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西安事变纪念日演讲稿3篇

  1936年的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留蒋介石,促成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这就是历史上的“西安事变”也叫“双十二事变”。以下是第一范文网小编分享了西安事变纪念日演讲稿3篇,供大家参考。

  西安事变纪念日演讲稿篇一

  明天是12月12日历史上的明天,是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纪念的日子。1936年的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留蒋介石,促成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这就是历史上的“西安事变”也叫“双十二事变”。

  78年前的今天,中国古都西安那划破凄冷夜空的枪声,震惊了全世界,也震醒了沉睡中的中国人。

  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肆意践踏,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时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张学良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杨虎城深感民族危机,决心抗日。

  在多次劝谏蒋介石抗日均遭失败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在西安发动兵变,扣留蒋介石,以逼其“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

  “西安事变”最终以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和平解决国共问题,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了抗日战争的巨大转折,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在抗日民族大联合的壮阔阵营中,艰苦卓绝、贡献巨大。从此,中华民族由涣散、分裂、割据实现了团结统一,一致抗日。

  中国人的万众义勇,砸碎了日本军国主义“大东亚共荣圈”的幻梦,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也为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做出了卓越贡献。

  西安事变凸显了中华儿女伟大的精神——她让一个民族汇聚成一股力量。这是一种舍身救国,在民族危难之际力挽狂澜,直起民族脊梁的精神!这是一种忠于民族,忠于人民的赤胆忠诚精神!

  中华民族的尊严与自信,因为“西安事变”精神的浇灌,更加浩明于天地,“西安事变”精神永垂不朽!让我们向张学良,杨虎城二位将军诚挚致敬,让我们永远铭记“双十二精神”!

  西安事变纪念日演讲稿篇二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一.历史事件及背景

  12月12日是西安事变纪念日。“九一八”事变后,由于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了不抵抗政策。日军很快占领了中国东北和华北的土地。中华民族处在危亡的严重关头,蒋介石却仍然坚持其“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1936年春2月4日,蒋介石带领南京政府的大批军政要员到了西安,督促张学良、杨虎城出兵进攻陕北的红军。12月9日那天,西安1万多名学生游行请愿,向蒋介石驻地临潼前进,要求联合抗日。张学良深受感动,表示要用实际行动答复他们的抗日要求。12月12日凌晨由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爱国将领怀着对民族的忧患,策动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二.重大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

  西安事变”, 是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从而挽救了民族危机,促成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乃至革命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革命导师列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

  是的,就是刚刚过去的日子,他们早已溶入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铭记于心的日子。我们应该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它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

  我们今天在这里纪念这个伟大而神圣的历史时刻,就要不忘历史,不忘过去,缅怀先烈。更重要的是我们大家秉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和革命精神,继续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为中华民族振兴而努力奋斗。

  三.伟大现实意义;

  同学们,我们现在处在一个新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生活日益富裕,国家繁荣昌盛,世界经济飞速发展,与世界联系日益紧密的中国正处在经济发展的最好时机,历史告诉我们,和平和稳定才能让我们抓住发展的机遇。我们责任便是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

  因此我们就要做一个热爱祖国,树立远大理想,将来做一个有益社会;人民的人;

  1.发扬革命优良传统,艰苦奋斗,努力学习,掌握本领和技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更加美好。

  2.养成良好文明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做一个合格的;文明的中学生。

  3.做一个敢于拼搏,乐于奉献;勇于创新和实践的人。紧跟时代步伐,为振兴中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后,将这份爱国情怀溶入到实际行动之中。这才是我们祭奠英烈、铭记历史的最好方式!

  西安事变纪念日演讲稿篇三

  历史不是1页书签,历史不是已经成为化石的过去,历史不是时间长河中1段孤立的截取场景;历史是祖先的脚印,历史是1艘摆渡华夏民族的巨船,历史是1个民族曾经的精神符号的记忆,历史是1段段螺旋上升帮助我们民族抵达1个又1个高度的楼梯……

  西安事变虽然已经过去70年了,但至今仍深深地铭刻在人们的记忆中。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的崇高爱国义举,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在国家遭受外来侵略、民族濒临危亡面前所表现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精神,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旺盛生命力和强大凝聚力,永远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天,我们伟大的祖国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民族和睦,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人民正意气风发地前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征程上。伟大而欣欣向荣的时代,更加需要伟大而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只有大力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我们才能实现新世纪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

  我们纪念西安事变,就是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的精神。西安事变的发生与和平解决充分说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克服困难、团结奋进的力量源泉,是凝聚中华民族、推进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越是在困难时刻,越是在危急关头,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就越发显示出强大的力量。正是这种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鼓舞着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坚韧不拔地为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而奋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风云变幻、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面对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与挑战,我们要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振奋民族精神,把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有机地统一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使之成为全民族奋发前进的强大精神支柱。

原创文章,作者:fanw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nwen.hongwu.com/45639.html

(0)
上一篇 2022年9月17日 上午8:57
下一篇 2022年9月17日 上午9:01

相关推荐

  • 129运动演讲稿4篇

      ,一二·九运动“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以下是第一…

    节日演讲稿 2022年10月16日
  • 关于中国法制宣传日讲话稿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基本方略,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12月4日是我国的法制宣传日,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有关于中…

    节日演讲稿 2022年10月10日
  • 我的新年愿望演讲稿三篇

      我的新年愿望演讲稿【第1篇】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眨眼间又到年尾了,到处洋溢着欢乐的歌曲,到处充满着欢声笑语。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新年的愿望即将实现。   新年即将到了,有…

    节日演讲稿 2022年11月26日
  • 关于庆元旦演讲稿

      随着新年第一屡阳光照亮大地,新年开始了她翩翩的脚步。难得的一次节假日让平时忙碌的人们有一次休闲的机会。下面小编为你整理元旦演讲稿,希望能帮到你。   庆元旦演讲稿   尊敬的各…

    节日演讲稿 2022年8月20日
  • 迎五一演讲稿精选

      一个成功的演讲,不可能没有演讲稿。以下是由第一范文网PQ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出来的迎五一演讲稿范文,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迎五一演讲稿(1)   大家好:   今天,我国迎来了…

    节日演讲稿 2022年7月13日
  • 局党政班子代表2015新年联欢会致辞

      各位领导、同志们:   满载收获的XX年即将挥手别去,充满生机XX年即将迎春而来,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历史又将翻开新的一页。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们大家欢聚一堂,畅谈大好形势,展…

    节日演讲稿 2022年11月15日
  • 母亲节演讲稿范文样本:妈妈,我爱你

      春天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春风轻轻地吹红了花,春雨也静静地润绿了叶,朝气蓬勃的我们正像那红花绿叶一样鲜活一样有生命力,而又有谁曾想到过是谁做了那春风春雨默默地滋润着我们呢? …

    节日演讲稿 2022年9月8日
  • 15年中专生母亲节演讲稿范本

      总有一个人,默默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让我们泪流满面。这个人就是母亲,这种爱就是母爱。常常,我们感动于“春蚕到死丝方尽”的 无私和“蜡炬成…

    节日演讲稿 2022年10月18日
  • 小学生母亲节演讲稿:妈妈节日快乐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是5月12日,是个不平凡的日子,是个神圣的日子,因为今天是母亲节!是我们每一位同学的母亲的节日。在这伟大的节日里,我们应该向我…

    节日演讲稿 2022年7月30日
  • 2017年植树节领导讲话稿

      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同志们:   在此春意盎然、万象更新的之际,我们迎来了第2*个全民义务植树节,让我们迅速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到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中来,用我们的双手“打…

    节日演讲稿 2022年9月10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