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候礼仪的基本知识

  寒暄和问候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在各种场合中,这是一种互相表现友好的方式,那么问候有哪些礼仪呢?下面就来和小编一起看看问候礼仪的基本知识吧。

  一、问候的内容:

  问候内容分为两种,分别适用不同场合:

  直接式:所谓直接式问候,就是直接以问好作为问候的主要内容。它适用于正式的交往场合,特别是在初次接触的陌生商务及社交场合,如:“您好”、“大家好”、“早上好”等。

  间接式:所谓间接式问候,就是以某些约定俗语成的问候语,或者在当时条件下可以引起的话题,主要适用于非正式、熟人之间的交往。比如:“最近过得怎样”、“忙什么呢”、“您去哪里”等,来替代直接式问好。

  二、问候的态度:

  问候是敬意的一种表现,态度上一定要注意:

  主动:向她人问候时,要积极、主动。那同样当别人首先问候自己之后,要立即予以回应,千万不要摆出一幅高不可攀的样子。

  热情:向她人问候时,要表现得热情、友好、真诚。毫无表情,或者拉长苦瓜脸表情冷漠的问候不如不问候。

  大 方:向她人问候时,主动、热情的态度,必须表现得大方。矫揉造作、神态夸张,或者扭扭捏捏,反而会给人留下虚情假意的坏印象。而且一定要专注。问候的时 候,要面含笑意,与她人有正面的视觉交流,以做到眼到、口到、意到。不要在问候对方的时候,目光游离、东张西望,这样会让对方不知所措。

  三、问候的次序:

  在正式场合,问候一定要讲究次序。

  一对一的问候:一对一,两人之间的问候,通常是“位低者先问候”。即身份较低者或年轻者首先问候身份较高者或年长者。

  一对多的问候:如果同时遇到多人,特别在正式会面的时候。这时既可以笼统地加以问候,比如说“大家好”;也可以逐个加以问候。当一个人逐一问候多人时,既可以由“尊”而“卑”、由“长”而“幼”地依次而行,也可以由“近”而“远”依次而行。

  四、称呼礼仪

  称呼对方时要遵循先上级后下级,先长辈后晚辈,先女士后男士,先疏后亲的礼遇顺序进行。

  1、亲缘性称呼:爸爸、妈妈、叔叔、大爷、大哥、二姐、姑妈、舅舅、姨妈、表哥、表姐之类。这在家庭生活、亲族聚会时候常用,按辈分身份称呼,显得亲切温馨。

  2、职场性称呼:与交往对象的职务、职称等相称,如“孙院长”、“林教授”、“郑老师”、“陈经理”、“李博士”、“王医生”之类,以示身份有别、尊敬有加,这是一种常见的称呼。

  3、姓名性称呼:其一,连名带姓称呼(单字名的另当别论),显得比较生硬,只在开会等少数场合使用。其二,只呼其姓,并在姓前加上“老、小”等前缀,如“老张”、“小黄”,比较尊敬随和,也较常用;姓加后缀,如“王老”、“林公”之类则尊敬有加,只能对德高望重者。其三,只称其名,比较亲切,常用于长辈称呼晚辈,在亲友、同学、同事、邻里之间使用。

  4、泛称性称呼:对未知其姓名职务身份者,可用泛尊称。在公司、服务行业对男士称“先生”、未婚女性称“小姐”、已婚女性称“女士”;购物、问路等场合常用同志、师傅、老板、服务员、小姐、小妹、小朋友之类的泛称,也可用“大爷”、“大娘”、“大哥”、“大姐”、“叔叔”、“阿姨”之类带亲缘性的称呼,显得更为亲切。

  5、称呼注意三因素:关系、场合、动听。人际关系随着场合变更而有所不同,称呼也要相应改变。称呼要让对方感到动听,觉得受到重视尊重,一般以“就高不就低”为好。

  五、问候礼仪要注意什么

  两人以上同行遇到熟人时,你应主动介绍一下这些人与你的关系,如这是我的同事 ,但没必要一一介绍,然后应向同伴们介绍一下你的这位熟人,也只要说一下他(她)与你的关系即可,如这是我的邻居。被介绍者应相互点头致意。

  如果男女两人一同上街,遇到女士的熟朋友,女士可以不把男伴介绍给对方,男士在她俩寒暄时,要自觉地隔开一定距离等候,待女伴说完话后继续一同走;女士对男伴的等候应表示感谢,且与人交谈的时间不可太长,不应该让同伴等很长时间。如果遇到男士的熟朋友,男士应该把女伴介绍给对方,这时女士应向对方点头致意。如果是两对夫妇或两对情侣路遇,相互致意的顺序应是:女士们首先互相致意,然后男士们分别向对方的妻子或女友致意,最后才是男士们互相致意。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就是在路上遇到不很熟悉的异性很觉尴尬,不打招呼显得不礼貌,打招呼又不太好意思,或怕对方误会。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一位女士偶然在路遇见不很熟悉的男士,理应点头招呼,但不要显得太热情,亦不要用冷冰冰的面孔来点头;一位男士偶然在路遇见不太相熟的女士,应首先打招呼,但表情不可过分殷勤。

  见到很久不见的老朋友,不要大声惊呼,也不要隔着几条马路或隔着人群就大声呼唤,如果边喊边穿马路,那就可能会有危险了。寒暄之后,如果还想多谈一会儿,应该靠边一些,避开拥挤的行人,不要站在来往人流中进行攀谈。

  总的来说,路上遇到熟人,谈话时间不可过长。如果有很多话要说,可以找一个交谈场所,或另约时间、地继续交谈。

  拓展阅读:问候语具有非常鲜明的民俗性、地域性的特征。

  比如,老北京爱问别人:“吃过饭了吗?”其实质就是“您好!”您要是答以“还没吃”,意思就不大对劲了。若以之问候南方人或外国人,常会被理解为:“要请我吃饭”、“讽刺我不具有自食其力的能力”、“多管闲事”、“没话找话”,从而引起误会。

  在阿拉伯人中间,也有一句与“吃过饭没有”异曲同工的问候语:“牲口好吗?”你可别生气,人家这样问候您,绝不是拿您当牲口,而是关心您的经济状况如何。在以游牧为主的阿拉伯人中间,还有什么比牲口更重要的呢?问您“牲口好吗?”的确是关心您的日子过得怎么样。

  为了避免误解,统一而规范,商界人士应以“您好”、“忙吗”为问候语,最好不要乱说。牵涉到个人私生活、个人禁忌等方面的话语,最好别拿出来“献丑”。例如,一见面就问候人家“跟朋友吹了没有”,或是“现在还吃不吃中药”,都会令对方反感至极。

原创文章,作者:fanw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nwen.hongwu.com/50126.html

(0)
上一篇 2022年9月26日 下午1:33
下一篇 2022年9月26日 下午1:36

相关推荐

  • 儿童的餐桌礼仪常识

      在日常生活中,餐桌礼仪最能体现一个家庭的教养,因此餐桌礼仪要从小培养,那么家长该怎样培养孩子的餐桌礼仪呢?下面就来和小编一起看看儿童的餐桌礼仪常识吧。 儿童餐桌礼仪常识   1…

    礼仪常识 2022年9月4日
  • 向外国人送花禁忌

      出国访问,考察或旅游,有时为表示感谢主人的盛情,送些鲜花以致谢意,但不能乱送,否则会犯忌,因为不同的花在不同的国家表示不同的感情。   在国外,给中年人送花不要送小朵,意味着他…

    礼仪常识 2022年11月15日
  • 美国着装礼仪常识

      美国人平时穿得很随意,T恤牛仔裤人字拖,其实美国人很讲究在不同场合穿适当的服装,搞不好就会出现尴尬的局面。要融入美国,了解美国的着装礼仪很重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美国着装礼仪常识…

    礼仪常识 2023年8月24日
  • 礼仪常识大全

    礼仪常识大全   一、交往礼仪   为了获得更好的交往效果,我们要注意哪些礼仪禁忌呢?1.不要言而无信。言而无信,只是图了一时的方便和嘴上的痛快。长远地说,失去了别人的信任,就失去…

    礼仪常识 2022年9月3日
  • 职场的礼仪常识

      导读:作为一名初入职场的菜鸟,做人做事慎之又慎,可是常常还会败在细节之处,特别是职场礼仪,真的是伤不起啊!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   职场礼仪常识   作为一名初入职场的菜鸟…

    礼仪常识 2022年7月15日
  • 餐桌社交礼仪常识大全

      餐饮礼仪问题可谓源远流长。据文献记载可知,至少在周代,饮食礼仪已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特别是经曾任鲁国祭酒的孔子的称赞推崇而成为历朝历代表现大国之貌、礼仪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

    礼仪常识 2022年12月28日
  • 演讲礼仪课堂

      演讲者上场时务必大方自然,亮相得体,上场后首先环视一下全场,接下来可以进行开场白,演讲的开场白没有一定的固定模式,可首先介绍一下自己的姓名,并向听众致意。然后可以运用以下形式:…

    礼仪常识 2022年9月14日
  • 按门铃与敲门礼仪

      很多时候,我们上门去拜访别人的时候是不是忽略了按门铃与敲门礼仪呢?从这些细微的动作中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修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按门铃与敲门礼仪,希望能帮到大家!   …

    礼仪常识 2022年12月13日
  • 中餐餐桌礼仪

      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礼仪之邦,在吃饭用餐上都比较讲究,有许多需要注意的礼节以及禁忌,这些都是中国悠久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餐餐桌礼仪,欢迎阅读参考!  …

    礼仪常识 2022年7月24日
  • 关于上班迟到检讨书格式范文

      有没有因为上班迟到而被罚写检讨书?你知道检讨书该如何写吗?本文是小编为您带来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上班迟到检讨书(一):   您好!   因为(迟到原因)而造成本人这…

    礼仪常识 2022年9月2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