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关于农民就业问题调研报告范文

  在x乡x村的见习过程中,我看到x村近些年来取得了可喜进步,农民们住上了小区洋房,当上了城里人。但同时随着城镇化推进,农民失去土地,有别于城市居民。他们种地无田,就业无岗,创业无钱,社保无份,成为一个弱势群体、边缘群体,亟待社会关注。

  一、x村失地农民的就业情况

  x村现在就业情况不容乐观,现有的230户685人,仅60%的村民有经济来源,40%的村民无业在家。其中约10%的村民经营拆迁后的店面,20%-30%的村民在工业园企业上班。大部分村民都在工地打零工的方式维持生活,例如,5%的村民在工地开货车。

  自主创办的本地企业很少,且资金不足,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差。目前仅有2家养鸽子场,1家养鸡场,1家涂料厂,1家服装厂,1家水泥砖厂,1家大理石厂共7个村民创办的企业。

  二、x村就业难情况分析

  透过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失地农民就业不充分,就业渠道少,缺乏稳定性。

  就业不充分,x村有近半村民无业在家,他们依靠征地补偿款现在生活无忧,坐吃山空或盲目投资,对将来的生活并没有长远的考虑。呈现出劳动力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饱满,资源利用不够充分状态。

  就业渠道少,缺乏稳定性。工厂务工的村民由于自身知识缺乏易下岗失业;开店从事个体户或自主创业开办村企业则需要勇气和资金;工地建筑工人或运输都受季节和市场需求影响。隐性失业现象相当普通,就业转失业的比例过高。

  其中大龄失业农民和完全依靠土地的纯农民就业情况更加严峻,没有了田地,由于年龄、文化、体力、技能等限制,转业十分困难,失地往往意味着失业。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较为复杂,既有制度因素和经济动因,也有社会资本的支持及人力资本的作用。就主体而言,一个方面政府征地补偿过低,安置方式单一,对失地农民的保障机制不健全。另一方面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较差,自身就业能力弱,同时因为征地补偿款的原因,生活压力小,就业积极性不足,就业意识落后。

  三、x村解决就业难的建议

  从x村实际情况出发,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应该从政策、管理、服务、宣传等方面着手,打破城乡壁垒,完善劳动力市场,落实农民就业政策,建立失地农民长效就业机制。

  (一)要解决失地农民生计问题,应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应从充分认识到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重要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业是民生之本,是预防失地农民贫困的最好办法。纯粹的经济补偿和低标准补偿,在结果上无法恢复农民失地以前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及时足额给付了经济补偿,失地农民在很长时间以后仍会处于贫困状态。

  解决就业问题,政府责无旁贷,应制定各项政策,消除就业障碍,为失地农民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有效地实现失地农民就业。

  一要提高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与征用地企业签订合约,要求提供一定比例的岗位给本地村民,同时以周边工业企业为货源的有利契机,请县就业部门走进基层农村社区,针对年轻人指导创业,大力发展微商电商等新型创业摸式。

  二要推进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创业,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失地农民就业的重要途径,在村民自愿的前提下,允许村集体利用整体补偿款作为资金,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政府创造条件并制定政策,帮助集体企业的快速发展。

  三要积极鼓励失地农民自谋职业,自主创业,鼓励他们从事经商开店活动,在政策允许条件的下,对自主创业人员在资金、税收、场地、收费等方面予以扶持,减少他们的创业风险。从政策上进行引导,从经费上给予支持,从行政上予以合作,从法律上加以规范。

  四要为失地农民提供岗位培训,提供他们的就业能力。特别针对40、50的大龄失地人员,请就业部门优先免费培训、安排到县城环保、绿化、保安等工作。不断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提升农民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积极培育市场中介组织,为失地农民就业提供工作信息,服务帮助失地农民就业。

  (二)要解决失地农民生计问题,应全社会共同参与其中。

  解决就业问题,政府责无旁贷,但又不能大包大揽,全社会包裹农民本身都应该参与到此问题的解决。

  一要营造公平竞争,公平就业的氛围。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破除城乡壁垒,反对就业歧视,劳动者在就业过程中应该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不因为户籍,性别,年龄的区别对待,失地农民应该在就业过程中获得帮助而不是受到歧视。政府也应该加强对企业公平就业的监督管理。

  二要健全社区建设,提供就业机会。推进社区参与,增强社区整合,发展社区服务,可以建立失地农民就业互助组织,提高农民集体决策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社区发展一方面提供了社区保障和服务。另一方面也提供了就业岗位。

  三要引导教育失地农民转变观念,破除“等靠要”的思想,提高自谋职业,竞争就业的自觉性和能力,积极主动参与市场化就业。在政府提供相同就业机会的情况下,不会因为自身原因而丧失机会。失地农民可以利用有限土地发展特色种养基地,比如种植绿色蔬菜、果树、养蛋鸡肉兔等,运用采摘农家饭等综合模式。

  失地农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现象,也是时代进步的需要。失地农民关系社会稳定发展,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不仅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农民的期盼。我们要科学合理的让失地农民转变成新市民。

原创文章,作者:fanw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nwen.hongwu.com/2959.html

(0)
上一篇 2022年7月10日 下午5:20
下一篇 2022年7月10日 下午5:22

相关推荐

  • 全市老龄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为更好地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促进老龄事业发展,8月中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内司委主任委员带领调研组对全市老龄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到市老龄事业服务中心及周村区有关…

    调研报告 2022年8月12日
  • 关于巾帼志愿者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巾帼志愿者服务活动是时代进步的产物,是妇女群众自觉参与两个文明建设的创造和实践活动。它来自于基层,扎根于群众之中,以服务大局、奉献社会、造福百姓为宗旨,立足于社会关注、党政关心…

    调研报告 2022年8月16日
  • 乡镇党建调研报告

      健全组织,为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打好基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了关于乡镇党建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   乡镇党建调研报告范文(一)   为切实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进一步…

    调研报告 2022年8月6日
  • 冰箱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市场背景   1、 “三农”政策自从今年3月14日人大正式通过,今年为“三农”安排的国家财政支出为3397亿,在中央财政每支出6…

    调研报告 2022年12月31日
  • 关于服装市场调研报告

      一、内容简介:   此次,黄州实训我们调查了80个女性消费者各20个男消费者。他们的年龄阶段大多在16-25岁之间。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黄州大部分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在100-…

    调研报告 2022年9月22日
  • 青年就业创业工作调研报告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重大方针,促 进全民创业必将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不竭动力。目前就业创业已经成为青…

    调研报告 2022年10月5日
  • 2022第一书记驻村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调研报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调查,二是研究。调查,应该深入实际,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不凭主观想象,按事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事物,详细…

    调研报告 2022年9月9日
  • 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调研报告

      发挥共青团自身优势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   不断加强和改进我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xx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

    调研报告 2022年10月27日
  • 关于全县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的调研报告

      xx县外出务工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应,不仅实现了创业者自身价值,而且对保障就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

    调研报告 2022年8月28日
  • 集团公司政工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中国铁建中铁十五局集团一公司党委课题组,针对目前政工队伍现状,先后到湖北、新疆、山西、陕西、重庆等公司重点工程项目进行了调研。同时,走访了以上项目周边本系统部分基层单位,并与部…

    调研报告 2022年8月1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