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优秀读后感

  《庄子》一书,“寓言十九。”庄子的散文,汪洋四溢,机趣横生,在古典散文中是罕有伦比,更是因为如此,才构造了一个瑰丽的艺术境界。读庄子这本书读者有什么样的体会呢?今天第一范文网小编整理了庄子的读后感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庄子读后感篇一

  庄子那本书买回来搁在那里半年了,也没有看过,因为我和同事们在地摊上转的的时候,一位同事买了本史记,因为这个代表了文化人的象征。但是,我买了本庄子,可能是附庸风雅吧。

  庄子这本书放在那里半年没看过,他在哪里静静的躺着,可能是在睡觉,弥散在一种逍遥的氛围中。也可能在等待着,等待懂他的人出现。

  翻看庄子这本书看的时候,第一个感觉特别难懂,本来我对古文就不懂,再加上每一行里面冒出些生僻字,可以说是难上加难,没文化真可怕的写照浮现在脸上。再就是他的意义特别难理解,对于我,通过解释加译文依然领略不了其要旨。但是,有时候也能读上几句可以说只能认识字的几句话,感觉又是朗朗上口,字字珠玑,就是说一句话,一个字,都闪现着智慧的光芒,有时候看到的,似乎还有自己生活的影子,立即有种羞愧的感觉。

  庄子的精神很博大,说实话严格领会庄子的意义更是难上加难,庄子的思想似乎在天边飘荡,而自己就好像是井底之蛙。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我们每个人也许在这社会上拼搏,成功也罢,失败也罢,但是,缺忘掉了一件事情,我来到这个社会上是干什么的,漫无目的,似乎也在飘荡,但是,不知道怎么飘荡,不知道飘到那里去,这件事情应该谁都解决不了,只能是扣住心扉问自己。自己连自己想做啥都不知道,还能问出什么。

  庄子的思想飘逸峻异,并没有说明我们该怎么做,不像孔子。但是,感觉到是要让人站到一个特别高的高度看问题,我们在物理学的坐标常常是地球,但是,庄子的坐标可能定在了太空。让人感觉坐在太空中看一切事物的流动。

  庄子的思想可以说很难解读,只能慢慢的从中一遍一遍体会,有些小说看一遍就算完了,但是,庄子的小说感觉到看几十遍都闲少,庄子指明了大道,让人呆滞的思想有似乎变得有了点火光,我们中国人在20xx多年前就有了这种思想,是件了不起的事情。

  庄子的思想很博大,历史学家可以通过庄子的思想来看待历史,政治学家可以通过庄子的思想来审视政治,商人还可以通过庄子的思想来经商。对于老百姓的我来说,还能从庄子的思想里面得到什么东西,估计可能就是不断的审视自己,把自己的所有不良的东西剔除。

  没有一个精神基础,感觉到有时候就漫无目的,茫然失措,就像是随风而摇摆的树叶,不淡定。我觉得是最最失败的地方,也不是说做出什么大事,就是没有一个思想基础,可能那个目标是虚无的,指导我们的只是,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没有一个切合自己实用的方向和目标,有可能就是真的空虚一场,梦一场。

  不断的重新认识自己,不断的改变自己,让自己能赶上这个社会前进的步伐,社会就这个样子,他是一种存在,不能因为我们的喜好而改变,他在不断的变化,如果有错,也只能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自己就是社会的一份子。不行崖异之事。

  读了庄子,感觉到连庄子的门都没有进去,只能是不断的在生活中体会,如果没有丰富的社会生活,如果不从生活中体悟,庄子这本书,真的很难领略其真。当然了,还要不断的学习,凝练,不能荒废人生。

庄子读后感篇二

  近日来,看了《庄子》的获得相对幸福的方法和获得绝对幸福的方法,深有感触。下面根据这两点,谈谈我对幸福的理解:

  一、获得相对幸福的方法

  庄子第一题为《逍遥游》,《逍遥游》里讲了一个大鸟和小鸟的故事。两只鸟的能力完全不一样。大鸟能飞九万里,小鸟从这棵树飞不到那棵树。可是只要它们都做到了它们能做的,爱做的,它们都同样地幸福。

  万物的自然本性不同,其自然能力也各不相同。可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在它们充分而自由地发挥其自然能力的时候,它们都是同等地幸福。

  幸福生命是美丽的,活着便是幸福的。

  病痛中,健康是幸福;黑暗中,光明是幸福;寒冷中,温暖是幸福;分离时,团聚是幸福;伤心时,有一个可靠的让你流泪的肩膀是幸福;失意时,有一双紧紧的拉你的手是幸福。这是人生的精华。

  我觉得,简简单单就是幸福,不求轰轰烈烈,只愿真真切切。和爱人分居四年了,每当一家三口在一起时,我就会觉得这就是幸福。

  幸福,是别人眼里的风景。

  我看过许多关于重病房里躺着很多靠药物、导管和呼吸机在维持生命的病人,他们时刻都在与死神博斗着。他们困难的每一次心跳、每一声呼吸都凝聚了对生活无限的向往,他们渴望活下去,健康地活下去!实现这个愿望,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

  幸福,常常被我们忽略。我们有健康的四肢,灵活的头脑,可以在宽敞的图书馆阅读可以在阳光下自由的奔跑,可是幸福是什么滋味,我们总抱怨感受不到。 什么才是幸福呢? 饿了,一顿美食就是幸福;渴了,一杯白开水就是幸福; 累了,一张沙发就是幸福……

  其实,触手可及的幸福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时时抱着“知足者常乐”的心态吧,你会发现,只要用心体会,梦里的幸福,一点也不遥远。

  陶渊明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李白说“人生得意须尽欢”。

  这是三位前辈对人生的感悟,他们生活的年代参杂了太多的环境因素,也造就了迥异的生活态度。我们追求的却是平凡的幸福,让我们对生活的事事非非“宠辱不惊,看窗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外云卷云舒”吧,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惊喜与意外了,抱有一颗平常心,生命的疆域会拓展的更宽。

  亲爱的读者,你对幸福的感悟与我一样吗?

  二、获得绝对幸福的方法

  庄子在《逍遥游》中还说到:有个人名叫列子,能够乘风而行。他是个已经得到绝对幸福的人,是个至人,圣人,神人。它绝对幸福,因为他超越了事物的普通区别,他也超越了自己与世界的区别,“我”与“非我”的区别。所以他无己。他与道合一。道无为而无不为。道无为,所以无功,圣人与道合一,所以也无功。他也许治天下,但是他的治就是只让人们听其自然,不加干涉,让每个人充分地、

  昨天晚上,我忽然觉得,要幸福,也许其实就两个条件。而幸福的程度,也取决于这两个条件的完成程度和完成质量。条件一:自己要很强(有多强大,就可能会多幸福);条件二:要有好的态度(态度有多好,就可能会多幸福)。二者要相辅相成,互为条件。我为什么这么认为呢?

  也许很多人认为,幸福只是心里的一种感受,心里觉得高兴,觉得幸福了,就幸福了。可是,如果没有能够觉得幸福的机会,幸福又能从哪里来呢?我考虑的是,怎么样能让自己心里觉得幸福呢?什么情况下,会觉得幸福呢?得先给自己创造幸福的可能性。我觉得,一个人越强大,就会被越来越多的人需要,而被越多的人需要,就会觉得自己很有价值,就会很开心,不容易觉得孤单。谁不希望自己对别人来说是重要的呢?尤其是那些自己最在乎的人。

  当然,光自己强大,如果没有好的心态,那幸福也只是纸上谈兵。如果在别人需要自己的时候,处理得不好,结果就会自己也烦别人也埋怨,通俗点讲就叫出力不讨好,这样的情况,肯定没办法觉得幸福。或者,如果认为自己很强,而对于别人就不屑一顾地话,很显然,别人也不会轻易给自己好脸色看。有些人,是愿意对别人付出主动关心,而从不计较的人。心胸宽阔,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享受。当然,对于那些觉得幸福不幸福不重要无所谓的人,我这些理论,没有任何价值。那么我认为,良好的心态就是:平和、热情、心胸开阔、不计前嫌、乐于助人……

  反正呢,以上两个条件,其实缺一不可。人心都是肉长的。如果只有第一个条件,那就容易出现“高处不胜寒”的状况了。而如果只有第二个条件,而自己啥都不会,啥都做不好,那对别人来说,真是可有可无。当然,第一个条件,不是要说明自己是否强大,而重点是在于有多强大。越强的人,越懂他人的人,自然就越受欢迎,越容易体现自己的价值啦。

  自由地发挥他自己的自然能力。道无名,圣人与道合一,所以也无名。

  昨天晚上,我忽然觉得,要幸福,也许其实就两个条件。而幸福的程度,也取决于这两个条件的完成程度和完成质量。条件一:自己要很强(有多强大,就可能会多幸福);条件二:要有好的态度(态度有多好,就可能会多幸福)。二者要相辅相成,互为条件。我为什么这么认为呢?

  也许很多人认为,幸福只是心里的一种感受,心里觉得高兴,觉得幸福了,就幸福了。可是,如果没有能够觉得幸福的机会,幸福又能从哪里来呢?我考虑的是,怎么样能让自己心里觉得幸福呢?什么情况下,会觉得幸福呢?得先给自己创造幸福的可能性。我觉得,一个人越强大,就会被越来越多的人需要,而被越多的人需要,就会觉得自己很有价值,就会很开心,不容易觉得孤单。谁不希望自己对别人来说是重要的呢?尤其是那些自己最在乎的人。

  当然,光自己强大,如果没有好的心态,那幸福也只是纸上谈兵。如果在别人需要自己的时候,处理得不好,结果就会自己也烦别人也埋怨,通俗点讲就叫出力不讨好,这样的情况,肯定没办法觉得幸福。或者,如果认为自己很强,而对于别人就不屑一顾地话,很显然,别人也不会轻易给自己好脸色看。有些人,是愿意对别人付出主动关心,而从不计较的人。心胸宽阔,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享受。当然,对于那些觉得幸福不幸福不重要无所谓的人,我这些理论,没有任何价值。那么我认为,良好的心态就是:平和、热情、心胸开阔、不计前嫌、乐于助人……

  反正呢,以上两个条件,其实缺一不可。人心都是肉长的。如果只有第一个条件,那就容易出现“高处不胜寒”的状况了。而如果只有第二个条件,而自己啥都不会,啥都做不好,那对别人来说,真是可有可无。当然,第一个条件,不是要说明自己是否强大,而重点是在于有多强大。越强的人,越懂他人的人,自然就越受欢迎,越容易体现自己的价值啦。

  自由地发挥他自己的自然能力。道无名,圣人与道合一,所以也无名。

庄子读后感篇三

  《庄子》是讨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论着。我觉得庄子想说明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不要老从一面看问题。自以为是也是一种极端,以一技之长为耀也是极端。世界是和谐的。人与人也应是和谐的。

  所谓的“坚白论”,山人以为,讨论的两派其实已经不是在讨论同一问题了:一个论述某物有何种属性〖即白与坚〗,另一派则是论某特性〖即白与坚〗是该物特有的个性还是许多物质都可以有的共性。

  事实上,我们往往看到在许多争论中,所谓对立的两派,追溯到本质上,自己都不知道在争论什么。如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两个对立的阵营,争论、对立几十年。可是有谁能说清除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呢?

  其实,综观中国的哲学,不论是儒家、道家还是法家,都非常现实。对于那种“万物起源”、“谁创造人”等等之类扯不清道不白的问题采用回避的态度。对于大自然则采用接受它、并与之相容的态度。不追求绝对、不走极端,只求中庸。而要“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思想山人认为是受西方影响而来的。现代西方科技的发展,就是试图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一个例子。而中国的医学、气功、养生之道等等则是顺其自然、接受自然、融于自然的例子,典型说法是所谓的“天人合一”。

  许多人把庄子与道家放在一起,与儒家相对。山人以为,儒家侧重与社会及社会体系;老子强调人与自然;而墨家则重客体与其自然属性;反观庄子,则是这些的融合。只是墨家的论点采用的较少一点。而过多地将儒家、老子相容。强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都是一种和谐的共存,无主次之别。这也是与儒家的最大不同。在儒家中,要有等级之分,要有对自我的克制(这一点又与“无我”相近)。

  自然了,从当政者的角度看,儒家是有利于朝廷的。但庄子思想也是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因此,儒家成为封建社会中的主体思想而被当政者大力提倡。可是同时,庄子的思想又作为主要的旁支而存在,没有收到异常的压制。而法家因为是强调客体、鄙弃主要因人的主观而形成的社会体系、结构,从而无生存之地。

原创文章,作者:fanw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nwen.hongwu.com/4683.html

(0)
上一篇 2022年7月12日 下午8:55
下一篇 2022年7月12日 下午8:57

相关推荐

  • 关于《格列佛游记》读书心得600字7篇

    关于《格列佛游记》读书心得600字7篇   一个有趣而又可悲的国家,一次奇妙而又荒谬的旅行,格列佛的冒险还没有结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格列佛游记》读书心得600字7篇,欢迎…

    读书心得体会 2022年9月20日
  • 关于草房子读书心得感悟

      《草房子》是一部讲究品位的少年长篇小说。作品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那么小编就给…

    读书心得体会 2022年11月12日
  • 《周恩来传》心得体会范文800字

      掩卷金冲及所著《周恩来传》,心情久久无法平静,重温那一段波然壮阔的新中国诞生史,缅怀老一辈革命家走过的人生轨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周恩来传》读书心得800字,欢迎借鉴参…

    读书心得体会 2022年8月28日
  • 《青年文摘》读书心得

      《青年文摘》是一本文摘类月刊,淡雅、清新、具有青春活力,针对青年人,兼顾各层次读者,从青春型期刊、报纸、书籍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散文、故事等等,许多的青春独白,随笔杂感,哲理杂文,…

    读书心得体会 2022年7月18日
  •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最近我看了小故事。这本书处处充满了书..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鲁迅先生曾说,“不值得读两遍的书便一遍也不值…

    读书心得体会 2022年7月24日
  • 读书心得(精选4篇)

    读书心得(精选4篇)   读书心得即是一个领会的过程,也是把书中知识转化为自身的一个过程,下面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读书心得范文,欢迎大家参阅。   读书心得   书!是你的朋友,也…

    读书心得体会 2022年11月3日
  • 3至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读书心得

      《3至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了每个阶段幼儿应达到的发展水平,但是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我们老师遇到的所有孩子不是都能同时达到同一个水平,在此分享读书心得。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

    读书心得体会 2022年10月10日
  • 读书的班会心得3篇

      人生与读书都存在着两种递升式的境界:从自觉到自由。人生必经自觉的砥砺与历练,读书必经自觉的苦修与积累,才能最终进入审美自由的境界。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带来的读书的班会心得,希望可以…

    读书心得体会 2023年8月17日
  • 吸引力法则读书心得3篇

      吸引定律又称吸引力法则,指思想集中在某一领域的时候,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被他吸引而来。下面是第一范文网为大家准备的吸引力法则读书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吸引力法则读书心…

    读书心得体会 2023年1月10日
  • 关于《汉字的故事》读书心得7篇

      《汉字王国》是瑞典汉学家林西莉女士,她的瑞典名字是塞西丽亚?林德奎斯特。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汉字的故事》读书心得一   这本好书的名字叫做《…

    读书心得体会 2022年11月20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