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学校领导,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应学校的要求,我今天和大家交流几句,说得不当或者说错的地方请老师们海涵。我今天交流的主题是《“学困生”转化》。
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就是教给学生生存的方法。那么,作为老师,怎样才能搞好教育呢?结合我的26年来的教育实践,谈谈我的感受。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无论是国家高层领导人,还是普通公务员,无论是高科技人才,还是普通学者,无论是工人还是农民,试问哪一个“无过错”?所以我认为作为发展中的学生,有错正常。关键是面对形形色色的学生,诸如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如何对他们进行教育呢?是批评说教?还是严厉惩罚?
比如上过八年级(10)班的老师都知道lns同学,平时总是自由散漫,无组织无纪律,上课不听讲,下课还经常惹是生非,班主任和各科任课教师没少批评和责罚,可他总是左耳进,右耳出,更多的时候是左耳右耳都不进,我们好多教师拿他还真的不是很有办法。作为数学教师,说句老实话在课堂上,我很多时候拿他也没办法。这样的学生我相信每个班或多或少都有,他们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学困生”。
“学困生”在我们学校的大班额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时间已经很长了。象我现在所带的九年级(11)班,全班人数77人,历次学期考试成绩和月考成绩证明“学困生”所占比例很大达到了32%。形成“学困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上过九年级(11)班的老师都知道,本班知识基础差、心态差的学生有pxf、fn、ltt、ycy、qn、tzx、zxq、jm、zqf、lqy、zz等;本班学习习惯未能养成的有gr、lzj、cwh等等;本班学习兴趣淡漠的有yy、tqx、swj、zx、wsx等等;本班家庭教育跟不上的有zj、ymx、zyb、zfy、wj、lc等等。由于“学困生”的大量存在,使我班的教育教学过程长期以来知识点落不到实处。
众所周知,“学困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思想爱开小差,爱玩游戏机、爱用手机上网,课堂学习爱拖拉,回答问题错误率高,老师好心的批评或提醒听不进,还常常惹老师生气,有时也气得老师摔门就走,造成教师在讲台上静坐学生在座位上尽情玩的事时有发生,经常造成上课老师、全班学生和班主任情绪低落,严重影响了教育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还有“学困生”在家的地位也是很可怜的。我们教育自己的孩子时都知道,孩子一有成绩,我们奖这奖那,逢人就夸,人见人表扬,孩子心理美滋滋的。而“学困生”的学习呢?而今已经明显成为了家长的一种思想负担。“学困生”基本上都是不督促就不学习,作业准确率很低,家长一看就生气,一发火学生更加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久而久之,“学困生”就形成了非常脆弱的心理特征,学习被动。但是我们还是应该看到多数“学困生”尽管学习差,他们从内心深处还是想学好的,只是缺乏学习兴趣,了解到这一点,我们就会认识到“学困生”仍然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重点,当然也是我们整天谈论的忧心话题。
作为班主任,面对如此众多的“学困生”应该怎样转化学困生呢?八月15日九年级开始上课后,我充分利用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7:30~9:00和全班学生一起观看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中关于《弟子规》的解读视频,有时还利用星期二下午的第三节和第四节课观看,直到9月下旬为止共观看了24集。也是从八月16日起,我充分利用每周的班会课按照思教处的特定安排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思想品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等等教育外,还充分利用没特殊要求时的班会课和每周星期一至星期四下午5:10~6:00和全班学生一起观看以家庭教育、孩子学习为第一主题、以作为直接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的各级学校领导及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帮助为第二主题展开的23集电视连续剧《中国母亲》,直到12月初才观看完。在共同分享中使我和学生一起得到了进步和成长。在家长会上我还要求有条件的家长下载《中国母亲》,利用周末或者闲余时间与孩子一起观看,共同分享、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当全班大部分学生出现学习成绩下滑时怎么办呢?12月22日下午第一节和第二节课我对八年级(10)班进行了第六章《一次函数》测试。当天晚上12点评卷完后,我发现这一章学得非常不好,最高分才92分,优秀的才21人,及格的才51人,不及格的居然有18人,其中有6人不到40分,而全班平均分只有68.1分。问题出在哪儿呢?结合近两周数学作业交来检查的情况,我明白了是因为象chq、lzh、s、yc等等一小部分同学不做外,还有一部分比如cdw、fzh、ht、lhy、lyh、mr、lns、mrd、wjg等同学为了表示自己“爱学习”而偷偷复制别人的答案来交没有得到及时处理造成的,也还有一部分如lzx、zzc、nww、gx、bx、px、zyj等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得到转变造成的。面对如此严重问题怎么办?按照常规方法是苦口婆心的教育一遍后,再认认真真的将试卷分析讲评一遍,以达复习巩固的目的,可我没有这样做。我想怎样激励成功的学生呢?怎样使以上同学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呢?特别是要怎样才能使学生能够自觉反思自己到底是为什么而学习?于是我将这个学期大大小小的10次测试成绩进行系数化(每人每次的成绩分别除以每次的班级平均分得到的数值称为系数)处理后,做成了《八(10)班平时成绩折线统计图》幻灯片,一人一张投影,全自动切换,让每个学生都能清楚的看到自己是进步了还是退后了。播放幻灯片的过程中我不加任何评论,而是在幻灯片播放中插播背景歌曲《三德歌》。播放完幻灯片后接着播放青年演讲家邹越的演讲视频《可怜天下父母心》,最后播放XX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杨崐和谭晶演唱的歌曲《天下父母心》,让学生从中找受到为什么要学习的答案,也实实在在让学生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那么作为教师针对个别“学困生”应该怎样转化呢?我认为首先要发现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那怕是一小点就大加表扬,尤其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给他树立自信心,让他找回我能行的感觉。比如说我班学生cz七年级时上课纪律和成绩都不好。在八年级上学期,有一次他父亲打电话询问他的成绩时,我说这段时间进步太大了(真实情况是这段时间我根本不了解他的学习状况,为了表示出对他孩子是关心的,只能用这话忽悠家长了)。不过为了弥补我的过失,有一天我把他叫到办公室,告诉他说你爸打电话问我你成绩如何,我说你进步太大了,如果你不努力的话,下次我要告诉你爸真实的情况了,你认为我这样处理对你有利吗?班会课的时候我就对大家说,所有成绩优秀的同学给我听好,特别是数学成绩很好的男同学ck、zx、dyy等给我听好,如果你们不努力,一定会被cz给超过的,因为cz同学说他一定会努力学习的。转眼间到了九年级,这个学期cz的总成绩从八年级学年末考试到本学期每次月考成绩都达到了班级前20名,特别是数学科10次考试的平均成绩138分成了班级第二名。可见表扬和激励的作用有多大。
对“学困生”是否进步,或进步是否快不要操之过急,要逐步提高。每节课我都会有意识的走到他们的位置,偷看他们的学习效果,发现问题给他们小声点提醒或指点,尽量别让其他同学知道他们出错,以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比如我班lqy同学,来插班时XX年中考总分只有319分,数学成绩更是低得可怜只有48分。在学习《证明(二)》时我发现她想学,而且每道练习题都努力的去做,但是我检查时发现她总错的,然后我对她说,你看如果这样稍微修改你的就对了,于是我边慢慢讲解边写给她看,并尽量维护她原来的写法。时间长了她没觉得老师看不起她,渐渐的不懂就问同学,胆子大了后又开始问老师,近一个月来还不时在课堂上当着全班同学提出“老师哪页哪题我不懂。”这不就是进步吗?
对“学困生”还要鼓励再鼓励。如八年级(10)的班zyl同学,第一章《勾股定理》考试成绩仅为13分,第二章《实数》考试成绩比第一章提高了近15%,达到了15分,第三章的考试成绩比第二章的提高了147%,达到了37分,半期考试成绩比第三章的提高了62%,达到了60分。半期考试后怎样激励她呢?家长会上又怎么向家长说明她的成绩进退呢?当然只有将上述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了。就这个折线统计图,家长看了十分满意,学生看了非常高兴,就连平时怎么也看不起她的同学都对她的进步感到吃惊。这个折线统计图起的作用真的太大了,半期考试到第六章考试虽然她的成绩都没超过70分,若论绝对成绩她仍然还是八(10)班的“学困生”,但是她每一次都及格了,为此第六章考试后,在全班接受前面所述第六章考试教育的同一节课下课前,我还利用她的那张折线统计图在班上美美的赞扬了她,以激发她进一步努力学习。
对于“学困生”转化问题,由于我们学校的班额大,加之许多班主任都上两个班的课,往往顾此失彼,所以我个人认为光靠班主任的力量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发挥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家长,以及优秀学生的帮助作用,才能很好的开展“学困生”帮扶工作。在校班主任要多督促(班主任的话是很有效的),在家家长要二帮一,在班级要实施结对一帮一,让优生明白学会书本的,发现更好的帮助更多的,从而使“学困生”处于一种良性循环状态。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做好“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从个体意义上说,是帮助“这一个”同学排除思想、行为和习惯上的障碍,赶上班级前进的步伐,达到所要求的标准,在人生道路上塑造好自我。所以我认为转化“学困生”,使他们变“厌学”为“乐学”,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时刻面临的艰巨任务,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具有渊博的知识、无私的爱心和奉献精神,更要求我们有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只有我们将三者完美的结合起来,用我们满腔的热情和辛勤的汗水去成就学生的心灵,我们才能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才能“功到自然成”。
我的发言完了。
谢谢大家!祝大家新年合家欢乐!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