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面试中的言语技巧

  言语表达能力也是面试的重要测评要素,面试中语言技巧使用的优劣,直接反映了考生的知识和修养。良好的语言表达技巧,会推动面试的顺利进行,协调考生与考官的沟通,使考官能够全面了解考生的能力和素质。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公务员面试中的言语技巧。

公务员面试中的言语技巧

  一、“我”字的使用

  1. 减少“我”字的使用频率;

  2. 尽量变单数的“我”为复数的“我们”;

  3. 用较有弹性的“我觉得”“我想”来代替强调意味很浓的“我认为”、“我建议”等词语,以起到缓冲作用;

  4. 使用“我们”的替代语,如“大家”等,以转移“我们”的语义积累作用;

  5. 对“我”字作修饰和限定,如,“我的拙见”“我个人的看法”等;

  6. 在符合语法的情况下省略主语“我”,如将“我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运作”省略主语变为“这是一次成功的运作”.

  总之,除了在明确主体、承担责任的语义环境下,应慎用和巧用“我”字。

  二、发表意见的技巧

  为了争取考官的认可,考生除了要具备真才实学能够发表真知灼见,也要掌握表达自己观点的艺术,以此来促进考官对自己观点的理解和接受。

  1. 考官提问时请考生注意听,抓住考官提问的要点,同时合理组织自己的语言,考官未说完,绝不能打断其话头,静待考官说完后再从容不迫地发言。

  2. 保持与考官的及时沟通。

  3. 不要固执己见,应该允许考官提出相反意见,并且虚心倾听,真诚请教。

  4. 当问题属于中性或不易引起争论时,可直接坦率地提出自己的观点。

  5. 当自己的观点不易被接受时,可以使用“层层递推法”和“反证法”.

  三、怎样做恰当的解释

  在面试中解释是常用的表达方式。解释的目的是将考官不明白或不了解的事实、观点说清楚,或者是阐释某件事的原因,还或者是将考官的误解及时澄清。

  “解释”本身并不难,要使自己的解释达到预期效果,这就需要一定的原则和技巧了。

  1. 解释的态度应端正

  考生在做解释时,不能因为考官要求你解释的问题太简单而表现得不耐烦或自傲。考官要求考生解释某一问题,往往考察的就是考生会不会解释。考生在做解释时必须态度诚挚,用富有情感的语言来说明问题。

  2. 应适时收尾

  当解释实在难以奏效时,考生不必着急,“话不投机半句多”.如果考官已经做了某个判断,考生往往很难改变他的观点,这时转移话题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3. 有理有据

  解释其实就是阐明考生的论点和论据。在你确凿的证据和一定的逻辑推理的支持下,考官将很容易接受考生的解释。

  4. 实事求是

  解释时若真实情况难以直言,请考生不要寻找借口,强词夺理,更不能巧言令色,凭空编造。该解释的,就讲明客观原因,表明自己态度;不该解释的,不要乱加说明。

  考生若有不便直说的或考生不愿在考场表露的,可以如实向考官说明并请求他们的谅解。

  5. 承担责任

  当考生被要求解释自己过去工作中的失误或某些不足时,若仅仅说明事情的经过而回避自己的责任,就不明智了。在自己承担责任时,要就事论事,将责任严格限定于所解释的事情上,不要随意扩大。

  6. 间接解释

  即以第三者的角度去解释,包括自己原单位领导、大学的老师、奖状证书等书面材料以及媒体资讯等等。引用第三者的身份进行解释将增强自己解释的客观性和说服力。

如何提升公务员面试语言的逻辑性

  考生的发言需简洁、精炼,谈吐流利、清楚,以中心内容为线索,展开发挥。考生不要东拉西扯,将主题漫无边际地外延。为了突出自己的中心论点,考生可采用结构化的语言。回答问题时,开宗明义,先做结论,然后再做叙述和论证,条理清晰地展开主要内容。当然也要避免议论冗长。

  1. 避免表达含糊和有歧义

  2. 指代清楚

  口语不同于书面语,后者可以大量使用代词,而读者有足够的视觉空间容纳上下文,因此,代词使用得多没关系。而口语速度快,如果代词用的太多,考官难以根据上下文(根本无下文)来分清指代关系。尤其是“他”“她”“它”在口语中是分不清的,因此考生在考场上为了避免指代不清造成的误解,可以少用人称代词,能用姓名的地方尽量用姓名。

  3. 情节叙述需提供确切信息

  有些考生回答问题,不紧扣题意,泛泛而谈。

  4. 避免使用语义含糊的词语或句式

  5. 不要随意省略主语

  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口语可能很随便,经常在谈话的双方都明白时省略主语,但考场上既使双方都能理解的情况下,也最好不要随意省略主语,尤其是必须注意对考官的称呼不能省略。

  6. 不用方言。

  除非考官同意,否则考生在考场上尽量使用普通话。有些特殊的职位可能要求会某种方言则另当别论。

  7. 可以在话题末尾做一个小结

  对于一些时间、空间、逻辑结构不明显的叙述或较长的一段话,考生可以在结尾言简意赅地做一个小结,给考官一个清晰、完整的感觉。

  8. 增强谈话的逻辑结构

  考生可以多使用一些连接词,加强句与句之间的承上启下,并突出逻辑关系。

  9.借口说话

  面试时的很多问题是直接针对考生提的,需要考生正面做出回答。而其中的有些问题如果考生“借口说话”可能效果会更好。

  借口说话在具体应用时,要注意“借的口”–选择的人或事物应该是考官能接受、能认可的。此外,考生还应尽量将这种方法表达得委婉含蓄一些。借口说话,既不能大张旗鼓、盛气凌人,又不能无中生有、凭空捏造。

面试用语的禁忌

  1. 自己和自己抢话也不让别人插话

  2. 语言的反复追加

  当考生说话时反复重复某一句话或经常补充前面的话,就会令考官烦躁了。

  3. 确定性的两个极端

  语义的确定性应适时而定。有些考生形成一种语言习惯,经常使用绝对肯定或很不确定的词语。

  4. 语言呆板,重复使用某种句式或词语

  5. 不要随便扩大指代范围

  6. 去掉口头禅和伴随动作

  这六点言语技巧其实就是平常说话时应该注意的,如果到面试考场,大家回答问题都很流畅,相信给面试官的印象很不错,那面试就相当于成功了一半,所以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建议考生把表达和沟通好好练习一下,为面试做好充足的准备。

原创文章,作者:fanw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nwen.hongwu.com/72566.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1月20日 下午2:10
下一篇 2022年11月20日 下午2:17

相关推荐

  • 让人舒服的21个沟通技巧

      什么样的沟通方式,才能让人感觉舒服呢?分享最让人舒服的34种沟通技巧,高效沟通技巧,说话的艺术。让你迅速成为一个会说话的人。   让人舒服的21个沟通技巧   1赞美行为而非个…

    个人礼仪 2022年10月22日
  • 社会交往中的服装搭配原则

      社会交往中服装搭配的原则可以帮助你提升个人形象气质。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社会交往中的服装搭配原则文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社会交往中的服装搭配原则:个性原…

    个人礼仪 2022年9月26日
  • 公务员面试礼仪服装要求规范

      一般来说,公务员的服装应当合乎身份,庄重、朴素、大方。在工作中,机关公务员的打扮穿着是不宜完全自行其事的,因为机关公务员的服饰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其所产生的第一印象的好坏,并且…

    个人礼仪 2022年9月24日
  • 关于职业女性的工作服饰与色彩

      每一个历史时代,人们的穿着打扮,不仅体现防暑、御寒的实用性这个共性,而且也是特定时代文化、民族文化的缩影,是特定文化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及民族心态。…

    个人礼仪 2022年11月27日
  • 社交礼仪衬衫穿着

      衬衫是穿在内外上衣之间、也可单独穿用的上衣,现在的衬衫也是有很多的学问,那么你们知道衬衫的社交礼仪穿着吗?下面是第一范文网为大家准备的社交礼仪衬衫穿着,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

    个人礼仪 2022年8月5日
  • 女性职场社交服饰礼仪常识

      女性在职场社交中,服饰礼仪是体现个人礼仪修养的重要一点。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女性职场社交服饰礼仪常识文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女性职场社交服饰礼仪常识  …

    个人礼仪 2022年11月7日
  • 大学生应注意的西装的具体穿法和注意事项

    大学生应注意的西装的具体穿法和注意事项   想必各位同学都在各种部门或社团面试、活动时都穿过西装了,但各位穿着西装是否符合规范呢?为避免不必要的尴尬。请看下面第一范文网小编给大家搜…

    个人礼仪 2022年8月14日
  • 浅谈教师礼仪修养

      教师的礼仪修养水平高低,是决定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强教师礼仪修养十分必要。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教师礼仪修养,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哦! 浅谈教师礼仪修养…

    个人礼仪 2022年7月26日
  • 男生礼仪知识大全

      人靠衣装,美靠靓装,在如今这个社会,男生如何变得更加绅士,更加有魅力,下面小编整理出关于男生的穿着礼仪,男士在社会交往中应注意以下基本礼仪:   着装礼仪   现代男士西服基本…

    个人礼仪 2022年12月1日
  • 公务员面试行为举止礼仪常识

      在公务员面试者中还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因为这对面试官的打分有很重要的影响。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公务员面试行为举止礼仪常识文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公务员…

    个人礼仪 2023年1月3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