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驻英大使BBC辩论视频持续引发网友热议,那么从中可以看出什么辩论技巧呢?今天第一范文网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从中日驻英大使BBC辩论中辩论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从中日驻英大使BBC辩论看辩论技巧
一、“面目可憎”和“言语无味”的逻辑关系
所谓“辩论”,简单来说就是持不同观点的几方进行言语攻防,有“正方”,也有“反方”。在这个前提之下,首先我们要明确辩论的目的——绝对不是说服或压倒对方,而是说服或感动观众。既然说服的对象是假定不持立场的观众,那就要遵循大众传播学的定律,即在特定场合中,感性比理性更重要,形式比内容更重要,外表比论点更重要!而公开辩论,就是这种特定场合之一。
在观众面前建立良好形象的第一步。中日驻英两位大使外表都干净利落,着装上均以花纹调和过于严肃的装扮。
辩论者要吸引听众,仪态和举止比服装更重要。此前已有人指出林景一坐姿有问题。在本人看来,林景一的问题在于其面对BBC主持人时多数时间是向后靠在椅背上且下巴高抬!这种“领导”坐姿,居高临下的气势太过明显,极易招来恶感!当然,BBC给林景一的镜头也颇有深意,在大部分画面中,他的身体都是面向屏幕45度角倾斜的……这样一来,无论他说什么,一个普通的观众都很难体会到诚恳、热情以及平等。此外,林景一和主持人缺乏互动,除了陈述论点,他们没有更多个人化的交流,这进一步降低了他在观众面前的“可爱度”。
相对来说,刘晓明的坐姿不卑不亢,与主持人交流时,观众能看到他的眼睛,并且因此产生交流感。此外,刘晓明和主持人有交流。他一登场主动与主持人问好。那种气场是林景一的隔膜冷淡完全无法相比的!其中还有一个插曲,那就是刘晓明准备和主持人握手时,主持人当时没看见。一般来说,这是非常尴尬的时刻,很多人会下意识的立刻把手缩回去——尽管这是维护个人尊严的自然反应,但看在外人眼中,却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即“不相信对方会对自己有热情的反应,未免受辱而自动撤退”的意思。但中国大使没有这么做!果然,瞬间反应过来的主持人立刻和刘晓明握手并道歉说“我没有注意到”;而刘大使本人一句都不提这个茬!这不叫自信大度,什么叫自信大度?看在西方观众、特别是重视礼貌的英国观众眼中,这个大使的“可爱度”顿时上升!
二、别揭短!
辩论的目标是争取第三方观众。绝大部分演说者或辩论者会采取同样一种技巧:套近乎!即用观众熟悉的人或事做对照,唤起观众对自身论点的“同理心”。在此次辩论中,中日驻英大使都采取了“套近乎”的技巧,其效果充分说明什么是“邯郸学步”。
林景一的方法:主持人问:“钓鱼岛是无人岛屿,日本为何不能交给中国?”林景一:“这是原则问题,也是主权问题,我们知道英国也(和其他国家之间)存在领土争议。”就是这一句,本人忍不住替BBC的主体受众英国人在心中怒吼一声:“你丫的能不能别揭短!”
为何说“揭短”呢?林景一在这里指的是马岛,而英国人为了马岛争议是和阿根廷有过争端的。日本人的目的很清楚,希望通过英国受众对马岛的回忆来唤起他们对日本立场的“同理心”。
算盘打得很精,可惜错了!错在这个提法将英国和日本放在同一地位上,而不管现在是不是日落西山,大不列颠在心理上都绝不情愿和日本相提并论。英国人当年是把日本当做自己在亚洲的“代理人”打造,可到了二战,英国人却被自己的狗腿子咬了一口。现在你来和我说“咱们帝国主义一家亲”?
中国大使呢?刘晓明提到了丘吉尔以及其名言——“Those who failed to learn from history are doomed to repeat it.”套近乎,一定要知道说什么样的题材才能让对方感到“亲近”——对英国人来说,丘吉尔就是这样的题材。无论英国人对这个首相怀有怎样的感情,他所代表的都是英国人会为之自豪的东西:赢得战争、大国纵横、打造国际新秩序(“冷战”)。于是,中国大使引用丘吉尔=认同丘吉尔=认同英国=英国也应该认同中国……英国人由此可能产生的心理连锁反应!
三、事实需要“关键词”
当今世界,很多时候,事实需要“雄辩”!那么,怎样做到“雄”呢?设定出能让人记住的、关键的关键词就是“雄”!
信息泛滥,搜索为王,因此这是一个“关键词”的年代!你滔滔不绝说一万句话,如果观众或听众只记得其中的一句话甚至一个字,那无论如何是“雄”不起来的,必须让他们记住几个“关键词”。那么,即便他们对你所说的内容一时无法理解,只要这几个关键词深入人心,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怎样选择“关键词”呢?在此良心建议:不管你想表达什么观点,你的关键词应该选择名词或动词!最好是具有独一无二属性的特定名词、专有名词,或者具有特定含义的动词。
从日本大使在讲话中特别强调的词语来看,名词有“主权”、“原则”、“现状”、“国际法”;动词有“挑战”、“挑衅”;形容词有“和平的”等等。可惜的是,这些词语是本人反复听了几遍才总结出来的,一个普通听众根本没有可能在注意力完全不集中的情况下记住任何一个词。无法谷歌,不能百度……你让一个生活在网络时代的网民怎么了解你说的是神马!
反观中国大使。本人对刘晓明讲话中特别强调的词语总结如下:名词有“侵略历史”、“靖国神社”、“甲级战犯”、“开罗宣言”、“波兹坦公告”、“争议”;动词有“国有化”、“抗议”、“搁置”、“拒绝对话”;形容词极少!为什么形容词极少?因为不需要!即便受众记不住你的观点,只要他能记住上述关键词中的任何一个,谷歌和百度都能帮助他解决接下来的一切问题!要知道,“靖国神社”、“甲级战犯”、“开罗宣言”、“波兹坦公告”可统统都是具有独一无二内在含义的专有名词!谷歌搜索不需要翻到第N百页,维基百科更没有相似词条。
如果说日本人在这次辩论中的“关键词”设定有问题的话,那可能还不如他们在整体技巧方面遭遇的问题更严重!
四、保持攻击姿态
俗话说:“有理不在声高。”但是,有理也需要有气势,气势可以秒杀一切论据、论点和论证的大杀器。这种气势是体现在谁更懂得把握“进攻”主动权。
中日驻英大使此次并非通常的面对面辩论——为了避免外交纷争,他们是通过主持人来进行这场“隔空嘴炮”的;在某种程度上,新闻之夜的主持人掌握了主动权。下面分析主持人对两位大使的提问及大使回应的方式。请注意注解。
1、林景一部分:
第一,保持进攻态势,掌握对话主动权,是营造气势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林景一完全没做到这点。在与主持人的对话中,所有的关键议题(钓鱼岛、修宪)都由主持人提出。而由林景一主动提出的议题只有一个半,一个是“呼吁对话”,被主持人开了群嘲;半个是“中国的挑衅”,因无实质内容,观众不可能记住。
问:为何日本还要考虑在宪法中去掉放弃使用武力解决纠纷的内容?(进攻式发问)
答:我们目前没有使用任何形式的武力,正如我所说的…… (被打断,这句话缺乏力量)
问:他可是要修改宪法啊! (意识到这是对方软肋,用“忧虑脸”的表情来持续加强进攻)
答:正如我说的,日本国内可能是有关于修改宪法的争论,但首相本人已说得很清楚,他无意更改宪法的核心内容(仍为解释,而且是车轱辘话,没有提出新内容,或许林景一觉得“重复传播”也是合理手段,但在辩论中等同于“你已经没理了”)
问:可你们之间没有任何可以谈的东西啊,因为日本完全否认(钓鱼岛)存在争议嘛!(这是一个辩论中经典的进攻,即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答:(居然语塞了10秒钟)因为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很多不同的看法,所以我们应该坐下来,好好谈。你知道,问题不在于“主权”,而在于中国不断的挑衅,因此我们需要坐下来谈。(最后的最后,日本大使终于有了掌握主动权的作为,可惜又自相矛盾了,因为他一开始就说:这是个主权问题。)
第二,林景一几乎没有正面回答任何一个是非题,虽然对外交官来说这是本能,但对辩论来说就显得相当“没道理”。
问:钓鱼岛无人居住,为何不给中国?
答:这是主权领土原则问题。我们……和平的……获得钓鱼岛……中国上世纪70年代之前都未提出争议…… (这是解释性回答,也是基本立场表达,相当于辩论中的陈述观点部分)
问:值得为此威胁整个地区乃至世界和平吗?(逻辑上的是非题,答案应该非“是”即“否”。)
答:这个问题应让中国来答。我们是在国际法框架下对钓鱼岛进行和平控制的,是中国在挑战现状,挑战国际秩序。(日本大使的意思应该是“中国才是地区和平的威胁”,但没有明说。而在主持人提出的一个“是非题”面前,他更没有做直接回答。)
问:日本是否正在重新寻求建立军事存在? (逻辑上的是非题,实际内涵上具有攻击性)
答:不。这不是…… (又被打断,原因是说“不”后的思考时间太长,辩论大忌!)
日本大使的辩论整体感觉是:不断在对日本的立场进行解释、解释、再解释,却不能对中国的立场做出有效的攻击。
2、刘晓明部分
第一,中国大使从第一个问题开始就在主导对话。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刘晓明的每个回答,就会发现无论主持人问什么,他回答的所有内容都和“历史问题”紧密相关,没有一个离题,也没有一个显得牵强。而这就是日本、他的辩论对手最大的软肋——我们去看林景一的谈话,就全是“现状”。
问:你认为这个问题(参拜靖国神社)有多严重? (主持人提问同时抱胸,用肢体语言表明实际观点——没有那么严重吧!)
答:非常严重。这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这可是日本首相去参拜靖国神社。所以这不是小问题,而是事关日本人如何看待他们的侵略历史——我们更为关注这一点。我想引用丘吉尔的话来说明这个问题:那些不能以史为鉴的人必将重蹈覆辙!因此,引发我们关切的是,如果他们不能正确看待侵略历史,那未来又会发生什么呢? (首先,直接回应“是严重问题”;其次,直指本质是“看待历史的方式”;第三,引用丘吉尔加强论证力量;第四,引导观众思考“未来”。这是一个逻辑层次极其鲜明清晰的回应,同时开始试图主导对话。)
问:你提出了参拜靖国神社的事情。可是要知道,战后有60多位日本首相参拜过靖国神社,而在2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都没有提出抗议啊!(这是一个听起来很有力量的论点,意即“如果事关历史认识,为何你们当年不骂现在骂”?隐含指责是“中国为了现实利益而改变立场”。)
答: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我知道这是日本大使给你的数据。实际上,1978年,14名甲级战犯被移到靖国神社中合祭;而到了1985年、日本首相和整个内阁去参拜的时候,我们就发出了强烈的抗议。从那以后,(针对这种行为)无数次的表明了反对的态度。(再次直接回应并明确的否认指责,论证时说明缘由的方式简单扼要。厉害的是不动声色的做出了道德谴责。)
问:那我们来谈谈钓鱼岛吧!为何中国突然宣布包含钓鱼岛在内的防空识别区? (转移战场)
答:问得好!为何钓鱼岛问题现在才突然浮出水面、而过去40年都风平浪静呢?首先我要强调,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直到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后、才被日本非法取得的。但是,根据《开罗宣言》和《波兹坦公告》,日本非法取得的中国领土都应该归还中国——这可是英国、美国和中国的领导人一致同意的国际条约! (“问得好”是英语中常用的舒缓节奏的方式,此处刘晓明大使使用的却是字面意思,意即“太好了,我正要谈这个问题”,表明一种对质疑和问题无所畏惧的态度。)
问:我对《开罗宣言》不太熟悉,是哪一年?
答:1945年。 (这一段,本人会在后面详解)
第二,针对主持人代表日本选定的辩论战场是“包括钓鱼岛的防空识别区”,而中国大使选定的战场是“靖国神社”和“历史问题”。刘晓明用两个完全不回避的回答和具体例证在对自己最有利的战场上给予“敌人”迎头痛击,迫使对手转进。这一下,迅速就掌握了战场主动权。而对手转进到他们选定的优势战场后,本该对此做出立场解释的是中国人,极有可能出现林景一那样“解释、解释、再解释”的被动局面。但是,这种事情没有发生。刘晓明很巧妙的将问题从“防空识别区为何出现”一下子上升到“钓鱼岛问题为何出现”,不但没有陷入被动,反而对日本的立场发动了连续进攻,从开罗宣言到“国有化”,从拒绝承认争议到“假对话、真对抗”……这一套防守反击,可谓“炉火纯青”。
问:那你的意思是,钓鱼岛问题和它有待开发的自然资源无关了?(继续攻击“中国因现实利益改变立场”)
答:这是主权问题,是保持领土完整的问题。但让我先把“钓鱼岛为何突然成为争议”这个问题说完……邓小平说后代比我们有智慧,留待后代解决。我们同意搁置争议,但日本这些年却在试图改变现状。你知道他们做了什么来试图达到这个目的吗?他们国有化了钓鱼岛,日本政府买下了钓鱼岛。(这是辩论中掌握进攻主动权的经典案例:先用一句话直接回答对方的问题,然后接下来继续陈述自己的观点。这样做,一方面没有露出“回避问题”的软肋,另一方面不至于浪费时间对既有立场做再三再四的无效强调,而是集中力量攻击对手的弱点)
问:那中国打算什么时候解决这个问题? (这是一个非常隐蔽的攻击)
答:你问什么时候。首先,我们要求日本面对现实,那就是两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存在争议——他们现在连存在争议都拒绝承认了。(这也是转进,后面直接指出日本目前就否认争议,那还谈个P的以后。)
问:可是就在刚才,日本大使还在呼吁两国高层会谈,这不就是承认存在争议吗?(连消带打,很高明。一方面指出人家是要谈的,这是防守;另一方面暗指不想谈的是不是兔子你啊!这又是进攻。)
答:实际上,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自己关闭了两国对话的大门,因为他颠覆了两国之间对话的基础——当他拒绝就日本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战争罪行进行反思的时候,你怎能期待中国和他展开对话呢?这可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事实上,韩国总统也因安倍晋三在历史问题上的行径而拒绝和他会面呢!(看起来是在回应“对话”的议题,但结果是绕了一圈,绕回来了!又回到了最初的靖国神社议题上!什么叫把握主动权?这就是把握主动权!)
综合来看,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在“辩论”中始终保持了“攻击”态势,把握了进攻的主动权,牢牢占据了主要战场,最后一个问题的回答更是神龙摆尾、画龙点睛、前后呼应,堪称经典!
写到这里,来解释一下第四部分“虎!虎!虎!”的题目。地球人都知道,日本当年偷袭珍珠港的代号就是“虎!虎!虎!”,日本自1894年以来每次成功的军事冒险都发生在进攻性的行动之中。然而从今天的“嘴炮”中却可以看到:他们至今都没有弄明白一点,那就是真正成功的进攻是把握主动权的进攻!
五、舆论跟民意
1.谁是裁判?
中日驻英大使的这次“辩论”属于哪一种呢?从表面来看,属于电视政策辩论,但它的诉求不是法案通过,不是政策实行,更不是竞选成功,而是比上述目标更为难以判断的“争夺舆论制高点”。
本人的舆论学老师有句名言:“民意永远不会错!”合着当年那些哭着喊着逼着小布什和美国政府发动第二次伊拉克战争的美国“民意”都没错啊!那人民今天在骂些神马!老师淡定回答:“因为民意改变了。”
现代传播条件下的舆论市场,你得知道舆论的形态是长短方圆以及这个形态是由谁塑造的。
请各位注意,这里说的是“舆论形态”,不是“舆论”,更不是“民意”。形态的意思就是“结构”,本身是个客观中性的东西。举个简单的例子:《每日电讯报》某一期报道中国的文章是多少、报道日本的文章又是多少;中国文章的版面篇幅是多少、日本文章的版面篇幅又是多少;正面报道中国的文章是多少、正面报道日本的文章又是多少……这个,就是《每日电讯报》这一家媒体试图塑造的舆论形态;通过这个形态,引导受众得出结论。
在讨论的这个主题上,中日都不傻,都清楚的知道当今世界,舆论形态就是由英语媒体塑造的。
因此,当今世界,塑造舆论形态的主体依旧是媒体以及媒体背后各种盘根错节的势力。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说过:“奥运会的真正裁判是媒体。”毫无疑问,今天的英国是“落日”了,但英国媒体和英语媒体依旧还沐浴着夕阳无限的光辉。那么,面对这样的舆论形态塑造者,该怎么办?
2.当“世故”遇到“腹黑”
拽句西谚“Last but notLeast”事实上,接下来的才是“嘴炮无敌”炼成条件中最重要的部分。我们要谈的东西叫做“工夫在诗外”,也就是如何影响舆论形态的塑造者以及他们是如何“被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