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客礼仪常识

  我们常常要都别人的家里作客,这时候就要注意作客礼仪了,那么作客有哪些礼仪常识呢?下面就来和小编一起看看作客礼仪常识吧。

  【作客礼仪】

  1、学会预约:当好客人的第一步是学会预约,在拜访他人之前告知别人,让其做好待客准备。大部分时候的突然到访给主人的感觉并非惊喜,而是没有礼貌客人的自以为是。

  2、学会准时:迟到真的一点都不酷,尤其是作为被邀请一方,你以为你是谁?你的时间一定比他人宝贵?准时的含义是恰恰在约定时间走入主人家中,不早亦不晚,太早的到达或对主人也有冲击,最合适的方式只有准时。而在现代社会被人遗忘的礼仪细节时,若非主人邀请来家进餐,请切记不要在吃饭时间拜访,那只会造成尴尬。

  3、学会带上礼物:别以为这是繁文缛节,其实它是基本礼貌,空手而至的客人在成熟的人眼中就是不懂事。礼不在重,有情义即可,哪怕是带一点水果,也会展示出你的有心。

  赠礼注意事项:

  (1)、赐人不曰来取,与人不问所欲。“君子慎其所与人者”,不能胡乱地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馈赠,更不能强行地馈赠,也不能问别人想要什么礼物。

  (2)、赠人物品,必谦必敬。馈赠给人东西的时候要态度恭敬,不能傲慢,这是对朋友的最大尊重和敬意。

  (3)、赠人物品,外必用包裹,婚丧庆寿例外。馈赠时要量力而行,尽自己的能力选择礼物,只要包装得体、讲究适度,也就合乎礼仪了。中国人是不能当面拆礼物、当面评价的,不礼貌。而在西方,结婚可以直接开出礼物清单,大家照着送。而且当面拆礼物,当面表示对礼物有多惊喜,反而是一种习俗。

  (4)、平素赠物,座有他客,须避观听,远来及初晤,可不避。送礼时应考虑场合及周围人的感受,不能因为自己的行为给他人带来不便或压力。

  (5)、爱人财不以为富。虽然会收到很多礼物,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应该把礼物当成朋友的一番心意,而不是发家致富的手段。

  (6)、受赠先略谦辞后受,称谢,逾日须往拜。推而不辞是中国人委婉表达的方式,千万别硬把礼物推掉以免得罪人。

  (7)、长者赐,不敢辞。长辈赠予的礼物应该欣然接受并表示感恩。

  4、学会打扮自己:长指甲、乱头发都是做客时的大忌,这时候别觉得不拘小节是美德,任何时候,蓬头垢面、乱七八糟造型出现的人都不会受欢迎,而这种太过于随意的外表其实也会让主人难过,“原来你这么不在意我。”在喜欢的人面前打扮自己应该是现代人类的基本反应。

  5、学会热情招呼:作为客人,最重要的基本守则是表现出自己的极大热情,而这份热情从进门后就体现在积极和在座人打招呼,再次强调这不是无谓的客套,只是最为基本的礼貌。如果是去长辈家做客,请记得待主人安排或指定座位后再坐下,同时要注意坐的姿势。

  6、学会起身:客人的屁股不能老黏在板凳上,比如主人们为自己端茶敬酒时,别忘记起身道谢,而那些果品、菜品,也记得请在场的长者先取用。

  7、学会克制欲望:做客时,随心所欲是大忌。这里的欲望指的是食欲也包括胡乱的好奇心。共食不饱虽然听起来太刻意,可仔细回想那些在做客时也胡吃海喝的同学哪个不在背后遭到嘲笑?诙谐的古人总结出做客四不:不马食,不牛饮,不虎咽,不鲸吞。今年春节去别人家拜年时,请默念。

  8、学会专心:与主人谈话时,请抬头,别玩手机,认真与主人交谈,而那些左顾右盼的眼神、乱翻东西的行为也应该通通禁止!

  9、学会合适的道别:别滔滔不绝,没有不会结束的宴席,所以在发现主人心不在焉、长吁短叹、蹙眉皱额或不时看表时,请学会在两人对话沉默的间隙道别吧!而在说完再见后,请果断离开,那些说走又不走的客人最为伤脑筋!

  【作客吃饭礼仪】

  1、入座:座有次序,上座必让长者、尊者,晚辈主动端茶服务。

  2、坐姿:入座后不横肱,不伸足,手肘不应该放于桌上,不可敲击碗筷。

  3、主客礼仪:主先举杯敬客,客致谢辞。主人亲自烹调,须向主人礼谢后食。

  4、主人敬酒毕,正客须回敬主人。晚辈先向长辈敬酒。

  5、客食未毕,主人不先起。

  6、起席,主逊言慢待,客称谢。

  7、宴毕,主人进巾进茶。

  8、进食:用筷夹菜,只取在自己之一方,不应该站起向其他方向取菜,尤其不应该向碗盘顶心取菜取汤。

  9、同一菜最好不要连续夹取三次,所取肴菜,不倍于他人。

  10、匙有余沥必倾尽,方再入公食器中。

  11、食勿响舌,咽勿鸣喉。

  12、咳嗽必转身向后,并不当众剔牙。

  【作客称呼礼仪】

  1、最好只和同辈或小一辈的人,用“亲”开头打招呼。虽然现代社会在称呼上,对于长幼之分已经越来越模糊了,但基本的要素常识还是要有的。称呼上也要有个底线,最起码你不能与第一次见面、年龄相隔 30 岁的人,喊对方一声“亲”。亲,这个字虽然会速度提升个人交往的美誉度和拉近距离,但对待长辈还是要有一定的敬畏,凡遇到人必是“亲”,没有亲疏远近的喊来喊去,最后只会给人留下“不会做人”的差评。

  2、如果摸不清楚长辈的职位和职业状况,还是用“老师”称呼最为保险。各种称呼礼仪书籍中都有品类繁多的职位或职业类的称呼描述。比如,用职务称呼,局长、科长、经理和院长等;用专业技术职务称呼,教授、工程师和某工等;直接以被称呼者的职业作为称呼,老师、教练、医生、会计和警官等。社交场合最常遇到的场景就是饭局,在饭局上一桌子人,凡是年龄比你大的,在摸不准对方情况时,还是一律以“老师”作为称呼最为保险。

  3、别把“您”丢掉。如果有统计,“您”应该是最多被现代人丢掉和忘记的一个字。在使用第二人称时,所有人都清楚用“您”比用“你”要更显敬重。

原创文章,作者:fanw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nwen.hongwu.com/77075.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2月4日 下午12:21
下一篇 2022年12月4日 下午12:35

相关推荐

  • 有关国旗的礼仪常识

      国旗是国家的一种标志,是国家的象征。它通过一定的式样、色彩和图案反映一个国家政治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在一个主权国家领土上一般不得随意悬挂他国国旗。   在国际交往中,形成了悬挂…

    礼仪常识 2022年11月9日
  • 结婚贺礼

      当你的亲朋好友或同事结婚时,你应该送一份礼物,一来表示你向他们道喜的心情和良好的祝福,二来可以加深你们业已建立的关系。   可以是大号红包,也可以是家传古物,当然去市场上购买的…

    礼仪常识 2022年11月26日
  • 关于咖啡礼仪常识推荐

      这是一篇有关于咖啡礼仪常识的文章,希望对您有帮助   文明礼仪,咖啡礼仪常识   现在,咖啡已经越来越走进我们的生活了。   喝咖啡,除了作为饮料自身的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在人际…

    礼仪常识 2022年9月26日
  • 演讲礼仪课堂

      演讲者上场时务必大方自然,亮相得体,上场后首先环视一下全场,接下来可以进行开场白,演讲的开场白没有一定的固定模式,可首先介绍一下自己的姓名,并向听众致意。然后可以运用以下形式:…

    礼仪常识 2022年9月14日
  • 现代社交礼仪资料

      礼仪是一门学问,有特定的要求。在家庭、学校和各类公共场所,礼仪无处不在。就个人而言,表现在举止文明、动作优雅、姿态潇洒、手势得当、表情自然、仪表端庄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

    礼仪常识 2022年11月19日
  • 中餐的宴会礼仪常识

      生活中经常要参加一些宴会,所以就要懂宴会的礼仪常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中餐的宴会礼仪常识,仅供参考! 中餐的宴会礼仪常识   1.家宴:也就是在家里举行的宴会。相对于正式宴…

    礼仪常识 2023年1月8日
  • 涉外礼仪注意事项

      礼仪是人们在社交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守则,中国自古以来就被誉为礼仪之邦,所以在涉外交流时应该特别注意礼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涉外礼仪注意事项,欢迎阅读!希望能鞥给大家带来帮…

    礼仪常识 2022年7月22日
  • 聆听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有些人担心自己的沉默寡言会影响人际关系,因为他们时常觉得没有有趣的话可谈。但事实上,要成为一个好的谈话者并不需要机智和多话,只要会聆听即可。   聆听是用心倾听,这是一种友好的…

    礼仪常识 2022年9月4日
  • 藏族茶文化礼仪

      在西藏高原的茶文化中,还有奶茶。奶茶有两种,一种是茶水烧开后直接加牛奶放盐(或者不放);另有一种在拉萨等城镇最为盛行,因为要加糖,所以人们称之为甜茶。这种茶必须用红茶熬汁,再加…

    礼仪常识 2022年9月25日
  • 个人基本礼仪常识

      一、仪表   1、仪表——第一印象的关键   仪表,也就是人的外表形象,包括仪容、服饰、姿态和风度,是一个人教养、性格内涵的外在表现。   讲究个人卫生、保持衣着整洁是仪表美的…

    礼仪常识 2022年8月29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