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去聆听孩子——比赛演讲稿

  每位同学学习、做事均能尽力而为,班级同学团结、和谐。各位家长,是你们培养了这些优秀的儿女,在此,我真诚地道一声:“谢谢,辛苦了!”

  当然,我们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自习课上总有学生管不住自己,会回头说话;有学生会在放学后做一些违反纪律的事……

  各位家长,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我们今天坐在了一起,借此机会,我们探讨一下教育对策。

  如何与孩子相处。

  1、平等。每个孩子都是鲜活的个体,虽然年龄小,个头矮,可他们有思想,有头脑,我们成年人不妨蹲下来和他们对话。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其中第四个层次是尊重需要,包括受人尊重与自我尊重两方面,前者希求别人的重视,后者希求个人有价值。所以,作为老师、家长,应尊重每个孩子的人格,尊重他们的生命。每个孩子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他可能在某个方面不如别人,但在另一方面却胜人一筹。如果孩子在学习上已经尽了力,流了汗,我们做家长的就不必太苛求。

  2、交流。在平等的基础上设法多交流。两代人之间有一种心理隔阂,叫“代沟”,消除“代沟”,莫过于平等交流,加强对话。比如,孩子回到家随便问问;今天学校有什么新鲜事?你的同桌有换了吗?喜不喜欢他?你的语文老师讲课有什么特色?你的课本中有哪些优美的短文,读两段美文给我解解闷,等等。寻常的交谈会引起孩子的兴趣,产生亲近感。

  3、容忍。容忍他的合理性错误,不要遏制个性。罗曼`罗兰说过:一个人一生要做点错事,做错事就是长见识。

  曾经有一个小孩喜欢动手。有一次他把妈妈刚买回的新表当玩具拆了。妈妈气坏了,狠狠揍了孩子一顿。恰好老师来 家访,妈妈数落了孩子拆表的错误。没想到老师幽默地答: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了。妈妈感到不可理解。老师说:“孩子这种行为虽然没有理性,但却蕴含创造力,你不该打骂他。”老师建议采取补救措施,带孩子去钟表铺,满足他的好奇心。这位老师就是现代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学生,正是他积极倡导“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让他任意翱翔。”

  中国的传统教育比较注重群体性,忽视个性发展,因而阻碍创造性思维培养。

  4、鼓励。有时候家长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可能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是刻骨铭心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实验,随意指出几名学生,对他们的老师说:这些孩子很有天赋,非常聪明。后来这些孩子果真越来越聪明了。其实,是因为老师相信了罗森塔尔的话,经常鼓励夸奖这些孩子。这就是着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可见,正面的鼓励赏识是促成孩子成功的有效途径。比如一次考试考砸了,与其嘲讽他:瞧你这模样,还有什么出息。不如换一个角度,效果会大不同:这么难的题目,也得了60多分,不错呀!

  请不要实行棍棒教育。往往只是因为一时冲动,可是您是否知道: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出现以下一些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

  说谎

  有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事就打,孩子为了避免皮肉之苦,能瞒则瞒,能骗就骗,因为对孩子来说,骗过了一次,就可以减少一次“灾难”。可是孩子说的谎话,往往站不住脚,很容易被家长发现。为了惩罚孩子说谎,家长的态度会更加强硬;而为了逃避挨打,孩子下一次做错事后更会说谎,这样就构成了恶性循环。

  懦弱

  如果孩子经常挨打,时间一久,孩子一看到家长,就会感到害怕,不敢接近。因此,不管父母要他做什么,也不管父母的话是对是错,他都只会乖乖服从。在这种不良的绝对服从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常常容易自卑、懦弱。这样的孩子往往惟命是从,精神压抑,学习被动。

  孤独

  经常挨打的孩子,会感到孤独无援

  。尤其是父母当众打孩子,更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他往往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会自感“低人一等”,显得比较压抑、沉默,认为老师和朋友们都看不起自己而抬不起头来。这样的孩子往往不愿意与家长和老师交流,不愿意和同学们一起玩,性格上也显得孤独。

  固执

  有的家长动不动就打孩子,损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对立情绪、逆反心理。有的孩子用故意捣乱来表示反抗,你要往东,他偏要往西,存心让家长生气。还有的孩子,父母越打越不认错,犟劲越来越大,常常用离家出走、逃学来与家长对抗,变得越来越固执。

  粗暴

  由于孩子模仿性很强,在家里父母打他,到外面他就打别的孩子,尤其是比他小的孩子。这种粗暴的性格一旦形成,长大后,孩子就会有暴力倾向。家长打孩子,其实是给孩子做了坏榜样。

  怪僻

  有的家长打了孩子后,还硬要孩子“认错”,以此表明孩子是接受教育了。事实上,这样做只能促使孩子的排他倾向加剧。表面上看,孩子似乎是依照喜怒无常

  有的家长打过孩子后,又觉得心痛后悔,就去抚摸孩子挨打的痛处,甚至抱着孩子痛哭,并加倍给孩子以物质上的补偿。这种情况,在开始时孩子会感到莫名其妙,但是时间一久,他也就习以为常了。慢慢地孩子也会变得喜怒无常了。

  ⅲ、有句话说的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可以使孩子有良好的文化教养,养成良好的个性和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使其受益无穷;同时也会使家庭成员关系融洽、和睦,心境愉快,生活目标高尚,生活质量高,充满安全、幸福的感觉。

原创文章,作者:fanw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nwen.hongwu.com/58823.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0月15日 下午6:12
下一篇 2022年10月15日 下午6:14

相关推荐

  • 气象工作者爱岗敬业先进文明事迹演讲稿范本

      在这片曾以响彻一方耕读文化而倍受世人称颂的永嘉大地上,有这么一个特殊的团体在默默地奉献着:夏天,或烈日炎炎、骄阳似火,或电闪雷鸣、大雨滂沱,别人都会往屋子里躲,他们却要往观测场…

    演讲比赛 2022年9月16日
  • 建党91周年精彩演讲稿

      在夏天的午后,我总喜欢和爷爷一起躺在摇椅上,爷爷一边轻轻地为我扇着扇子,一边给我讲他们老一辈的故事。爷爷最爱讲中国人民争取独立、自由、解放的抗争史、奋斗史、革命史。我也非常爱听…

    演讲比赛 2023年8月23日
  • 青少年演讲稿——远离网络

      同学们,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不但要有过硬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有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

    演讲比赛 2022年11月14日
  • 青春需要激情和奉献——服务行业演讲稿

      服务,对大楼员工来说绝不应停止于理念的认识,不停止于业务技巧,服务对百大食品超市的员工来说,体现在面对顾客时的每一个细节。在食品超市,为顾客提购物篮,替顾客搬货送货是最常见的事…

    演讲比赛 2022年10月21日
  • 校长在大会上的讲话发言

      我校全体师生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热切关注下,团结一心,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步。首先,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攀升:在上一学年的考核中,我校教学质量居全区…

    演讲比赛 2022年7月22日
  • 比赛演讲稿:铭记历史,不忘前行

      当我们怀着崇敬而凝重的心绪齐聚五星红旗之下,就着闪亮的阳光再次回眸过去之时,西山革命烈士陵园的英雄纪念碑宛若巍然屹立的战士,引领我们向远方眺望。他提醒我们,不要忘记中华民族屈辱…

    演讲比赛 2022年12月21日
  • 科学发展观演讲稿

      文章导读:如果问我,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呢?我可能无法很好的诠释它。但是,当我看到一个个贫困家庭搬进廉租住房时的灿烂笑容;当我看到一片片荒山被绿荫覆盖后…

    演讲比赛 2022年11月25日
  • 赞美师德比赛演讲稿

      作为文化传播者的教师担负着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的艰巨任务,祖国和人民对教师也提出了要求,要求每个教师都要树立起献身教育,教书育人的信念和决心。社会…

    演讲比赛 2022年8月6日
  • 校园征文演讲——幸福就在身边

      幸福是阳光明媚的上午,我抱着本自己喜欢的书,坐在露天的阳台上,享受风吹过,文字划过;   幸福是小雨淅沥的午后,我在雨中,看见了舞蹈的小草,听见了雨滴落在地面的声音;   幸福…

    演讲比赛 2022年8月14日
  • 比赛演讲稿:文明用语展示校园风采

      一个人,如果能够出口成章,滔滔不绝,语重心长又能催人奋发,就不仅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化功底,更体现了他高尚的品德素养。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体贴的眼神,看似微不足道,实则意义深远。三…

    演讲比赛 2022年9月18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