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创优势聚人才———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述评

  人才紧缺仍是突出问题到2003年底,宁波市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初级以上职称的人才数量为38万人,每万人口中拥有的人才数为696人,而同为计划单列市的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在2002年每万人口中拥有的人才数已分别达3628、1522、787、1312人,宁波与之相差甚多。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稀缺的资源,宁波不能在人才的竞争中失去主动。为此,市委、市政府首次召开的全市人才工作会议提出了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构筑区域人才高地的目标:到2010年,每万人口中人才数提高到1300人以上,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各类实用人才也要年均增长15%,达到80万人,从而形成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门类齐全的人才队伍。不可否认,我市实施“一号工程”以来,人才数量大为增加,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数量剧增。但由于我市原来的人才基础相对较差,高层次人才还相当紧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人才数居各计划单列市末位,只有深圳的十分之一,高级职称人才数只占青岛的四分之一。人才的分布也不尽合理,其中占我市国内生产总值一半以上的工业,其拥有的人才数还不到全市人才数的四分之一。而200余个紧缺专业岗位人才缺口巨大,缺口率达42.1%,尤其缺乏国际贸易、涉外法律等具有国际资格论证的专业人才,缺乏一批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通晓国际经营管理模式的现代职业经理人,缺乏综合经济管理、城市现代管理等一批高素质党政人才,缺乏一批高新技术领域的高素质科研开发人才和学科带头人,以及缺乏一批技术精良、业务熟练的石化、电子、机械、家电等产业的高技能人才。人才结构的不合理,专业人才的大量紧缺,无疑对宁波进一步发展形成了较大的制约。引才优势亟待重新培育宁波这几年通过“本科生先落户后就业”、“引进高层次人才不受编制限制”等“无门槛”就业政策和为高层次人才来甬洽谈发放路费补贴等一些在全国创先的举措,以及搭建“高洽会”等引才平台,建设各级各类开发区、创业基地等引才载体,引进了一大批人才。但随着我市推出的一些创新举措被其他城市所引用和完善,各地更多引才新举措的推出,以及宁波城市地位与上海、杭州、深圳、广州等地所存在的差距,我市对人才的吸引力已不具有优势。相反,由于在人才机制、环境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使宁波在人才竞争中还处于劣势。宁波大企业少、国际跨国集团投资少、高水平研发机构少,导致宁波能够容纳高层次人才施展才华的载体不足,制约了高层次人才的大量引进。一些人才政策不够落实,如引进人员的安家补助费尚未开始实施、配偶安置缺乏渠道、子女择校难以兑现等,对我市引进人才带来了负面影响。此外,我市的人才政策法规不够完善,人才开发机制、人才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创业平台和创新氛围还不多不浓,一些地方和单位对人才工作重视不够等,对我市构筑区域人才高地带来了较大困难。全面推进人才高地建设“必须坚决破除一切不利于人才自由成长的观念,坚决革除一切不利于人才施展才华的体制,坚决调整一切不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开创海纳百川、千帆竞发的生动局面。”市委书记巴音朝鲁在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那么宁波将如何再造优势来构筑海内外人才向往的区域人才高地,形成具有“强磁场”效应的人才“蓄水池”?坚持政策创新,完善引才机制,为再创引才优势打下基础。人往高处走,在全国人才流动和海外人才回归的大背景下,构筑区域人才高地,必须在落实现行有效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加紧制订出台体现宁波开放特色和国际化要求的人才政策法规制度框架。比如为保证引进人才享受与本地居民相同待遇,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我市将推出工作居住证制度,以此吸引海外人才来甬工作、创业。加大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为加快三支队伍建设提供保障。宁波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从过去主要依靠物力资本向主要依靠人力资本转变。政府将加大对人才资本的投入力度,提高发展性投入中用于人才开发的比重,市财政将安排留学人员科技创业资金、设立宁波市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等,用于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的引进、培养及重点基地建设。鼓励用人单位加大对人才开发投入,企业用于人才引进、培养和奖励等方面的工作经费,将可按规定在税前扣除等,为我市加快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提供保障。加快建设引才载体,优化人才社会环境,这是再创优势的重点。要进一步加快开发区、保税区、科技园区等各类园区建设,突出抓好科技创业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基地建设,努力建成10个投资上亿元的创新研究机构,积极创立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等,以增强人才承载吸附能力。同时,优化人居环境和服务环境,采取建设人才公寓、享受购买商品房补贴政策等办法,解决引进人才的住房问题,增强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加快国际学校和医院、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人才环境国际化水平。推进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强化人才资源的市场配置作用。要有序实现市场开放,建立健全社会人才中介机构各项管理制度,明确市外和境外社会人才中介机构来我市的准入规定等,以此为通过市场配置这一健康有序的方式实现我市区域人才高地的筑就,打下良好基础。

原创文章,作者:fanw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fanwen.hongwu.com/15733.html

(0)
上一篇 2022年7月28日 下午1:42
下一篇 2022年7月28日 下午1:44

相关推荐

  • 围绕建立“六个机制” 扎实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我区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通过健全和完善干部考察评价、择优汰劣、任用决定、监督约束、激励保障和培养锻炼机制,从整体上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工作…

    组织人事 2022年10月27日
  • 选贤任能要走好群众路线

      近年来,随着反腐倡廉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违法乱纪的干部受到法律严惩。我们在拍手称快之时,也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选准和用好干部,一要坚持党的领导,二要走好群众路线。在新的形…

    组织人事 2022年8月5日
  • 在全市老干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一、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高度,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做好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 老干部工作是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组织人事 2022年9月24日
  • 在全县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我这次来#县,是受省委组织部和市委的委托,宣布省委关于#县县委主要领导职务调整的决定,并对#县的工作提几点希望和要求。  最近,省委决定###同志任中共三明市委常委…

    组织人事 2022年8月18日
  •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正式颁布,是一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的大事。《决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

    组织人事 2023年8月23日
  • 人事讲话稿

      同志们:   根据机关事务管理局批准的改革方案,按照国家与自治区关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一系列政策精神,在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和机关事务管理局的正确领导下,##将全面实行人事制…

    组织人事 2022年12月31日
  • 正确对待落选的干部

      今年上半年,全国部分省区市党委换届工作正在进行,一些地方市县领导班子也面临换届。在换届选举结束后,有一个情况需要引起重视,就是少数干部群众对在差额选举中落选的干部存在种种猜测和…

    组织人事 2022年8月27日
  • 人事部负责人:吸引留学人员回国是重要战略任务

      国家人事部负责人近日表示,海外留学人员是祖国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是人事部门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这位负责人认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

    组织人事 2022年12月9日
  • 从整体上不断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昨天,中组部、人事部召开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就认真贯彻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引进竞争机制、充分发扬民主、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加强干部监督管理,从整体上不断推进干…

    组织人事 2022年10月17日
  • ***书记在全市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届*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市经济加快发展的机遇年、闯关年。做好今年的党建和组织工作,对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组织人事 2022年9月22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