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感恩应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我国传统的孝文化是实施感恩教育的重要资源。下面是第一范文网为大家准备的关于感恩读书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感恩读书心得范文1:
我细读《用感恩的心去工作》这本书,发现这是一本非常好的励志书。
书中讲述了人们如何面对现在所拥有的工作,要有一颗感恩的心,不要过分计较薪水,得失;要注重工作带来的乐趣,带给自己的发展机会。人只要带着感恩的心去工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真诚起来,就会包容别人的错误,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以企业的利益为重,多为企业着想,为企业奉献自己的才智;在工作中把细节做好,注重细节带来的成功机会;只有在工作中积极主动,常怀感恩之心,常做有益之事,才能感受工作带给我们快乐,带给我们成功。书中从多方面详细阐述了感恩与工作的关系,以及如何带着感恩的心去工作,读后真的受益匪浅。
读了这本书,使我感触很深。读后使我对工作态度有了新的认识,使我认知感恩,学会工作。知道带着感恩的心去工作是世界众多知名企业的企业文化,使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形式体现,也是员工不断进步的动力和源泉。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懂得了感恩之心在工作中所体现的价值,懂得只有怀着感恩的心去工作,才能更好地培养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才能达到工作中的默契;一个团队只有默契,才会少了尔虞我诈,才会有真诚的合作关系;如果拥有感恩的胸怀,即使一个邪恶的人就此会变得善良,在工作中也就会包容别人的错误,我们也就不会过多的计较人生的成败得失;也就不会产生抱怨,在工作中就不会感到乏味,就不会在困难面前退缩;就会懂得工作是为了自己,就不会在工作中出现错误受到批评不再那么委屈。
作为企业员工,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选择了这个岗位,我们就应该接受它的全部,而不仅仅是享受它给我们带来的种种好处和一时快乐,就是碰到屈辱和责骂也是这份工作的一部分;作为员工,在工作中难免会犯一些错误,面对错误,多数人知道了错了却没有勇气承认,会把犯错误的错误理由,转嫁到别人头上;只有那些真诚的极少数能够站出来承认,坦白,但是要知道,这往往是我们的弱点和不足。
我们选择这份工作,就等于选择了一份责任。要知道,强烈的责任感能唤起一个人的良知,也能激发一个人的潜能。在生活和工作中随处可见这样一些人,他们失去了责任感,只有别人强迫他们工作时他们才去工作,他们从没有真正考虑过他们自己身体内到底有多少潜能。有人说过,如果我们享受工作带来的乐趣,那么我们的人生就是天堂,反之,我们的人生就是地狱,天堂和地狱的区别,就在于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和心态。
关于感恩读书心得范文2:
《波莉安娜》是一个天使带来的故事——告诉我们每天都要高兴并时刻能够怀着感恩的心。如果你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因而你被送进了教会抚养,你会作何感想?是痛恨?是厌恶?还是止不住地悲伤,为之哭泣?波莉安娜的回答是:“我感谢老天没有让我太过于贫穷以至于去偷盗犯罪;我感谢老天没有让我患上严重的肺结核等疾病,至今我身体健康;我感谢老天让我又有机会结实这么多好心的人们。”
当波莉安娜不幸出了车祸,她的双脚失去了知觉无法动弹,她却对她的姨妈说:“我很高兴我得的不是天花;我还高兴我得的不是百日咳,我得过那个病,难受极了——我也高兴不是阑尾炎或者麻疹,因为它们会传染的;我更高兴的是我并不是终生瘫痪,我还有机会重新站起来,重新走路。”
你感到惊讶吗?困惑吗?这就是感恩,快乐就是从那颗柔软而又丰富、充满感恩的心开始的。
人生路漫漫,在似乎无穷尽的岁月里,平淡无奇的生活总需要有那一首首插曲,不论插曲是否美丽,它都已经存在了。真正能够抚慰伤痛、慰藉心灵的其实是我们自己。当遇到或大或小无法挽回的不幸,不要怪罪于上帝,因为像波莉安娜这样怀有感恩之心并积极寻找快乐的人便是上帝留在人间的天使。
既然上帝选择让你遇到不幸,那么你为和不向上帝道一声感谢,将不幸好好修补并修饰一番,将其变成生命中美丽的中点站。这是痛苦的终点,也是快乐的起点。就让不幸伴着时间逝去,让我们捧着那颗充满感恩的心继续前行,去寻找珍贵的快乐。
关于感恩读书心得范文3:
4月22日下午,阳光明媚。应济源市教体局之邀,北京感恩励志教育讲师团专家华东老师,专程来到沁园中学举办了一场“感恩我们在行动”大型激情励志演讲报告会,我校全体师生及家长们聆听了这场感人至深的演讲。华东老师用饱含激情的话语讲了自己年少时与父母之间的隔阂,在父亲不幸去世后才遗恨终身的亲身体验,讲述了社会上很多父母为了孩子历尽艰辛、受尽磨难的感人故事,并列举了大量身边的事例,阐明人应该学会感恩,感谢、关爱、回报给予我们生命的父母。华东老师大声呼吁,让大家现场说出来:“爸爸妈妈,您辛苦了,谢谢您!”家长和孩子们相拥而泣,家长、老师、学生当场流下了感动之泪。
很多同学纷纷走上讲台,对着老师、家长声泪俱下地说出了以后再也不进网吧了。以后一定要多尊重老师关爱父母,发奋学习。在现场,一位父亲走上台拉着儿子的手接受儿子痛改前非的决心。许多学生过去不好好学习,听了感恩演讲都向爸爸妈妈说一声,我错了,现场掌声雷动。
谈到感谢恩师时,华东请所有的班主任老师站在每个班级队伍之前,声情并茂地回顾了教师们为了孩子呕心沥血潜心钻研,把全部的爱都奉献给了孩子们的一幕幕场景,现场许多名学生及家长向老师们鞠躬致谢,会场气氛达到了高潮,学生们纷纷自告奋勇走到台上,紧紧拥抱老师:“老师,您们辛苦了,我们一定好好学习,好好做人……”老师和学生抱在一起,家长们也与老师握手致谢。
这场演讲使我想起了济源市教育总工会推荐读书活动书目之一《孝敬我读》。
《孝敬我读》是济源市教育总工会开展的第六届教职工读书节活动推荐书目之一。第六届教职工读书节活动旨在提高教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这本书所阐述理念与时下的“感恩”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吻合的,我怀着虔诚的心态去感悟它所描述的精神。
《孝经我读》是九州出版社推出的台湾老学人林觥顺多年来对儒家经典的阅读心得系列丛书之一。《孝经》是十三经之一,是儒家的必修经典之一,几千年来对《孝经》的注释和解读层出不穷,名家辈出。在这个过程中,渐渐形成了对经典的官方解读和为数众多的私家解说。父子相传、师与弟子相传的私家解读因为更多地和个人和家族的具体问题结合在一起,往往保留和发展了原有经典的活力和适应能力。
《孝经》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
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书中指出,孝是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
《孝经》对实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也作了系统而详细的规定。它主张把“孝”贯串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孝经》还根据不同人的等级差别规定了行“孝”的不同内容。
这一个多月,家中有两位耄耋老人,丈夫的爷爷及外婆,两人都拄着拐杖,颤颤巍巍行走在院中。他们的饮食起居都有婆婆在一力照料,我们只是在繁忙中作之余偶有照看。念及眼下情景,心中感慨难当。这份感慨来自对家庭的思考,多年之后,相同情景便要落在我的身上,家中诸事迟早由我承担。身为人子,“孝”字理应当先。然而,对于“孝”字,扪心而问,我是有愧的。我想知道“孝”是什么,我更想知道于我而言,“孝”应当是什么。于是,我尝试着从传统的《孝经》及《孝敬我读》里去寻找答案。
对于《孝经》,我只有耳闻,未曾抚卷。自以为是一本传统的关于孝道的书,自然更不了解它的地位,也不知道它所诠释的意义。全书共十八章,由《开宗明义》开始,以《丧亲》一章结尾,所涵盖的内容非常之广,所上升的高度可谓极致,这便一举颠覆了我对它的认识。由此看来,“孝经”之“经”,便不能做一般的理解了。林觥顺老人的注解更是深入浅出,以实际事例来做解释。
这更加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想,我要找的答案或许就在其中。“孝”是什么?首章《开宗明义》便一语道明:“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放在家庭这个意义上来讲,我所接触到的一句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也是最能触动我的一句。长时间忙于工作,父母多有关切之心,电话那头有着太多的嘘寒问暖。而对于这些,我总有堂而皇之的理由去抱怨,而不是习以为常,更不是用心去体会语言背后的那份情感。我总以为他们过于担心,我懂得如何照顾自己。但是,于父母而言,我年龄再大,也始终是他们的孩子。对于这一份天经地义的情感,我所持有的态度,除了此刻心中的自责和愧疚,又真的为我带来了什么呢?
自己的事情都是自己去承担和践行。在这个过程当中所体现出来的诸多侧面,映射出来的有很多是家庭所给予一个人的影响。对我而言,父母所教导的,有一些我在践行,在践行的过程中,也真正明白了其意义;有一些我本不认同的,现在却觉得他们说的句句在理。或许这就是“立身行道”里蕴含的一项意义吧。至于“扬名于后世,”我想,放在心里就够了。
还有一章叫《庶人章》,是第六章。在这章中,我想,对于我而言,“孝”的答案就在其中。“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关于这些,我做了一点点,却还很不够。每每听到父母有意无意的寄语,我也只能有意无意地颔首作答,而心中早已无地自容。在他们这个年纪,没有比得到一份安定更为急切的愿望。也正是在他们这样的年纪,使得他们不能亲自去完成。于是,我理所应当地成为了一个执行者,为着他们,也为着自己。只是,我在执行的过程中,到现在才真正清醒过来,才真正有了坚定的决心——用努力去创造反哺的条件。
我想,在这条路上,我还应该履行的多一点,再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