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祖国共成长”主题征文:一根扁担

  家里老屋里有一根扁担,一根历史悠久的扁担,说起来,它的年纪可是比父亲还要大,而在它身上,更是凝聚了几个时代的变迁。

  整整一个甲子之前,刚解放之时,正在火车站工作的祖父因为工作调动,带着刚刚结婚才一年的祖母和不满周岁的父亲,用那根他十几岁时出来“闯荡江湖”时便一直带着的扁担挑着有限的几件行礼,来到了柯桥火车站工作。

  因为没有什么积蓄,来到祖父也不可能买的起房子,于是便向柯桥乡下一家姓石的人家租了一间房子。这家的房子有两层楼,东家是一个石老太太,就住在二楼,一楼专门出租,她丈夫早死,儿子早早离开参加革命去了,就剩下老太太一个人,就靠出租房子过活,不过当时的房租每个月也才五元钱,即使如此,祖父有时候也要“分期付款”才能支付每个月的房租。据父亲后来说,当时祖父、祖母和父亲包括后来没多久就出生的二叔四个人就住在这间房子的一楼,总共大约二十个左右的平方,房子的地面是“泥石”混合结构,就是泥地加上几块石板混合而成,由于非常潮湿,所以经常有一些六条腿,八条腿,甚至一百条腿的各种“飞禽走兽”在其中出没。

  当时,祖父在火车站当搬运工,而祖母则没有正式工作,留在家里做家务照顾小孩,不过为了贴补家用,她也经常将一些自己种的蔬菜挑取市场里卖,用的也是那根扁担,也亏得祖母小时候没有赶上缠小脚的潮流,要不然,担上了几十斤菜蔬的扁担恐怕也不是那三寸金莲所能承受的了。

  就这样,一家人在这个地方生活了好几年的时间,等到三叔出生后,父亲和二叔都到了要读小学的年龄了。虽然家里条件不好,不过深感没有知识要吃苦的祖父咬着牙从生活费当中抠出几块钱,给父亲和二叔交了学费,并且由于当时小学不多,所以祖父还是挑着担送父亲和二叔去上学的。可能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父亲和二叔都很懂事,读书非常勤奋努力,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后来祖父为了感激老师对他们的培养,还专门走了几十里地,挑了两个瓜去答谢老师。

  不过,在努力学习的同时,有一个问题却经常令父亲和二叔烦恼,那就是那个时代特有的时代病——饿肚子!正处于飞速长身体之时父亲和二叔经常觉得肚子在咕咕叫,在对他们提抗议,不过他们知道祖父和祖母工作都很辛苦,所以不好再给祖父祖母增加心理负担,就想尽办法自己解决问题。

  其中一个办法就是下河去“捕捞水产”,当时河道交错纵横,比之现在可是多的多了,而且更重要的是几乎没有工业污染,里面的鱼虾、螃蟹、螺蛳、河蚌都是最正宗的绿色有机食品,父亲和二叔用最简单的放弹钓和海斗网捕的方法就能捕到要两人合力用扁担才能抬回家那么多的鱼虾。几十年之后,当他们将这段经历像讲故事一般的说给我们这些子侄听,我们大多是羡慕的都要流出口水了,连声说那可真是一个“好时代”啊!听得父亲和二叔他们哈哈大笑。

  不过鱼虾也不是一年四季都能捕捞,到了别的季节,父亲他们又要想别的办法来填饱肚子,比如和同学交换。因为父亲和二叔读书成绩都很好,所以时常会得到一些纸、笔之类的小奖励,不要小看这些奖励,在小孩子的心目中,那是被学校被老师肯定的最高荣誉,于是父亲和二叔就将这些草稿纸也好、铅笔也好,拿来和那些家境较好,但是却从来没有得到过奖励的同学交换吃的,一张草稿纸换一块凉地瓜,一支铅笔换几个烤土豆都是让双方都兴奋不已的小买卖,而父亲和二叔也借此勉强填饱了肚子。

  当父亲和二叔伸入小学高年级时,祖父再次搬家,来到了xx市区,此时的房子依然是租的,因为租房子的“老店王”喜欢喝黄酒,所以每个月的房租就是两斤加饭的价格。而此时,姑姑、四叔和五叔也相继出生,但是祖母因为长期劳累,营养又跟不上,所以得了身虚体弱的病症,又没有钱购买营养品,为免刚出生的小孩挨饿,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将四叔领养给了祖母娘家的哥哥,也就是父亲的舅舅,而五叔则领养给了柯桥的一户农家。

  到了六十年代后期,本来因为品学兼优而被报送上一中的父亲和二叔因为遇到了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而被迫中断了学业,来到了xx县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也称为知青下乡支农,从此扁担又一次大发神威。

  因为父亲和二叔都是勤学好问又很勤劳的人,种田割稻挑水砍柴放牛养鸡拔草饲猪寻草药刷标语搓草绳等样样农活都能拿的出手,所以很受所在地农户的欢迎和喜爱,并且父亲还学的一手好木工活,至今家里还有不少他退休后打造的“用一百年都不会坏的”小桌椅板凳,而且每年到了季节还会酿一盆纯正的甜酒酿给我们吃。

  七十年代以后,父亲和二叔都回到了,而四叔也从富阳舅公家回到了,因为此时也找不好什么工作,四叔还曾经去海涂里挑过海涂,围海造田,用一根小扁担挑出过十几亩地,之后回到,已经是改革开放如火如荼的时候了,所以头脑灵活的四叔开始做起了小生意,什么蔬菜水果、锅碗瓢盆都曾经挑着去卖过。

  等我四五岁的时候,已经在市场上摸爬滚打了几年了四叔也稳定下来,有了自己的一个小饭店,而老扁担也进入了退休年龄,不过就是被退休的爷爷用来挑挑水灌灌园而已,不过在过年的时候它还能发挥比较大的作用,那时过年去萧山外婆家是父亲母亲用自行车一路骑过去的,要骑整整半天,而扁担的作用就是栓在自行车车后架上然后在上面放上要带的东西。而这一切,在我上小学之后便结束了,那是城北桥汽车站已经建立了起来,坐汽车也成为了大众的消费,去外婆家终于再也不用父母亲气喘吁吁的踏着“凤凰”和“永久”赶上半天路了,扁担终于彻底的退休了。

  六十年过去了,扁担在我们家也足足传承了三代,如果它也有神识记忆的话,那它便是亲眼看着我们亲爱的祖国如何一天天从贫穷走向富裕、从落后走向先进、从封闭走向开放,这个历史的见证人,我要将它好好保存下去,等到祖国百年华诞的时候,再向孙儿们讲述刻画在那扁担之上的睡狮猛醒、巨龙腾飞的故事。

原创文章,作者:fanw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nwen.hongwu.com/1976.html

(0)
上一篇 2022年7月9日 下午1:32
下一篇 2022年7月9日 下午1:34

相关推荐

  • 职工征文.金泰,我为您奉献什么

      金泰,我为您奉献什么?   我为您奉献忠诚。   忠于金泰,视金泰的事业、金泰的声誉为生命,金泰荣我荣,金泰兴我兴;为金泰的现在,金泰的未来而工作。每一个员工都视金泰为自己的衣…

    征文演讲 2022年11月4日
  • “祖国在我心中”征文(高中生)

      龙 腾 神 州   高二(4)班 居涛   虎距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主席诗词《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销烟弥漫,钢枪铁炮,西方列强,无情地炸开了中国的国门…

    征文演讲 2022年12月4日
  • 中国梦,让世界心动

      梦想就在当初的承诺中今后的现实里。—题记   中国梦,凝聚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愿望。时光匆匆,却从不忘历史;岁月如流,却洗不净历史的铅华。见证着中华上下五千年,峥嵘岁月,刻骨铭…

    征文演讲 2022年8月29日
  • 家访主题征文:珍爱这段缘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就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根草去的人。”   九月的阳光,留着夏末余温。   踏进陌生的教室,一眼望见的,是一位年轻.活力.很有亲和力的老师。一个微笑,就化解了…

    征文演讲 2022年8月31日
  • 我的中国梦征文活动作品

    我的中国梦征文活动作品   五十年前,随着马丁•路德•金先生的宣言,一句“我有一个梦想”这句话却在整个世界崛起;一百多年前,随着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问…

    征文演讲 2023年1月12日
  • 谁的青春不奋斗

      无论前方的道路有多坎坷,这条路,哪怕跪着,我也要走下去。   一与母书   看着母亲一直紧皱的眉头和脸上掩不住的痛苦,我的心又紧了几分。因为脊椎病,她离开了她热爱的三尺讲台;因…

    征文演讲 2022年8月9日
  • 主题征文:放飞乡镇干部的梦想

      初秋的八月啊   是黄土高原上最美的丰收季节   和煦的晚风带着五谷的清香   飘过山川 河流 绿野   流淌在安塞儿女的心坎里   我来自深山的村庄里   我来自车间的喧嚣里…

    征文演讲 2022年9月21日
  • 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征文:为青春插上梦的翅膀

      前言   一如既往的青春,这样的旅途一拨人下来,又有一拨人迎上去。蓦然回首,才发现那些满腹心事的斑驳光影替我们挽留下所有成长的印记,不动声色不着痕迹地一一定格在记忆中。永垂不朽…

    征文演讲 2022年10月22日
  • “四有”教师征文:如何做一名好教师

      我常在心中自问,“什么样的教师称得上好教师”。 要谈论什么是“好教师”,首先要明白“教师”该做什么。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可见,教师必须教人道理,解人疑…

    征文演讲 2022年12月9日
  • 助学筑梦铸人征文:梦想的航行

      黑夜里的轮船,需要灯塔指明方向;光芒下的葵花,总是朝着太阳昂起脸庞;飞翔的白鸽,也一直有地磁场引领导航。一切看似平静的事物,却全都有它们自己的方向,它们自己的另一番事物。   …

    征文演讲 2023年8月18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