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保护条例全文

  为了加强对长城的保护,规范长城的利用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制定了长城保护条例,下面是条例的详细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长城保护条例全文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长城的保护,规范长城的利用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下简称文物保护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长城,包括长城的墙体、城堡、关隘、烽火台、敌楼等。

  受本条例保护的长城段落,由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认定并公布。

  第三条

  长城保护应当贯彻文物工作方针,坚持科学规划、原状保护的原则。

  第四条

  国家对长城实行整体保护、分段管理。

  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负责长城整体保护工作,协调、解决长城保护中的重大问题,监督、检查长城所在地各地方的长城保护工作。

  长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文物主管部门依照文物保护法、本条例和其他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长城保护工作。

  第五条

  长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长城保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捐赠等方式设立长城保护基金,专门用于长城保护。长城保护基金的募集、使用和管理,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六条

  国家对长城保护实行专家咨询制度。制定长城保护总体规划、审批与长城有关的建设工程、决定与长城保护有关的其他重大事项,应当听取专家意见。

  第七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有依法保护长城的义务。

  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长城保护。

  第八条

  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长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对在长城保护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或者个人给予奖励。

  第九条

  长城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长城进行调查;对认为属于长城的段落,应当报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认定,并自认定之日起1年内依法核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本条例施行前已经认定为长城但尚未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或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段落,应当自本条例施行之日起1年内依法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或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十条

  国家实行长城保护总体规划制度。

  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和长城保护的实际需要,制定长城保护总体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组织实施。长城保护总体规划应当明确长城的保护标准和保护重点,分类确定保护措施,并确定禁止在保护范围内进行工程建设的长城段落。

  长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应当落实长城保护总体规划规定的保护措施。

  第十一条

  长城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长城保护总体规划的要求,划定本行政区域内长城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并予以公布。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将公布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报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在长城保护总体规划禁止工程建设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工程建设。在建设控制地带或者长城保护总体规划未禁止工程建设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当遵守文物保护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

  进行工程建设应当绕过长城。无法绕过的,应当采取挖掘地下通道的方式通过长城;无法挖掘地下通道的,应当采取架设桥梁的方式通过长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进行工程建设,不得拆除、穿越、迁移长城。

  第十三条

  长城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长城沿线的交通路口和其他需要提示公众的地段设立长城保护标志。设立长城保护标志不得对长城造成损坏。

  长城保护标志应当载明长城段落的名称、修筑年代、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和保护机构。

  第十四条

  长城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本行政区域内的长城档案,其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将长城档案报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备案。

  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全国的长城档案。

  第十五条

  长城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为本行政区域内的长城段落确定保护机构;长城段落有利用单位的,该利用单位可以确定为保护机构。

  保护机构应当对其所负责保护的长城段落进行日常维护和监测,并建立日志;发现安全隐患,应当立即采取控制措施,并及时向县级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六条

  地处偏远、没有利用单位的长城段落,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文物主管部门可以聘请长城保护员对长城进行巡查、看护,并对长城保护员给予适当补助。

  第十七条

  长城段落为行政区域边界的,其毗邻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召开由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研究解决长城保护中的重大问题。

  第十八条

  禁止在长城上从事下列活动:

  (一)取土、取砖(石)或者种植作物;

  (二)刻划、涂污;

  (三)架设、安装与长城保护无关的设施、设备;

  (四)驾驶交通工具,或者利用交通工具等跨越长城;

  (五)展示可能损坏长城的器具;

  (六)有组织地在未辟为参观游览区的长城段落举行活动;

  (七)文物保护法禁止的其他活动。

  第十九条

  将长城段落辟为参观游览区,应当坚持科学规划、原状保护的原则,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该长城段落的安全状况适宜公众参观游览;

  (二)该长城段落有明确的保护机构,已依法划定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并已建立保护标志、档案;

  (三)符合长城保护总体规划的要求。

  第二十条

  将长城段落辟为参观游览区,应当自辟为参观游览区之日起5日内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备案;长城段落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应当自辟为参观游览区之日起5日内向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备案。备案材料应当包括参观游览区的旅游容量指标。

  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备案材料之日起20日内按照职权划分核定参观游览区的旅游容量指标。

  第二十一条

  在参观游览区内举行活动,其人数不得超过核定的旅游容量指标。

  在参观游览区内设置服务项目,应当符合长城保护总体规划的要求。

  第二十二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发现长城遭受损坏向保护机构或者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报告的,接到报告的保护机构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应当立即采取控制措施,并向县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三条

  对长城进行修缮,应当依照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由依法取得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长城的修缮,应当遵守不改变原状的原则。

  长城段落已经损毁的,应当实施遗址保护,不得在原址重建。

  长城段落因人为原因造成损坏的,其修缮费用由造成损坏的单位或者个人承担。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长城损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违反有关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处罚。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文物保护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责令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资质证书:

  (一)在禁止工程建设的长城段落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工程建设的;

  (二)在长城的保护范围或者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工程建设,未依法报批的;

  (三)未采取本条例规定的方式进行工程建设,或者因工程建设拆除、穿越、迁移长城的。

  第二十六条

  将不符合本条例规定条件的长城段落辟为参观游览区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按照职权划分依法取缔,没收违法所得;造成长城损坏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将长城段落辟为参观游览区未按照本条例规定备案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按照职权划分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在参观游览区内设置的服务项目不符合长城保护总体规划要求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个人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在长城上架设、安装与长城保护无关的设施、设备的;

  (二)在长城上驾驶交通工具,或者利用交通工具等跨越长城的;

  (三)在长城上展示可能损坏长城的器具的;

  (四)在参观游览区接待游客超过旅游容量指标的。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对个人并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在长城上取土、取砖(石)或者种植作物的;

  (二)有组织地在未辟为参观游览区的长城段落举行活动的。

  第二十九条

  行政机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行政机关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文物保护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开除公职:

  (一)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确定保护机构、划定保护范围或者建设控制地带、设立保护标志或者建立档案的;

  (二)发现不符合条件的长城段落辟为参观游览区未依法查处的;

  (三)有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行为,造成长城损坏的。

  第三十条

  保护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长城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开除公职:

  (一)未对长城进行日常维护、监测或者未建立日志的;

  (二)发现长城存在安全隐患,未采取控制措施或者未及时报告的。

  第三十一条

  本条例自20xx年12月1日起施行。

原创文章,作者:fanw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nwen.hongwu.com/48625.html

(0)
上一篇 2022年9月23日 上午11:31
下一篇 2022年9月23日 上午11:34

相关推荐

  • 通信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通信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目的是加强通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下面是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通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

    条例 2022年10月12日
  • 云南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条例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的管理,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和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

    条例 2022年8月23日
  • 《广东省燃气管理条例》全文

      为了加强燃气管理,制定了《广东省燃气管理条例》,下面是详细内容。   《广东省燃气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燃气管理,规范燃气经营和使用行为,保障公民…

    条例 2022年9月7日
  • 《湖北省物业服务和管理条例》全文(2022版)

      为了维护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的合法权益,规范物业服务和监督管理活动,制定了《湖北省物业服务和管理条例》并将于20xx年10月1日实施,下面是详细内容。   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条例 2022年9月3日
  • 江苏省节约用水条例

      为了推动全社会节约水资源,提高用水效率,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了江苏省节约用水条例,下面是条例的详细内容,欢迎大家阅读与收藏。   江…

    条例 2022年9月7日
  • 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行计划生育,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幸福、民族繁荣与社会进步,修订了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下面是条例的详细内容,欢迎大…

    条例 2022年7月22日
  • 新《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公交优先

      新《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正式通过,落实公交优先战略,下面是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探索路权专用增强地面公交吸引力   上海道交条例更注重“公交优先&r…

    条例 2022年9月1日
  • 天津市燃气管理条例(2021年修正)

      为了保障燃气的安全使用和正常供应,促进燃气事业的发展,20xx年修正了天津市燃气管理条例,下面是详细内容。 天津市燃气管理条例(20xx年修正)   (1997年10月22日天…

    条例 2022年11月1日
  • 上海市物业管理条例

      关于上海市物业管理条例是由中国人才网小编为您解答:   上海市物业管理条例   第一章总则 折叠   第一条为了规范物业管理活动,维护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的合法权益,改善人民群众…

    条例 2022年11月6日
  • 《青海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为了保障饮用水安全,制定了《青海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下面是详细内容。   《青海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保障饮用水安全…

    条例 2022年8月6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