如是并非一般青楼女子可比,她重情重义,心怀家国大事,有一股男人所不及的高贵气节。在反清复明的斗争中,柳如是倾尽钱财帮助义军,甚至亲自到舟山慰劳士兵。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有铮铮骨气的奇女子,于四十七岁那年结束了生命。但是她留下了不少值得传颂的轶事佳话和颇有文采的词作。例如那首有名的《江城子·忆梦 》:梦中本是伤心路。芙蓉泪,樱桃语。满帘花片,都受人心误。 遮莫今宵风雨话,要他来,来得么。安排无限销魂事。砑红笺,青绫被。留他无计,去便随他去。算来还有许多时,人近也,愁回处。 提起陈圆圆,第一反应是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宋词是一朵情花的读后感,来自国美图书的网友:宋词史上有数不尽的才华横溢之辈,他们留下了数量可观的作品,在词史上永远占据着一席之地。但更多词人没有赢得太高的声誉,更像绿叶衬托着红花,交映成趣。其中吴文英就是造诣比较突出的一位。 吴文英,号梦窗,又号觉翁,是一位特例独行的江湖游士。他虽然浪迹江湖,终生布衣,却经常结交权贵。文学史上称他的人生是非仕非隐,称他的词作达到一种亦梦亦幻的境界。可以说梦窗一生之中没有工于钻营,他充当幕僚不过是想解决生计问题,他的人格是清高独立的。正是如此,他把精力都放在了词的创作上,希望自成一家,但是前人的成就卓著,而自己的胸襟气魄,才情禀赋都不及他们。于是只有专注于艺术技巧,以期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因此吴文英写词注重章法结构,通常打破时空变化的次序,场景的跳跃不拘泥于理性思维和逻辑顺序。这种突变性的结构往往缺少必要的过渡与照应,情丝脉络隐约闪烁无迹可求。

  这种结构造成了词的多义性,产生了审美距离,使人很难理解词境。也许是这种特殊的章节结构使然,梦窗词的语言密丽深幽,富有强烈的色彩感和装饰性。这样一来,堆砌过甚反而失之于晦涩。 我认为吴文英化实为虚的怀古词和亦真亦幻的悼亡词境界空灵,改变人们的思维定式,更能体现出词人的超常手法。怀念亡姬的名作《风入松》便写得如泣如诉,似真似梦。“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过度的追忆和迷恋令人产生幻觉,依稀闻到秋千架上亡姬纤纤玉手留下的凝香。我很欣赏吴文英的才气,不如姜夔那般锋芒毕露,也别有一种风情。吴文英更像词史上的绿叶,辉映着那些娇艳的红花,然而也是不可或缺的……

  宋词读书心得篇三: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这是冰心老人向青年学生谆谆叮咛的一句名言,在知识经济日趋引领世界的今天,多读好书,读经典,是我们每位学子所应该努力的。天下书籍浩若烟海,一个人穷其毕生精力也是无法读完的,就是专攻一门,一些专业知识也是学不完的。怎么办呢?就要求我们择书而读,选其中的精华部分,并学会精读、学会触类旁通、学会旁征博引、要学以致用、要结合实际,不能死读书,不能做书呆子。

  在生活中,我喜欢读文学著作,喜欢唐诗宋词,也喜欢外国名著,喜欢散文小品,也喜欢四大名著。最不喜欢的就是网络臆造的鬼神故事,穿越奇文,这样的文章对学生、对历史都是有害无益的。现在正是春暖花开之时,外出踏青带上一本诗词,在饱览祖国大好河山之余,品味古人的名篇佳作,岂不快哉!这几天,我又重读了一遍《宋词三百首》,升起的感悟与青少年时期有了很大的不同,以前是欣赏里面的风花雪月等绝妙语句,现在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和历史知识的积累,发现其中的家国情怀更让人动容。

  在北宋有很多的词人我们耳熟能详,如欧阳修、苏轼、柳永等,他们风格各异,才情出众,为后人留下了诸多名篇佳句。欧阳修写的游子思乡的《踏莎行》让人离愁满怀:离愁渐远见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让我们在这个明媚的春天生出诸多惆怅,春天总是那样短暂,人生也不过白驹过隙,是多么值得珍视啊!苏东坡是我最喜爱的词人,他的词豪迈雄健,气势奔放,如同他坎坷曲折的人生,虽屡遭贬谪,仍达观乐世,这样的胸襟,这样的才情,为后生文人之典范。其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已成千古名句,他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让我们感叹人生无常,任何事都有两面性,要放松、放下、放开、放空,做到心胸豁达,如白居易在诗中所言:“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随富随贫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遇事不斤斤计较,胸怀坦荡,做人做事但求问心无愧就行了。柳永的词在当时也是流传很广的,“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也就像是现在的刘德华、周杰伦的流行歌曲一样,有众多的“粉丝”,其《雨霖铃》如同周董的《青花瓷》,广外传唱,久经不衰。

  南宋是个软弱的朝廷,在政治上一直偏安江南,受到北方金国的压制,这时一些文人平添了很多家国情怀,渴望收复中原,对祖国河山的分裂表现出由衷的悲痛。其中著名的词人有李清照、辛弃疾和陆游。李清照的词清新婉约,体现出了女性特有的细腻和知性,读来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她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揭示了宋代妇女的内心世界,所受的束缚压制有所表现,其才学乃巾帼中的翘楚,让人肃然起敬。辛弃疾继承了苏轼豪放词的传统,表现出“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气概,但壮志未酬,怀才不遇,最后隐居田园。他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写的情景交融,跃然纸上。今天被用在网络搜索引擎——百度上,也算是古为今用吧。爱国诗人陆游六十余年写诗近万首,在年轻时也创作过动人的词作,“当年万里觅封侯”让人读来豪情满怀,有种国耻未雪、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让人感到普遍的人生况味,一种君子之风为后世文人所效仿。家与国,始终是两宋文人念念不忘的话题,是风花雪月背后所深深寄托的主题。

  读罢全书,掩卷沉思,在历史上有多少文人志士,他们抒发着自己的人生感受,担负着民族的家国责任,倾吐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这无疑也是一种“中国梦”。就个人而言,希望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施展自己的才华,为国家人民效力。就整个社会而言,希望改良社会风气,扶正祛邪,救亡图存,希望国有明君,重振朝纲,与我们现在的民族复兴相合,所以以史为鉴,在品味古人的风花雪月、悲欢离合的时候,我们更应该继承他们的关怀时事、以民族兴亡为己任,尽己所能,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国家民族的复兴尽一些绵薄之力。

原创文章,作者:fanw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nwen.hongwu.com/80198.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2月14日 下午3:49
下一篇 2022年12月14日 下午4:02

相关推荐

  • 关于《悲惨世界》读书心得400字6篇

      小说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冉阿让是个诚实的人,一直帮助穷困的姐姐抚养七个可怜的孩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悲惨世界》读书心得400字6篇,欢迎借鉴参考。   《悲惨世界…

    读书心得体会 2022年11月10日
  • 波丽安娜读书心得最新2022精选五篇观后感

      《波丽安娜》这本书有一种激动人心的力量,它深刻、动人、有趣,激励了一代有一代人。当我读完它的时候,我发现一种美好的感情已经融化在心中了。下面第一范文网的小编给大家整合几篇关于波…

    读书心得体会 2022年7月14日
  • 6年级读书心得100字

      6年级读书是快乐的,我们一定要把“我读书,我快乐”这个理念进行到底,如果读得不快乐干脆不要读了,读书是为了让自己快乐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

    读书心得体会 2022年7月31日
  • 读书心得日记300字5篇

      书是知识的重要载体,据说,一个人一生中拥有的三分之二的知识是从书本上学来的。下面是第一范文网为大家准备的读书心得日记300字,希望大家喜欢! 读书心得日记300字范文一:小脑袋…

    读书心得体会 2022年8月18日
  • 傲慢与偏见读书心得800字范文

      《傲慢与偏见》这本书,在初中时已经接触过,只是当时只是看到了男女主角之间的感情纠葛,起起落落的心情,让人沉浸在其中,几年之后,再次翻阅,别有一番风味。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

    读书心得体会 2022年7月21日
  • 巴黎圣母院读书心得1000字优秀范文

      《巴黎圣母院》,整本书中我感受到了美于丑,善与恶的强烈的对比,让我看到了这个色彩浓郁的画面,在此分享读书心得1000字优秀范文。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巴黎圣母院读…

    读书心得体会 2022年10月2日
  • 关于《童年》读书心得600字5篇

      童年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前苏联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

    读书心得体会 2023年1月10日
  • 2021关于精选窗边的小豆豆读书心得体会感想

      《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讲述的内容是,作者小时因为淘气,一年级就被退学,来到新的学校“巴学院”,在校长小林宗作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

    读书心得体会 2022年7月31日
  • 读《梁家河》心得体会范文

      《梁家河》主要讲述在梁家河的知青生活,记录梁家河几十年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精心整理的读《梁家河》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参阅。   读《梁家河》心得体会 …

    读书心得体会 2022年10月15日
  • 读书名著心得800字3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名著阅读意识已经深深地根植在语文教师的心中,名著阅读也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带来的读书名著心得800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读书心得体会 2022年10月3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