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命短的辩论资料

  历史上很多人,他们生前籍籍无名,去世后忽然之间,名望就铺天盖地而来,今天第一范文网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辩论名人命短的辩论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名人命短的辩论资料

  历史上有很多死后飞黄腾达的人,他们生前的努力一无所获,死后无为,却成就出别人无法攀登的巅峰。命运总是以否定人能动性的方式,来否定人的价值,凸显历史的强硬力量,尽管如此,还是涌现出无数杰出人物,他们改变了人类的命运,也是社会前进的价值所在。

  备受批判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者曾说: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骑在百分之一的人身上,向历史进发。虽然不够政治正确,但是却道出了偏见的真知。为那百分之一的英雄而沉没的是更多向历史进发的苦行僧,他们是连名字也从未出现过的人,没有人会记得除了周星驰以外的宋兵乙,也没有人会记得曾经的黄渤以外的农民工。

  案例一:陶渊明是生于魏晋,火于北宋。

  在古体诗上,逝后受到追捧欢迎的是陶潜,平生写下的诗篇无人问津,不仅如此,在此后七百年间,评论家说他的作品也不是什么人间大道,天天要喝酒,没人知道陶潜说的是什么。

  720xx年来评价陶渊明的文学大家有几十位之多,其中无一知音,真的是“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了,等到了宋朝,欧阳修推荐,苏轼点评后,人们知道了五柳先生,才体会到“我醉欲眠卿可去”的率真性情,掀起了从大宋开来才有的五柳风骨。

  案例二:音乐家巴赫,五代人过去了,才发现他的曲子。

  在古典音乐上,巴赫的作品G大调经人替换了一个音调后,成为不朽经典。但那时距离巴赫去世已时隔百年。之所以叫G大调咏叹曲,是因为传说在宫廷舞会上,巴赫的大提琴被竞争对手做了手脚,除了G弦之外,所有的弦都断裂了。当大家搬好小板凳,就准备看巴赫出糗,结果巴赫,气定神闲地仅仅只用了一根G弦,就即兴演奏了一首《咏叹调》,该曲子就是所说的《G弦上的咏叹调》。百年之后,此曲在德国大为流行,当这支乐曲弹奏给歌德时,歌德说:“音乐开篇是这样的华丽庄严,使人可以想象到一大群显要人物沿着长长的楼梯鱼贯而下。”这音乐具有的“迤逦”和“沉着的华丽”使任何人都不能漠视它的存在。然而在此之前,它竟然沉寂了百年之久,实属不可思议。

  案例三:画家梵高,我的画是印象的,也是浪漫的,却是被野兽发掘的。

  绘画上,梵高是经常被举的例子,梵高生前经济困难,有一户平民人家接济他,招待他常常吃免费的午餐,梵高自觉不好意思,就送给他自己的画作为报答,那家人客客气气的收下梵高的画作,但等梵高走了,就转身将画作撕碎,梵高知道后再也不去那户人家做客了。接济梵高的那户人家如果知道撕掉的是价值连城的作品,不知会怎么去想。后来梵高的作品,经野兽派的光顾后,立刻水涨船高,开出天价来。

  案例四:一幅画卖天价的人,是穷死的,也是病死的。

  荷兰画家维米尔生前欠债,贫困潦倒,死后也无人知晓,他最出名的作品是《珍珠耳环的少女》,斯佳丽约翰逊在电影中还cos名画一把。维米尔生前被认为是个不知名的小画家,但死后名誉扶摇直上成为荷兰三大画家之一。这是谁也没想到的,他生前的确死于贫困。

  案例五:来不及要版税的曹雪芹

  中国曹雪芹也是如此,他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未写完《红楼梦》便已去世,尸骨未寒时就已经京城纸贵,随后百年荣誉加身,人们自发成立了红学会,出版各类红学著作,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案例六:文人木心,深居简出,大师人生。

  在散文上,木心老人年轻时的作品在文革时全部丢失,他有幸存活下来一个人默默地写文字,写下了《鱼丽之宴》、《西班牙的三棵树》,20xx年的冬夜安然离世,听陈丹青先生说起木心,很少人知道有这样一位已故的英俊老人,直到他的诗歌作品《从前慢》被刘胡铁在中国好声音节目中谱成曲、编作歌,才被奉为经典,一时在国内文学领域发起了木心的热潮,人人都以谈论木心为荣。木心老人的作品在此之前不经典么?不是的,只是不够大众,不够流俗罢了,经典与多少人看过并无关联。

  案例七:就连戏剧家莎士比亚也有这样的遭遇。

  在戏剧上的体现,是莎士比亚,傲娇的英国人曾经说我们不愿意拿莎士比亚换你们的巴黎,因为莎士比亚是我们傲娇英国人的骄傲,一副哼,就不给你的情态,但是莎士比亚的戏剧在英国是不吃香的,大学才子派中攻击莎士比亚的人并不少,说他剧本是代写的,说他没上过大学,在国内不受待见的莎士比亚戏剧,从英国流传到法国之后,竟然墙内开花墙外香,在法国走了一圈引发了法国人民的巨大的轰动,法国人狂热的追捧莎翁剧作,英国人这时候才醒悟过来,莎士比亚是英国的?原来我国有一个叫莎士比亚的人啊!外国人怎么崇拜一个没上过大学的人呢?我也崇拜他吧,于是跟法国人比着热爱莎士比亚,而这时莎士比亚已经去世了,大家也并不了解他什么,甚至至今都说他是个谜,其实哪里是个谜啊,仅仅只是英国人鉴赏力不够罢了。

原创文章,作者:fanw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nwen.hongwu.com/19492.html

(0)
上一篇 2022年8月3日 上午8:18
下一篇 2022年8月3日 上午8:20

相关推荐

  • 因果关系在辩论中的应用

      因果关系中的“因”与“果”须有必然联系,即须有引起某种现象的“因”,才会产生这一现象的“果&…

    辩论赛 2022年9月1日
  • 辩论中如何暗中更换概念的技巧

      在苹果树上能够摘到什么?这还用问,当然是苹果了!但你见没见过,有人竟然在苹果树上摘到了蜜桃?这是为何?当然得益于主人巧施移花接木之术了——把桃树的枝条嫁…

    辩论赛 2022年11月19日
  • 辩题的技巧

      辩论赛就是围绕一个话题而展开的,这个话题就是辩题,那么辩题有哪些值得我们注意的呢?今天第一范文网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辩论中辩题的小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辩题的技巧   …

    辩论赛 2022年7月12日
  • 如何在辩论中适时进行抢断反击

      朋友们,在论辩中,只要我们能够发现对方进攻中的破绽或错误,适时进行抢断反击,一定会使攻守之势逆转,从而取得论辩的胜利,大家不妨一试。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在辩论中…

    辩论赛 2022年8月24日
  • 辩论赛四辩及陈词

      份好的总结陈词,需要有结构和层次,将预先准备好的论点与赛场上的赛况总结综合起来,今天第一范文网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辩论赛中辩论赛四辩及陈词的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辩论赛…

    辩论赛 2022年8月4日
  • 为什么要公开审判,公开审判的例外有哪些?

      公开审判的例外有哪些?为什么要公开审判?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根据为什么要公开审判,公开审判的例外有哪些这个问题整理了相关的资料,供你参考。   一、为什么要公开审判   1、可…

    辩论赛 2022年9月9日
  • 关于刑事辩护的五大技巧

      我国《律师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律师担任刑事案件辩护人的,应当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

    辩论赛 2022年10月5日
  • 大使义正词严批安倍

      不顾中韩等国反对,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0xx年12月26日悍然参拜靖国神社,引发邻国的强烈反对。安倍对自己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进行诡辩,不久中国多位驻外大使密集发声,抨击安倍拜鬼行…

    辩论赛 2022年10月15日
  • 辩论赛中二辩的辩论技巧

      辩论赛各个位置都有自己的作用,每个位置都有属于自己的环节,二三辨的攻辨起到了很好的承上启下,能进能退的作用。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辩论赛中二辩的辩论技巧,希望能够帮到…

    辩论赛 2022年11月24日
  • 如何提升辩论能力

      在美国,辩论几乎是一项全民运动,上至美国总统候选人之间的辩论,下至小学生参与的少儿辩论赛,几乎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辩论俱乐部。为什么美国这个看中辩论能力的提高呢?今天第一范文网小…

    辩论赛 2022年9月24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