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最让我们内心受不了的是一个人在忏悔的时候没有得到他人的怨气反而得到淡淡的一种包容,所以一个朋友,他会给我们内心增加一种自省的力量。
所以今天我所演讲的话题就是“朋友——团结的源泉!”
有的时候交一个宽容的朋友不会使我们堕落或者更多的放纵自己,反而会让我们从他人的内心包容上找到自己的弊病,找到自己的缺失,所以有一个宽容的好朋友,是一种做人的情怀,也是一种悲悯,更是在这个世界上对于一花一叶、一草一木关怀中所折射出来的光芒,这就是所谓的朋友! 相信在座的各位都应该有这样的朋友。
而在先秦那个时代,不像我们有电脑,有这么发达的资讯,有铺天盖地的媒体,那个时候人要想广视听怎么办呢,最简单的一个办法,交个好朋友,让你朋友所读的书,那些间接经验转化成你自己的直接经验系统。当你在这个社会上感到犹豫彷徨有所踌躇的时候,到朋友那里以他的广见博识为你做一个参考,来帮助自己做出选择。所以结交一个多闻的朋友就像翻开了一本辞典一样,我们总能从他人的经验里面得到自己的一个借鉴系统。所以朋友是团结的基础,团结就是融洽和睦、协调发展的源泉!
从孔子提倡的“礼之用,和为贵”“和而不同”,到到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断;从洪秀全提出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理想方案,到康有为描绘的“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社会状态,从孙中山“大同世界”的理想,到毛泽东“环球同此凉热”的追求,悠悠中华几千年,历代思想家、政治家,无不推崇团结互助的理念,和谐社会始终是人们最崇高的理想。
在我们这个谐社会应该是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社会。校园要和谐。 历史经验一再告诉我们:有没有团结互助的道德风尚,是判断一个群体是否健康、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志之一。继承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弘扬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美德。
是啊!我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仁爱”、行“友善”、重“人和”的传统美德。我们新一代的大学生应该传承这些中国的传统美德!人生有限,生也有涯。 所以我们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应该用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今天要为构建一个和谐的校园努力,明天我们要为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而付出,这是历史付与给我们的重任!
当前很多大学生心灵环境荒芜,自身生命能量浪费,虽然外界的物质繁荣了,但心灵的生态未必随之改变。所以面对一件事要迅速做出判断,选择最有价值的方式。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困惑,父母对孩子关爱得无微不至,为什么孩子会反感?亲密无间的朋友,为什么会彼此伤害?这就是因为“过犹不及”。 四年后你去工作,面对领导,要忠诚,要热爱领导,这没有错;面对朋友要将心比心,甚至是两肋叉刀的,也没有错;但不管是对领导 ,还是对待朋友,要有分寸!所以团结有时需要时间的定义!
子由曾经说过:“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就是说,你跟你的朋友关系过于密集,离你自己招致羞辱就不远了。
有一个哲学寓言叫"豪猪的哲学".说有一群身上带刺的豪猪,大家挤住在一起过冬,它们一直有一个困惑,不知道大家在一起保持怎样的距离最好,离得稍远一些,冬天冷,不能互相取暖,离的太近,彼此的刺又扎的慌,多少次磨合后找到最合适、最恰如其分的距离,在彼此不伤害的前提下,保持群体的温暖。
所以无论是朋友还是今后我们所要面对的领导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掌握好稀疏的分寸!明白距离是独立是一种人格一种的尊重,这种尊重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该保有。为人处世更重要的是把握自己的言谈举止要适度。所以首要任务就是把握好一个度,否则“过犹不及”。
但团结的仁爱之心到底是什么呢?就是从一开始就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尊重每一个人,稍微留一点的分寸,保留一点的余地,就像禅宗里所说一种最好的境界,就是“花未全开,月未圆”。也就是说花一旦全开,就要凋谢了,月一旦全圆,就要亏损了。而未全开,未全园,就是你内心有所期待,朋友之道,团结之道就应该如此!稍微留一点分寸!海阔天空。
当用自己的标准去推断其他的外物,我们看到了海阔天空的时候,但有很多的规则是我们所不知道的。比如人要是在潮湿阴冷的地方睡觉,那你醒了以后轻则腰疼,重则是落下半身不遂了,然后你觉得泥鳅也是这样的吗?泥鳅住在那儿它就正好,你要让它住人的火炕,那没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