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工作者献礼祖国60华诞征文:三上郜台

  三月初的蒙洼地区,大雨不停地下,四周水雾茫茫,面包车在河滩路上缓慢地行进。本人同高静、殿权受命《崛起的新》电视专题片的前期采访,自太和、界首、,展转到阜南,由县委宣传部杨部长、作家冷鬼的热情陪同,车外虽冷雨敲窗,车内却谈兴正浓,说的多是淮河的今昔。

  此次目的地郜台,已经来过两次,却没有写下文字,对此,我常心怀歉意。

  1998年4月淮河文学笔会在阜南召开。与会作家乘车到蒙洼采风,出阜南县城正南东折,沿着淮河大堤经王家坝、老观、曹集、到郜台退水闸,虽走马观花,对这里的地形有大体的了解。蒙河洼地西起官纱湖,东到南照集,南面淮河,北临冈头,面积183平方公里,四个乡镇15万多人。王家坝出名是因为特有的地理位置,正处在淮河中、下游的关键性节点上,上游来水凶猛,下游水泻迟缓,极易造成水患。为确保两淮煤矿、京沪铁路和下游城市,当遇到超标准洪水时,国家将按照预案开启王家坝闸削峰。自1958年至今,蒙洼蓄洪区已经蓄洪14次,其中三年是一年蓄两次洪。于是每年汛期,王家坝自然成了世人关注的焦点。

  第二次来郜台是在xx年8月,淮河涨水王家坝开闸蓄洪。本人受市作协的派遣同思洁等四人,深入到蒙洼东南端、正处在水窝里的郜台乡,了解那里百姓的生活生存状态。经刚刚建好(头天通车剪彩,第二天就来了大水,被老百姓称为连心桥、救命桥)的1700多米长的防汛交通桥,在王家坝闸口,乘冲锋舟进入淮河主河道。傍晚,夕阳将河面照得明亮耀眼,一望无际的水面上,漂浮着一抹“红云”,从未见过那么多的红蜻蜓,可能是在水面扑食昆虫所致。在疾驰的冲锋舟里,只要手一伸,不需做任何动作,立马便会有一只美丽的小精灵贴在你的掌心。九十里水路,红蜻蜓相伴左右,如此美好的景致,如此过瘾的冲浪,如若是在平时,定会让一帮小文人兴奋异常,可此时我们的心情充满着抑郁与焦虑。

  郜台乡政府是一栋建在淮河大堤庄台上的三层楼房,天热得出奇,四人挤在一楼北端的一间房内,电扇煽着热风,蚊虫盯得难以入睡。不待天亮起来,看见淮河坝堤上扎满了一顶顶政府提供的蓝色帐篷,里面住满了从下面搬上来的群众。群众有吃有住都有活干,家家户户仍然搞柳编。堤上的群众生活如此,仍在水中“孤岛”上的百姓生活怎样?四人乘座一条小船,从一座平房的顶上划过,来到一个叫做汪燕台的庄台。庄台上,一个老教师在教七八名孩子,他说()孩子没办法上学,就在庄台上教。正想着庄台上的人吃水怎么办?我们欣喜地看到了拉丝井。一根斜着的塑料水管伸出地面,管子大约茶杯口粗,里面探出一根铁丝,一端可作拉手,只要拉风箱般用力地拉,随着拉丝的提升,清水沽沽流出。

  在“孤岛”上,干部都佩带着红色“共产党员”胸牌。红色,给人以温暖,给人以力量。县乡村干部与百姓一起同呼吸共命运,同吃同住同劳动,成了庄台上的主心骨,顶梁柱。汪燕台生活安定,次序井然,村民心态平静,我感概良多,蒙洼人为顾大局,一次次忍疼割爱舍家弃园,他们的牺牲精神奉献壮举,其行,可歌可泣,其为,当载史册!

  大雨下得正欢,话题从蒙洼谈到郜台。此次任务是寻找蒙洼亮点,向外界宣传展示郜台的风采,心情自然与前迥然不同。中午时分到了郜台,在乡政府,李书记充满自信的说,是水把郜台人逼上了堤顶,且历经苦难;又是水为郜台人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且延续生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郜台人利用勤劳和智慧,形成了柳编、板鸭、水产养殖三大特色经济,且受益匪浅。

  走进刘店庄台,看见沿堤而建的村落中仅有十几平米小院内,摆满了柳编半成品,房檐下或堂屋内,人们正在忙碌着编织。村干部说,全村家家是工厂,人人会编织,去年人均纯收入仅柳编一项就超过4000元,十几家村民用上了电脑。大多的村民用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当年的拉丝井在淮堤上正逐渐淡出。

  李书记继续介绍说,刘店村只是郜台乡的缩影,目前全乡发展上规模柳编厂20多家,柳编专业村8个,从业人员2万多人,产品远销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年创外汇1000多万元。他自然不会忘记推介郜台板鸭。全乡境内河流密布,水草资源丰富,有万亩可养水面,蒙堤外有2万亩天然牧场,为养鸭提供了优质的环境。

  天气的原因,水产养殖等项目就不能去了,虽略带遗憾,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回头看雨中的庄台,犹如高大城堡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海市蜃楼,亦真亦幻,这可是其他地方看不到的、蒙洼仅有的风景啊。听杨部长介绍,当地正在挖掘自然人文资源,打造沿淮旅游观()光带。突然感受到,沿淮堤防汛交通桥、王家坝大闸、蒙洼蓄洪库区、保庄台和保庄圩等一路数落下来,不就是一道特色鲜明、风光独到的亮丽风景线吗!

  如果说第一次来,看到的郜台是平面、表象;第二次无疑是立体的,雄浑而悲壮!这次看到的则是多维的,她在嬗变、在提升……新农村建设中的郜台,正沐浴着党的惠农政策之春风,如出水之蛟龙,向着理想的高度扶摇冲腾……

原创文章,作者:fanw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nwen.hongwu.com/65548.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1月1日 上午11:37
下一篇 2022年11月1日 上午11:40

相关推荐

  • 征文《中国梦  我的梦》

      征文《中国梦  我的梦》   梦想,周而复始。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传承着一个长长的梦,几经辗转,几经浮沉。时至今日,汇聚成了一个梦——中国梦。   有这样的一句话…

    征文演讲 2022年9月15日
  • 中国梦主题演讲稿:我的天使  我的梦

      中国梦主题演讲稿:我的天使我的梦   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各位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的天使我的梦》。   童年就像一个绚丽多彩的梦,在银铃般的欢声笑语中…

    征文演讲 2022年9月23日
  • 中国梦作品:梦想之我 青春国梦

      中国梦作品:梦想之我 青春国梦   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以青年学生为主的五四运动爆发,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新篇章。从此历史记住了这一天,这一天也成为了我们青年的节日。九十多…

    征文演讲 2022年10月17日
  • 建国66周年主题征文:永远的记忆

    建国66周年主题征文:永远的记忆   时光转瞬即逝,我已走过80年岁月。从医50多年,让我享受了人生最美的盛宴,但我永远不会忘记成长的一场一幕。   我的童年,是在旧社会度过的,幼…

    征文演讲 2022年8月24日
  • 追梦–我的中国梦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小小的梦想,小小的我怀揣着大大的梦想。是梦想让我有前进的方向与动力,是梦想给予我坚定的信念,是梦想让我的生活美好充实。梦想,多么美妙的遐想!梦想在飞,这与现实的…

    征文演讲 2022年7月10日
  • 纪念建国67周年主题征文:娃娃学好科学就是我的中国梦

      纪念建国66周年征文:娃娃学好科学就是我的中国梦   螺丝刀、剪刀、镊子,在茶几上随意摆放,一位老者正全神贯注地摆弄一个网球大小的空心铜球。“您在忙什么?”“我正在做小学生科普…

    征文演讲 2022年10月23日
  • 战友征文:军旅生涯永难忘

      张永平   转瞬之间,离开挚爱的军营生活已经三十四年了,但从戎的履历却总让人不由得不想。秦岭的山峦沟壑,翠绿的松柏嫩竹,弯曲的盘山道路,流淌不息的太白河,时常徘徊在我的梦中,久…

    征文演讲 2023年1月7日
  • 小学安全征文:安全伴我行

      刘诗语   生命像一根透明的丝线,一端系着昨天的欢笑与泪水,一端系着明日的希望与光明。站在两端之间,我们才知道“生命”是多么的宝贵,但它又是多么的脆弱,需要我们时时珍惜。哪一个…

    征文演讲 2022年9月15日
  • 放飞中国梦

      柴苗修   社工102班   中国梦是几代中国人夙愿,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明确目标,深情地道出了近代中国自强不息的历史进程。在中国高速发展的现状下,经济、政治、社会不断进步…

    征文演讲 2022年10月5日
  • 小学生安全征文:安全从身边做起多

      ———————留一个心眼,换取一生幸福   最近一个月父亲因脚受伤的缘故,于家中休息。他时常…

    征文演讲 2022年7月29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