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议辩论中有关量的逻辑问题

  辩论与逻辑不可分割,辩论中的问题夹杂逻辑的问题。

  在辩论场上时常听到有的同学拍案而起,理直气壮道:“对方的立场是一个全称命题,要证明全部,而我方是特称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此言差矣。

  全称还是特称,这是一个问题。

  首先,辨析两个比较两个相近的命题。“所有的中国人是勤劳善良的”与“中国人是勤劳善良的”眼看相似,实则不同。前者便是全称命题,意即“所有”、“全部”,不管是否地痞无赖、流氓乞丐但凡中国人都是勤劳善良的,此命题明显为假命题。而后者为真,至少在中国人的情感中我们愿意相信这是真的。此处“中国人”这个概念是集合概念,即把“中国人”作为一个集合来反映,相对于全称命题中量的确定性和绝对性,集合概念中量是不确定和模糊的。而这种不确定体现在无需“一个都不能少”,换言之,即便有些中国人十恶不赦也不足以否认“中国人是勤劳善良的”为真,即构成集合的个体未必具有集合体的特有属性。而这一结论的对立面为大名鼎鼎的“三段论四概念错误”。

  辨析这两个命题的原因在于,在界定辩题量的性质上,集合概念常常被忽视。而被忽视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全称命题的特点——量项(所有、全部等)在日常表达中时常被省略,如“违法行为破坏社会秩序”是一个省略量项的全称命题。可问题是,全称命题的量项有时被省略不代表没有量项的命题就是全称命题!而大多数的辩题都没有明确的量项,于是在实战中辩手就堂而皇之地将此类辩题界定为“全称命题”——未必!

  切入正题,以“个性需要/不需要刻意追求”为例。对于没有“量项字眼”的辩题,量的前提是不明确的,而需要根据本方的立场设置,但需在合理的限度内,此处合理的标准有很多,视辩题而定。设置无非假定两种情况,其一没有,其二省略。如果没有量项,则辩题中的“个性”是一个集合概念,而集合概念是允许有“漏网之鱼”的,所以双方无需穷尽所有个性,但都要论证普遍性,即普遍的个性需要/不需要刻意追求,如同“中国人是勤劳善良的”也是从普遍意义出发的。从这个角度而言,要求对方论证全部,自己只举个例,是有失偏颇,甚至是偏激的。

  如果省略量项,则是全称命题或特称命题,即“所有或有的个性…….”。认为对方是全称肯定,而本方是特称否定,显然是强盗逻辑。既然辩题没有明确的量的限制,那么同样的逻辑反过来界定,为什么不可以对方是特称肯定,而本方是全称否定呢?xx年,新国大对武大,辩题“以成败论英雄是可取的”,新国大认为:有一点可取之处即为可取,而不可取即要论证所有都不可取。这个有趣的逻辑被余磊一句“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顶得哑口无言。即便正方退一步论证全称肯定,反方同样可以论证全称否定,而非一定是特称否定。反方论证特称否定的逻辑在于:全称肯定的矛盾立场是特称否定。可问题是,双方辩题的存在形式就只能是相互矛盾的吗?双方辩题如果是相互反对的,同样是一种合理的存在形式,而全称肯定与全称否定即是上反对关系。

  以上的霸王条款不仅在逻辑上不必然,在价值上更是不应该的,而价值应该从辩论赛的内在机理出发。辩论正义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必要立场的对等——一个以某种方式要求对方的辩手,不能认为对方在同样的情况下以同一方式要求自己是不公平的。辩论在本质是要求双方公平与平衡的,在不公平的背景中对抗,辩论会缺失平衡的美感。如果一个辩题在公众语境下有很大的倾斜,那么这个辩题是失败的。同样的道理,如果双方辩题本身的逻辑定位非常悬殊(除了辩题中有明确字眼规定外——如善必有善报),一方论证全部,一方只举个例,双方的论证程度天壤之别,显然是厚此薄彼,有悖公平。

  更进一步说,世事无绝对,而对于辩论赛中经常讨论的社会学命题,同样是包容个案的。所以,全称命题只是一种理念是的“全部”,在辩论的实践中,是无需苛责也不应该苛责的。某些全称命题只需像集合概念一样论证到普遍性即可成立。既然凡事皆有例外,那么只举个例就想证明观点,不仅有悖常理,而且论证上毫无难度,使辩论会缺乏深度和意义。

  辩论本身应该是宽容和虔诚的,如果八个20岁左右的青年人在场上肆无忌惮地宣言“所有”、“全部”之类的狂妄之语,确实是对人类文明的嘲弄。但是这种宽容,并不意味着放虎归山,而是居高临下却不咄咄逼人的君子之风,游刃有余且将心比心的博大胸怀。或许,在当下充斥着霸王条款和强盗逻辑的辩论场上,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正是不可或缺的。

原创文章,作者:fanw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nwen.hongwu.com/5763.html

(0)
上一篇 2022年7月14日 下午1:59
下一篇 2022年7月14日 下午2:02

相关推荐

  • 关于辩论:身为一个攻辩手,如何盘问才能得到应有的效果?

      我进大学之后才接触攻辩环节,结果由于队里实力的问题就把我这个新手发到了二辩的位置……我对于盘问环节提问什么东西感到无所适从,想问连环套又怕对手不上套…

    辩论演讲稿 2022年10月21日
  • 辩论演讲稿2017:人类是否会毁于科技

      正方:新加坡国立大学 人类将毁于科技   反方:悉尼大学 人类将不会毁于科技   陈述   ■正方:当人类为科技高奏凯歌的同时,请不要忘记,科技也同样可以给邪恶的心灵以魔鬼般的…

    辩论演讲稿 2022年7月16日
  • 优秀辩论稿写法

      题解   辩论是双方互相用自己认为正确的道理去说明一定的事情和问题,以图战胜对方,有时还要揭露对方的矛盾,驳斥对方的错误,力求最后得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或共同的意见。为辩论而写的…

    辩论演讲稿 2022年7月10日
  • 最新辩论演讲稿范文参考

      谢谢主席,谢谢对方辩友……   中国历史就像一部浸在雨水里的黑白片子,从片头到片尾,这场雨从未停过……   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   有人觥筹交错,醉梦在理想乡中;   更有人…

    辩论演讲稿 2022年8月2日
  • 最新四招妙解辩论数据难题

      近年来,随着辩论赛不断地推广和深入,许多辩题的设置已经由务虚的抽象性辩题向务实的现实性辩题转变。在现实性辩题中,双方会举出大量的数据作为自己命题的证明。面对冷冰冰的数字,辩手们…

    辩论演讲稿 2022年11月28日
  • 关于辩题中的矛盾律与排中律

      开始进入正文之前,我还是得碎嘴地多说几句:辩论从来不是什么深奥的东西,它永远不过是几个简单逻辑套用来套用去而已(源于语言的瞬时性,太复杂的逻辑人们根本听不懂),所以请读到这篇文…

    辩论演讲稿 2022年10月4日
  • 精彩辩论大赛辩词

      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可不可以两全   解意:谢谢主席,对方辩友,各位评审,朋友们,大家好!无论我们承认与否,我们都会发现,人的行为背后隐藏着一个最本质的东西—&mda…

    辩论演讲稿 2022年8月31日
  • 辩论演讲稿精选2015:顺境更利于人成才

      谢谢主席,大家好!   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我方的观点是顺境更有利于人成才。且听我作如下的两点分析。   第一,从概念方面说:人活着总处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

    辩论演讲稿 2022年8月29日
  • 大专辩论赛发言稿

      各位领导、老师、嘉宾、同学:   大家下午好!我很荣幸代表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演讲与口才协会在此发言。   首先我要感谢在场的领导、老师能在百忙之中关心支持我们的学生社团活动,…

    辩论演讲稿 2023年1月11日
  • 关于攻辩技巧

      除了大一的新生辩论赛以外,大学中所打的比赛我都坐在了二辩的位置,应该说这和我不标准的普通话有关。但也正因为在二辩的位置上坐久了,所以能接触到不同比赛规则下的攻辩形式。本人所接触…

    辩论演讲稿 2022年10月22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